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头年猪庆丰年(散文)

林渊墨 2月前 248

都说年味儿渐浓,然而谁能说出年味儿是什么味儿?我想说,年味儿是家人的团圆,是孩子们的欢跳,还有,是人们热火朝天的忙碌场面!前些年,每到小年人们就会大扫除、包饺子和杀年猪。可如今回到农村,再也看不到杀年猪的情景,这年味儿似乎也逊色了不少。好在,也有了很多革新的年俗,以更多元化的现代高科技项目补充了氛围。然而对于七零后的我来说,小时侯的一些过年习俗还是记忆犹新的。特别是小年这天人们杀年猪、吃杀猪菜那热气腾腾的场面,想起来就有几分激动。

杀年猪,是忙碌了一年的人们欢庆丰收、迎春纳祥的时刻。历来是北方农村地区延续的年俗之一,也是庄户人家的一件大事。人们无论平常日子过得是贫是富,今天都会把这桩事儿闹腾得轰轰烈烈。一般准备杀年猪的人家,往往在头一天就已经开始忙了。

过年时每个村杀猪多少,也是一个村子的底气。杀猪逮鸡、买牛羊鱼,样样鲜肉都离不了,这也是家庭富裕的象征。很多年前的乡间,无论哪个村子,也不论村子大小,都会有个半职业化全义务劳动的热心杀猪匠。他们自备所有工具,和一根用拇指粗钢筋制作的“挺杖”,人们戏称这是“魔法棒”。我们村的资深杀猪匠是老木大爷,每年一进腊月,他就成了香饽饽,这家请完那家请,天天不得闲了。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的爸妈都年轻力壮,三个猪圈养猪,所以我们家基本每年都要杀一头年猪。往往杀猪头几天就得约好杀猪匠老木大爷,得排好顺序,以便做足准备工作,大家还得轮流着互相帮忙。原则上猪在杀之前的头一天就不用再喂食了,因为那都是浪费,它吃的营养已经补充不到身上。可是善良的妈妈总是执意把猪喂饱,说一天三顿喂了那么长时间习惯了。其实我们都知道,也都跟猪有了感情,就同意让每一头大猪都吃饱上路。然后,妈妈还会把猪的身上,以及猪圈和庭院都打扫得干干净净。

等老木大爷和爸爸,还有请来帮忙的叔叔大爷们,都进了院子我们就会都紧张起来。老木大爷总是腰里系着个长长的、油晃晃的黑皮围裙,手里掂着一个油亮的帆布挎包。我们都知道他那包里装的都是磨得锃亮的杀猪家伙,长长的尖刀、刮刀、砍刀、铁钩子等一应俱全。村里好多人都慌忙跑来帮忙了,孩子们也大群小群地聚来,院子里一时间热闹起来。

猪特通灵性,一个个在猪圈里前腿趴墙上往外看。看着进院那么多人,就都警觉了起来。爸爸指定杀哪个,几个壮汉就不由分说跳进猪圈,上去就又拉又拽。然而被逮到的猪死活就是不出那个它往日总想出逃的猪圈。一圈儿一圈儿跑,闹得别的猪也心神不宁。无奈,我爸又让人都出来,妈妈去给它挠着痒痒,不声不响地又推又拉半天才弄出圈。杀猪行动才正式可以开始。老木大爷一见猪就拿出准备好的两副撩环钩,上去就迅速地从两边钩住了大猪的嘴巴。猪立即觉出不妙,脑袋左右摆动着,并发出了凄惨的尖叫。来帮忙的人一左一右分别使劲拉住撩环钩。后面一个人双手紧紧抓住猪尾巴,大家齐心合力挟制住了猪的反抗。抬上案子,几个人使劲按着。

只见老木大爷眼疾手快,手起刀落间,已经全力以赴将他那一尺多长的锋利尖刀捅进了猪的脖子,鲜血也随即从刀口处喷射而出,哗啦啦流进了提前准备好的大盆里。可怜的大猪依然还在发出喘息声,四条腿也在挣扎地蹬着。大家还不敢松懈,紧紧按住它的身子不让动弹。鲜血不断流出,猪的动静也越来越小,终于停止,结束了短暂的生命!我们也都已泪眼朦胧!

接下来,大猪被大家伙齐动心合力抬到已烧滚水的大锅边。老木大爷在猪后腿上划开一道小口,又用他那根两米多长的“魔法棒”捅一阵。就开始对着小口使劲儿地吹气,还边吹边用棒槌敲打,不一会儿,猪通体鼓胀起来,四条腿都伸得直直的。这时候好多人都可以上手给猪褪毛了,很快大猪就干干净净,白白胖胖。大猪被挂了起来,开了膛,扒出来内脏,就可以售卖了。

乡村人卖猪肉的习惯,从来都是不剔骨头的,而且是一家一家都顺着茬砍割,赶上哪儿的肉就要哪的肉。不过也有挑三拣四主,特别是有些妇女,总是指指点点。嘟嘟噜噜地不想要肥肉、不想要膘子。主家就会反复解释:“这不像城里市场上,要是都挑好的,就没法卖了。”

我爸妈都心地善良,对村里人总是舍去称肉和钱数的零头,所以买我们家猪肉的人很多。爸爸还会给家里儿子多的几户赊账,有的后来人死了帐也烂了。所以尽管每年比别人家猪大却没人家卖的钱多,不过爸爸妈妈现在讲起来也一脸笑容,从不为此后悔。

那年月,乡村的猪肉吃起来都很香,因为喂的都是青草和粮食,一般都不喂饲料。留下来的肉腌在肉坛子里,或者加工成灌肠晾晒干,挂着存放,够吃大半年。而如今,人们随吃随买,都吃新鲜的,谁家也不再存肉。人们也都注重养生,超市各种蔬菜和肉类也新鲜而齐全,所以也不买那么多猪肉了。更主要是除了专业养殖户,人们都已经不再散养猪了。

猪头、猪蹄子和猪尾巴,是不卖的,要留下来。猪头是要用来祭祀的,表示对今日拥有的幸福日子心怀感恩;猪蹄则象征着挠钱,意味着新的一年财源广进。除夕把这些都煮熟了,有序地放进大盆,就像一头完整的猪卧于盆中。除夕晚上,在院子正中敬拜,谢天与地,国家与祖先,感恩过去的一年风调雨顺,也祈祷新的一年万事如意。

农村人生来为人质朴,也最明白“远亲不如近邻”的道理。因此,杀年猪兴大办杀猪宴,这也是融合村邻关系的一种好方式。一年中各自有各自的事,就利用这个冬闲杀过年猪的时候,请大家来相聚在一起。左邻右舍、同村长辈、同族兄弟、三亲六戚,都请来喝酒吃饭。办上个三五桌,老幼妇儒齐欢笑,年味儿和人气都有了。也尽显农家人纯朴大方、热情好客的爽快个性。

时过境迁,杀年猪的年俗可能会永久地退出家乡的舞台,但却留给我们久久抹不去的美好记忆。今日是农历二O二四年的小年,早早醒来写下此文,但心情依然沉浸在早些年看杀年猪的快乐里。小年好比岁月长河中一个温馨的驿站,让人们暂时可以停下匆忙的脚步,回归传统。重拾那些将要被遗忘的风土人情,也提醒我们,无论生活多么忙碌,都不要忘了那些简单而纯粹的快乐,和对生活的朴素追求。

2025.1.22

这家伙太懒了,什么也没留下。

最新回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