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趣事

楚泽渊 2天前 24

在春和景明,万物复苏之时,我们四家同事共8人相约组团从宜昌出发,踏上了云南9日游之旅。

3月16日14时13分乘坐的飞机安全着陆丽江机场,晴转阴的天气,伴随着微风袭击,有点始料不及,当地导游一句“欢迎大家来到丽江”,顿时浑身感受到了温暖。接下来的日子,我们沿着既定路线,从丽江出发,途径大理、昆明等城市,每个景点都“收入囊中”,一路观光,一路惊喜,一路欢笑,其间发生了许多令人难忘的趣事,一吐为快。

吃怪菜

我们到达丽江古城第一个晚餐在“隔壁老王”餐馆吃。为了找个好餐馆,我们围绕丽江古城一路走,一路问,一路看,找了20多分钟,都不满意。过马路时,“隔壁老王”引入大家眼帘,搞笑的餐馆名,一下子把大家吸引过去了。这是一家网红打卡店,生意不错,便坐下点几种当地的特色菜,如“比翼双飞”“水性杨花”。这些特色菜不仅菜名奇怪,味道也酥脆爽口,香味十足。后来得知,“水性杨花”又称“海菜花”。

大理喜洲古城的“腊肉炒树皮”和“马桑花”等也都是些很有特色的菜,味道都很可口,嚼劲十足。

除此之外,还品尝到了蒸汽石锅鱼(桂花鱼),摩梭粑粑,阿妈腊排骨,柴火鸡火锅,牦牛肉,高原黑山羊火锅以及走婚宴等美味佳肴。尤其在香格里拉云登格龙土司宴,自助式火锅,一人一锅,酥油茶,青稞饼,青稞酒等藏族美食多,吃得好,喝得爽。此外,精彩歌舞看得过瘾,篝火晚会跳得最嗨,属游玩以来最开心的一天。

观雪山

17日上午观玉龙雪山是第一个行程,因头天夜里下雨封山,只能重新购买云杉坪索道门票。据导游介绍,丽江天气阴晴不定,预报不准。的确如此,昨晚下雪,今早出太阳。待我们坐大巴到达蓝月谷起点时,又下起了小雨雪。到景区检票后,先坐缆车,再坐观光车到云杉坪观雪景。途中,寒风吹,雪花飘,手脚冻僵了,还有轻微的高反,只能咬牙坚持。

云杉坪观雪景的游客还真多,尤其拍婚纱照是一大亮点,他们为了纪念浪漫的瞬间,一个比一个穿得单薄,看着都冷。远处一个穿白裙子、露着胳膊的女孩,不时摆出各种优美姿势打卡,记录美好的青春。我实在忍不住,偷拍一张,配上“美丽冻人”,发到云南行群里,大家感叹道:“年轻真好啊!”

其实,我们当地也有美丽的雪山,只是这里的景色更加壮观,是心灵的圣地,也是梦中的天堂,让人大饱眼福,不虚此行。

返程时,已过12点,走得较快,加上那段路又是上坡,当走到出口时,感到头晕目眩,胸闷气短,这是明显的高反。我说:“好不舒服”。此时走在S型栏杆对面的一个陌生美女连忙递给我一个氧气瓶,没好意思接。同行的罗嫂边说“谢谢”边接了过来,以命令的口气说“快吸”。于是,我深呼吸大吸了几口,感觉好多了。心想“世上还是好人多啊!”后来,不知不觉又与几个美女走到一起,得知她们是广西汉族人。我不好意思地说“太谢谢你们了”。她们一共给了3瓶。细心的罗嫂还特意让我吸氧拍照纪念。

逗海鸥

此行发生了两次撩逗海鸥“事件”。第一次是18日在位于泸沽湖景区内的三家村码头,我们冒着寒冷天气,登上12座小木船游湖,由两个船夫带着我们在湖泊游玩了一圈。当时,不仅寒风刺骨,还下着小雪,有伞不能打,手脚冻得冰凉。尽管这样,并不影响大家的兴致。坐在前面的女士找船夫买食物,不时用大拇指和食指捏着食物举过头顶,有时还把食物抛向空中,大声叫“鸥、鸥鸥”,吸引海鸥来觅食。一位男士不顾船只摇晃,冒险起身抓拍精彩瞬间。

海鸥叫声独特,短促沙哑的“噶、嘎嘎”或清脆响亮的“呱、呱呱”声,特别优美。它们边叫边展示着惊人的飞行技巧,在靠近船只时,不停地扇动翅膀扑腾在水面,犹如表演一场优美的水上芭蕾,使游客们发出阵阵尖叫声。海鸥见到食物,时而蜂拥而至,时而单独飞来,抢到就飞走了。海鸥很精怪,不给它食物,不会亲近你。

在泸沽湖,不仅和海鸥亲密接触,还冒雪与“情人滩”邂逅。就连我们住的酒店房间顶部还吊挂着几个晃动的喜字,想必是曾经的婚房,温馨喜庆的环境,仿佛在帮我们回忆过去。

6天后,我们利用比原计划早到昆明两个多小时的时机,马不停蹄赶到滇池观景,再次与海鸥相会。每当看到那里的海鸥时,我和同事说“这里的海鸥大些”,他不置可否。几位姐妹边抛食物边叫“鸥、鸥鸥”,呼唤海鸥飞过来,最年轻的霞妹连说“好玩、好玩……”,高兴得像个孩子。

逛古城

古城是一地历史文化的外在表现,是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也是我每次旅游重点了解内容之一。此行,我们先后参观了丽江古城、独克宗古城以及大理古城。在丽江古城来回住了四晚上,视为中转站。因此,对纳西族东巴文化了解相对较多。东巴文是世界上唯一的象形文字。四方街是丽江古城内的著名景点,在五颜六色的鲜花拥簇下,漫步其中能感受到岁月的流逝。据大理导游介绍,丽江和大理古城有三大区别:一是大理古城有城墙。南城门最值得打卡;二是大理古城适合早上逛,而丽江古城适合晚上逛;三是丽江外地人多,大理本地人多。大理文献名邦和五华楼是游客最多、最繁华的地方,举目远眺,人头攒动,难以拍照。远望五华楼,想起3年前女儿游玩此地的照片,好像没这么多人。

除参观古城外,还游玩了丽江束河古镇、大理喜洲古镇以及凤阳邑村等,漫步在岁月沉淀的石板街上,古建筑和美丽乡村景象以及民族风情尽收眼底,美不胜收,流连忘返。

走心语

无论是在丽江、大理,还是在昆明,放眼望去,在景区和建筑物以及餐馆、商铺等处都能看见许多走心的语言,富有亲切感。如“舍不得的丽江,忘不了的古城”“纳西姑娘人人爱,隔壁老王吃滇菜”“老王在丽江很想你”“天下泸沽湖,情归女儿国”“走婚是一辈子的恋爱”“人山人海,边走边爱”“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大理欢迎您”“我在大理好想你”“世界的香格里拉”“人生苦短,倒满倒满”“到了喜洲,喝杯再走”“咖啡哪有上班苦”“心若不动,风又奈何”,等等这些,都代表着一座城市或一个景点的文化名片,彰显出无穷魅力。

过冬天

18日晚入住鑫海听涛宾馆。次日清晨穿衣下床,伸着懒腰,拉开窗帘,吓我一跳,好大的雪啊!除公路面外,到处白茫茫一片,担心被困。此时,听见同事在走廊里说走不了了。好在,在宾馆用过完早餐,太阳钻了出来,心情好多了。宾馆厨师笑道:“去年冬天都没下这么大的雪,你们运气好啊!”罗嫂自嘲道:“宜昌没下这么大的雪,跑到这里来过冬”。这样也好,可以观赏别样的风景。正犯愁时,旅游车缓缓停在楼下。大家迫不及待提着行李上车,直奔云南和四川交界处的舍垮村,去了解大凉山摩梭人的真实生活。

仅10分钟车程,便来到一个叫扎西卓玛的家里,她直接把我们引进客厅(佛堂),围着火坑坐下。而她一直站着介绍她家里以及当地风俗习惯和民族文化等情况。我让她坐着说,她说:“坐着就讲不好普通话了”。大家相视一笑。从她娓娓道来的讲述中,我们知道了许多,尤其感受到摩梭人的不容易。

抠手心

抠手心是摩梭人传承至今的“走婚”习俗。走婚的形式是男不娶、女不嫁,男女终身都在自己的母系家庭里,由男方的“走”实现婚姻。男方晚上到女方偶居,次晨归回自己家中,双方都不是对方家庭的成员。生下的孩子由母亲、舅舅和姨母共同抚养,男方不用抚养。‌摩梭人世代居住在四川、云南交界处的泸沽湖地区,至今仍较完整而古朴地保留着以母系大家庭和“走婚”为主要特征的母系文化文明传统。

到达丽江第二天,我们请的男导游牛世两千正好是摩梭人,在他津津乐道的讲述中,得知一些摩梭人的走婚习俗。在大凉山,38岁的扎西卓玛已是4个孩子的母亲。她说:“两个赚钱,两个赔钱”,并笑我们四个大男人是“赔钱货”。顿时笑声一片。从此,“赔钱货”成了常挂在嘴边的笑料。扎西卓玛给我们详细讲述了摩梭人的走婚习俗。一男一女都是摩梭人,他们用亲身经历讲述走婚习俗,格外真实可信。在摩梭人的传统中,握手时抠手心是一种求偶行为的暗示。在摩梭人的文化中,男孩子看到喜欢的女孩子,会用食指去悄悄抠她的手心三下,女孩子若应了,便也回抠这男孩子的手心三下,于是两人便可以约会,两情相悦,便可以走婚。

摩梭人有语言,无文字,因此,走婚不用办结婚登记手续,只需把村里人召集在一起举行仪式即可,亦相当于事实婚姻。走婚送三宝:猪膘肉、匕首、毡帽。第一晚上交换定情信物。两人一旦走婚,再不能抠别人手心,更不能分手。即走婚是一辈子的恋爱。不言而喻,摩梭人的走婚习俗既是一种历史传承,又充满浪漫色彩,更是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学扎染

按照行程,白族导游金花带我们到白族扎染技艺的地方体验扎染技艺。扎染古称“绞缬”,是中国一种古老的纺织品染色技艺。这是我第一次亲眼目睹和体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扎染技艺,颇为好奇。扎染共分:浸水,扎花,染色,氧化,漂洗,晾干等六个步骤。我们体验的就是扎花。工作人员给我们每个人一个小四方块的白棉布,然后教我们如何折叠出最简单的云彩和心形图案。大家选择折叠的都是操作较简单的云彩图案。即从一个对角或一面慢慢折叠完成,然后用橡皮筋捆成团,挂上编号即可。随后,我们来到普洱茶店品茶等待成品。半小时后,当大家拿到自制的奇形怪状的扎染作品合影时,都乐了。

抢“普洱”

23日晚,是此行最后的晚餐。我们匆匆忙忙游玩滇池后,由拉客的滴滴师傅推荐,把我们送到昆明老街附近的“老滇山寨”。餐馆门前挂满红彤彤的灯笼。笑脸相迎的服务员直接把我们请上二楼。经介绍,快速点了荤素各半的6个菜和两个火锅。不到半小时,菜全部上齐,其中,有特色菜“牛肉火锅”“凉拌鱼腥草”“牛肝菌炒饭”等。我们去得较晚,错失表演环节。不过,边吃边喝时,工作人员还特意来献唱和敬酒。同时还告诉我们有“大众点评”抽奖,我第一个响应,很快中了一袋普洱茶的奖。紧接着,大家踊跃参加,都抢到了一袋普洱茶。能吃好,又中奖,何乐而不为。

后来回想,参观丽江古城时,从门前路过“老滇山寨”餐馆,还看见了“CCTW2央视两次特邀拍摄餐厅”宣传标语,是一家民族特色连锁店,味道好不足为奇。有幸饱口福,感谢滴滴师傅。

首次云南之行,不仅是一次旅行,更是一次心灵的成长和感悟。趣事多,道不尽。旅行虽短,记忆永存,心中之美,永不褪色。

这家伙太懒了,什么也没留下。

最新回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