多少难忘的回忆,已经渐渐远去。在我的记忆长河中,火车的轰鸣声宛如一首古老而悠长的歌谣,它承载着岁月的故事,见证着时代的变迁,深深烙印在我的生命里,成为我成长轨迹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些与乘坐火车相伴的时光,犹如繁星般闪烁在时光的夜空,每一颗都蕴含着独特的情感与回忆。
坐在火车的窗前,无数的树木和风光总是一闪而过,一闪而过。就在这一闪而过的行程中,我却想起了往事,想起了故乡,想起了亲人。
我曾经听到过这样一个笑话,说很多农村人没有坐过火车,甚至连火车都没有见过。第一次看到火车,就惊讶地感叹:“火车这是一种啥虫子呀,爬的这么快!”还有的人说:“这火车爬起来都这么快,如果让它站起来跑,不知道会有多快?”这种笑话大家都会一笑置之,但是深思起来,也见证了当年我们地区发展发不平衡。贫穷和落后不仅仅是物质的匮乏和短缺,更重要的是让无数人降低了认知,对外界的发展一无所知。回忆起坐火车的往事,我就像重回了一次过去。
我出生在陕西铜川王石凹煤矿,那是一个充满烟火气息的地方。矿区的生活简单而质朴,四周环绕着高耸的烟囱和忙碌的煤场,空气中弥漫着煤炭特有的气息。在我的童年记忆里,坐火车是一件既新奇又兴奋的事情。那时候,从矿区到铜川,我们乘坐的是闷罐车。闷罐车,这个如今听起来有些陌生的名字,在当时却是我们从王石凹煤矿去铜川出行的唯一交通工具。闷罐车就像一个巨大的钢铁盒子,没有窗户,只有几扇小小的通风口。每次乘坐闷罐车,都需要借助梯子爬上去,对于年幼的我来说,这无疑是一场小小的冒险。我紧紧抓住梯子的横杆,小心翼翼地往上爬,心中既紧张又期待。当终于爬上闷罐车,走进那黑屋子一般的车厢里时,我总是又着急又无奈,一种非常沉闷而且难熬的感觉涌上心头。那时候,一张车票只要两毛钱。虽然只有两毛钱,但乘车的人并不是很多,由于那个时代是非常贫困的时代,对于很多家庭来说,两毛钱也不舍得花。在那个时代,扒火车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在扒火车的过程中,很多人坐在火车头上,也有的坐在火车尾部,还有的直接坐在装满煤炭的车厢顶部,一下车,就会满身煤灰,黑乎乎的,衣服非常脏不说,满脸乌黑,让人面目全非,难以辨认。
每当火车关上铁门要启动时,车厢里总是一片黑暗,令人非常沉闷。随着火车哐当一声,火车向前猛的一晃,总有很多人被晃得前仰后合。随后火车才开始缓缓启动,车轮与铁轨的摩擦声逐渐响起,那声音清脆而有节奏,仿佛是一首独特的乐章。车厢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铁锈味和煤尘的气息,让人感到既熟悉又亲切。由于没有窗户,我们无法欣赏到沿途的风景,只能通过通风口感受着外面的世界。风从通风口灌进来,带着一丝凉意,吹拂着我的脸庞。我静静地坐在车厢里,听着火车的轰鸣声,想象着外面的景色,心中充满了好奇和向往。这一段短暂的旅程,虽然条件简陋,但却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和回忆。
六岁那年,我迎来了人生中的一次重要旅程——跟随姥姥回故乡河南虞城。这是我第一次坐绿皮火车,那种兴奋和激动的心情至今仍历历在目。当我第一次看到绿皮火车时,它那长长的车身、绿色的外壳和冒着白烟的车头,在我眼中就像是一个巨大的钢铁巨兽,散发着神秘而迷人的气息。我紧紧拉着姥姥的手,怀着忐忑而又期待的心情,踏上了这趟未知的旅程。
绿皮火车的车厢里,座位是木制的,虽然有些陈旧,但却给人一种温暖而踏实的感觉。车窗很大,可以清晰地看到外面的风景。火车缓缓启动,我迫不及待地将脸贴在车窗上,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外面的世界。田野、村庄、河流、山峦,一切都在飞速地向后退去,仿佛一幅流动的画卷在我眼前展开。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外面世界的广阔和美丽,心中充满了惊叹和喜悦。
在火车上,我结识了许多来自不同地方的人。他们有的是外出打工的年轻人,有的是走亲访友的老人,还有和我一样跟随家人出行的孩子。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着各自的故事和经历,车厢里充满了欢声笑语。我静静地听着他们的讲述,心中对这个世界有了更多的认识和了解。在那个没有手机、没有网络的年代,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如此的真诚和自然,这种温暖的氛围让我至今难以忘怀。
一路上,火车停停走走,每到一个站点,都会有新的乘客上车,也会有旧的乘客下车。我看着那些匆匆忙忙的身影,心中充满了好奇和疑惑。他们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他们的生活又有着怎样的故事?这些问题在我的脑海中不断浮现,让我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探索的欲望。经过漫长的旅程,我们终于到达了故乡河南虞城。那是一个充满乡土气息的地方,古老的街道、低矮的房屋、热情的乡亲,一切都让我感到无比亲切。
回到故乡后,我最盼望的事情就是每年过年的时候,父母亲能从煤矿回来和我们团聚。而每到这个时候,我都会早早地来到火车站,等待着那列载着父母亲的绿皮火车。站在站台上,我眼睛紧紧地盯着火车驶来的方向,心中充满了期待和焦急。当远处传来火车的轰鸣声时,我的心也随之激动起来。我目不转睛地看着火车缓缓进站,仔细地数着车厢的节数,试图从那些窗户中找到父母亲的身影。每一次火车经过,我都会认真地看窗户上面写的出发地和目的地,想象着那些地方的样子,心中充满了对外面世界的向往。
在故乡的日子里,我无数次地看着绿皮火车从眼前驶过,它就像一个时光的使者,见证着我的成长和岁月的变迁。那些年,我在故乡的土地上度过了快乐的童年时光,也在等待火车的过程中,学会了思念和期待。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渐渐长大,离开了故乡,踏上了求学和工作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我也乘坐过各种各样的火车,见证了火车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从最初的绿皮火车到后来的空调列车,再到如今的高铁和和谐号,火车的速度越来越快,乘坐的环境也越来越舒适。
第一次坐高铁,是一个我的女儿给我买的车票。那是一次从河南老家到西安的旅程,当我第一次走进高铁站,看到那宽敞明亮的候车大厅和现代化的设施时,心中充满了惊叹。高铁站里人来人往,但一切都显得那么井然有序。我按照指示牌的引导,顺利地找到了自己的检票口。当我踏上高铁列车的那一刻,一种全新的感觉扑面而来。高铁的车厢宽敞明亮,座椅柔软舒适,每个座位都配备了小桌板和充电接口,让人感到无比的便捷和舒适。
火车缓缓启动,速度越来越快,但车厢里却非常平稳,几乎感觉不到颠簸。我透过车窗向外望去,外面的景色飞速地向后退去,就像一幅快速播放的电影画面。仅仅用了三个多小时,我们就到达了西安,这种速度让我感到无比震撼。回想起小时候坐绿皮火车从河南虞城到陕西王石凹煤矿需要三天三夜,如今的高铁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力量。
当我回忆起乘坐王石凹煤矿到铜川的火车的时候,我不由自主地会想起我的父亲和我的母亲;当我乘坐绿皮火车的时候,我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我的姥姥以及我的长辈;当我乘坐高铁的时候,我不仅回忆起姥姥和父母亲,也想起儿子和女儿,回忆起无数的往事,内心多么盼望和家里所有人分享旅途的忧愁和欢乐。
如今,坐火车已经成为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出差、旅行还是探亲访友,火车都为我的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无论是闷罐车、绿皮火车、高铁还是和谐号,它们都在各自的轨道上行驶着,连接着城市与城市、乡村与乡村,见证着这个时代的发展和变迁。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火车依然保留着它独特的魅力。它不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和回忆的载体。每当我坐上火车,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风景,心中都会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那些曾经的岁月、那些难忘的回忆,都随着火车的轰鸣声一一浮现。
火车,它见证了我的成长,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也见证了中国铁路事业的飞速发展。从过去的简陋闷罐车到如今的高速列车,从漫长的旅途到短暂的行程,火车的变化不仅仅是速度和环境的提升,更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它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让我们与远方的亲人和朋友更加亲近,也让我们看到了未来的无限可能。
往事悠悠,已经随风飘散;但那些往昔回忆,却永远相伴;特别是我的姥姥、我的父母亲,我的家乡,我的亲人,将永远珍藏在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