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平时没少被他欺负,一直找不倒“报仇”的机会,这下好了,演出时,大家来了个假戏真做,一边高呼“打倒南霸天”的口号,一边蜂拥而上。人多力量大,一下子把他摁倒在地,随后你一拳,我一拳,打得吴小胖哭爹喊娘,鼻青脸肿。
这下可惹祸了,吴小胖父母看到儿子被打成这样,问明原由后,立马带他来到我家,对我父母说,你看你家幺儿子干的好事,借我家小画书看后,组织一帮小孩儿演戏,把我家小胖当作南霸天,无缘无故打了一顿,把我儿子打成这样,你们看咋办?随后撩起吴小胖背后的衣服,看到吴小胖背上青一处,紫一处的伤痕,父母赶忙赔不是。事后,父母骂我是穿蓑衣抢火——惹祸(火)上身。一气之下,罚我脆了半天。
二
一路浮想联翩,不知不觉来到位于琼海市的亚州博鳌论坛会址,在此观望一番后,就来到了万泉河漂流景区。在导游黎芳的引领下,我们步入景区大门,往左走过一段长长的木制长廊,进入了一间十多平米的木屋。举目一看,木屋四周悬挂很多红色娘子军的宣传画。一开始,我满以为这里就是万泉河漂流点和红色娘子军的诞生地。心里叽咕,纪念园就这个样儿,岂不是走石灰路——白跑一趟。本想问一下导游,又看见她正忙着,就闷着没吭声。
不一会儿,大家穿过木屋,来到万泉河边漂流口,穿上防身衣,坐上小木筏船,在河面上转了一圈,就上岸回到了出口处广场。这时,已时至中午,走在前面的导游转过身来,告诉大家,现在去吃中午饭,下午到红色娘子军纪念园游览。听了导游的话,我心里悬着的一块石头总算落地。
下午一点,我们来到了红色娘子军纪念园旁的停车场。一下车,导游伸手指着不远的红色娘子军纪念园介绍说:这个地方叫海南省琼海市嘉积镇街心公园,它就修建在公园的中心地带,占地约二百亩,由和平广场、红色娘子军雕像、陈列馆、椰林寨、服务区等五部分组成。2000年 5月1日落成开园。是一个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女子军特务连而建造的文化旅游区。2001年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5年成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随后,我们往前走过数十米的步行道,到达位于纪念园西北侧的和平广场。站在广场进出口一看,两旁绿树排列有序,像昂首挺胸的士兵在列队站岗。宽大的广场上人头攒动,川流不息,人群中还有不少穿着校服的中小学生。走进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尊坐北向南,脚穿草鞋、肩背竹笠的红色娘子军战士雕像。雕像由花岗石雕刻而成,约有六米多高,座基下铺着厚厚的青石板,四周呈六角形,雕像底座背面刻有“红色娘子军即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女子特务连”文字,整座雕像用石栏杆围护着。广场正中,是一面塑有娘子军竹笠、军号、和平鸽、锁链组合而成的巨型雕塑墙。最为醒目的是位于锁链、号角、斗笠之上的那只栩栩如生的和平鸽,既是和平广场名字的象征,又寓意着世界和平的愿望。
穿过和平广场,“红色娘子军纪念馆”几个遒劲有力的大字映入眼帘。举眼一看,整个纪念馆正面呈八一五星造型。据介绍,纪念园占地面积七百七十平方米,共有三层楼,建筑面积一千五百多平方米。我们登上几步石台阶,进入馆内,从左至右,观看了展示红色娘子军成立后,多次与反动势力浴血奋战的战斗历程照片及她们曾经用过的物品原件和部分娘子军生平简介。目睹娘子军与封建势力抗争、在战场上英勇顽强及她们飒爽英姿的一张张照片后,让人赞叹不已。
随后,我们来到二楼设放映厅,观看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复原博鳌码头送夫出洋、娘子军连部、马鞍岭阻击战等三处激烈壮观的场景。在“向前进,向前进,战士责任重,妇女冤仇深,古有花木兰,替父去从军,今有娘子卓,扛枪为人民······”的熟悉旋律和一幕幕影像中,让人们倍加铭记战争年代的峥嵘岁月,深感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从纪念馆出来,我们来到了位于纪念园西南侧的椰林寨,进入寨里的小院门头上方写着大大的“南府”二字。寨中有一排排具有海南民居建筑特色的小院房子。这里,是有关部门根据电影《红色娘子军》中的恶霸南霸天住所南府而仿造的。在小院中游走,不由得想起南霸天凶恶横行,欺压百姓的残酷场景,令人义愤填膺,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从“南府”出来,我们到了位于纪念园西侧,建有红色娘子军射击娱乐场、海岛服装、土特产销售商场和宾客餐饮场所等旅游服务区。不用说,整个景区设施完备,环境优美,让人流连忘返。
三
游览完红色娘子军纪念园,听说当晚七点有《红色娘子军》实景演出,就和妻子商量,留下来观看。十里不同天,当晚,琼海气温不到十度,加之寒风呼啸,妻子怕我受凉感冒,劝我打道回府,可我被台上演员们的精彩表演所吸引,一动不动站在台前,聚精会神观看,直至演出结束。
通过观看,让我进一步了解到:在海南琼海万泉河畔一个椰林环抱的小山村里,受压迫的妇女们在中国共产党的组织领导下,为了不受剥削压迫,争取男女平等,不怕流血牺牲,揭竿而起,于1931年5月的一天,宣布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第三团女子军特务连”。全连共有三个排,每排三班,共有一百零三人。除了连部传令兵、旗兵、挑夫、三个膳食员和一名年仅十三岁的小号兵是男同志以外,其余全是穷苦出身的年轻的农家女子。于是,这支队伍又被称为“红色娘子军”。
其中担任红色娘子军特务连连长的吴琼花,来自海南岛椰林寨,她被万恶的地主南霸天凌辱折磨,最终被红军干部解救,走上了革命道路。吴琼花性格刚毅,勇猛顽强,怀着对封建剥削阶级的深仇大恨投身革命。刚加入革命队伍时,她心胸较为狭窄,一心只想着为自己复仇。后来,在党的培养教育下,感到受苦受压迫的不仅仅是自已,还有千千万万的兄弟姐妹。只有万众一心,团结奋斗,才能消灭反动势力,才能让所有的劳苦大众翻身解放,过上好日子。就这样,她成为了一名具有坚定信仰的红军战士。
剧中最为感人的是红色娘子军在吴琼花的带领下,有勇有谋,能打善战,取得了一次又一次胜利。最为突出的是刚成立的当年6月27日早上,她们一举打败了驻守在琼海乐会县中原墟的国民党军队,活促了“剿共”总指挥陈贵苑,俘获敌人数十人,缴获长、短枪近百支,大获全胜。从此,“红色娘子军”美命远扬,威震琼岛。
1932年11月初,琼崖红军“围剿”失利后,琼崖特委为保存革命实力,果断决定将女子军特务连化整为零,分散行动,转入地下秘密斗争。这时,她们心里犹如天亮下雪——明白。坚信黑暗很快过去,黎明即将到来。一个个不畏艰险,走村入户,宣传党的政策,动员群众参军参战,将革命队伍不断壮大。由于敌人的疯狂清查和追捕,红色娘子军连长吴琼花、指导员王时香等九名战士,不幸被捕入狱。她们入狱长达五年之久,在狱中受尽折磨,始终不屈不挠。后来出狱后,又以顽强斗志投身于新的战场。
尽管红色娘子军仅存在了一年多的时问,但她们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革命精神光芒四射,激励和影响着越来越多的妇女投身革命,为中国的解放事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解放后,她们的革命故事传遍大江南北,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为建设美好的新中国奋勇前行。
回到住地第二天,女婿女儿打来电话,说寒假期间要带开心、成成两个小外孙来三亚。问我准备带他们去哪里游玩,我回答他们,来了再说。其实,我心里早想好了,除了观看海景外,就去红色娘子军纪念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