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料峭春寒仍在北方大地缱绻徘徊,广西的三月已被春风渲染得明媚而热烈。三月三,这个承载着壮乡千年记忆与独特风情的上巳节,宛如一首古老且悠扬的歌谣,于八桂大地的山水之间袅袅奏响,不仅唤醒了沉睡一冬的盎然生机,更唤起了人们心底最温暖、最真挚的情感。
歌谣里的浪漫
晨曦初破,第一缕曙光轻柔地洒落在蜿蜒的绿城邕江上,江面波光粼粼,仿若无数细碎的金子在肆意跳跃。邕江江畔,身着绚丽多彩服饰的壮家姑娘和小伙早已齐聚于此,三月三的山歌盛会,就在这如梦似幻的晨光之中,缓缓拉开了帷幕。
“哎——山歌好比春江水咧,不怕滩险弯又多喔弯又多……”一位姑娘婉转的歌声恰似黄莺出谷,瞬间点燃了整个江面。这歌声,裹挟着江水的灵动与清澈,在山水之间悠悠回荡。对面的小伙们自然不甘示弱,立刻回应:“唱山歌咧,这边唱来那边和,那边和……”一来一往间,歌声此起彼伏,犹如春日里竞相绽放、交织在一起的繁花,将整个世界装点得五彩斑斓。
每一段山歌,都蕴含着一个动人的故事。有的讲述着古老的传说,从布洛陀开天辟地,到歌仙刘三姐智斗财主,这些故事在一代又一代的传唱中,深深扎根于壮乡人民心中,成为他们的精神支柱。有的山歌则是青年男女表达爱意的独特方式。他们用歌声相互试探、深情倾诉,仅仅一个眼神,一段旋律,便能让彼此心领神会。当唱到情深处,姑娘会羞涩地低下头,双颊泛起如晚霞般的绯红;小伙则会挺起胸膛,用更为嘹亮的歌声诉说自己的满腔深情。
在这山歌的海洋里,时间仿佛静止。人们深深沉浸在这质朴而热烈的情感之中,忘却了所有的烦恼与疲惫。这歌声,是大自然赋予壮乡人民最珍贵的礼物,它承载着他们生活中的欢乐与悲伤,蕴含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与憧憬,早已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民俗里的传承
随着太阳渐渐升高,山歌盛会的热度还未丝毫减退,南宁三街两巷村子里的民俗活动又热热闹闹地开场了。民族广场上,五彩的绣球在空中欢快飞舞,划出一道道美丽而迷人的弧线。抛绣球,作为三月三的传统习俗之一,也是青年男女传递爱意的浪漫方式。
绣球是姑娘们亲手一针一线绣制而成的,每一针每一线都倾注了她们无尽的心血。绣球上绣着各种精美绝伦的图案,有象征吉祥如意的龙凤,那灵动的身姿仿佛要翱翔于天际;有寓意爱情美满的并蒂莲,娇艳的花朵相依相偎;还有代表五谷丰登的花鸟鱼虫,栩栩如生,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当姑娘们将绣球抛向心仪的小伙时,那一瞬间,时间仿佛凝固,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小小的绣球上。接住绣球的小伙,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仿佛那一刻,他便拥有了全世界。
不远处,一群孩子正围在一起兴致勃勃地玩碰彩蛋。彩蛋是三月三的又一特色,用红、黄、蓝、绿、紫等颜料精心绘制而成,色彩鲜艳夺目,寓意着吉祥平安。孩子们手持彩蛋,小心翼翼地相互碰撞,每碰一次,都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伴随着孩子们天真无邪的欢声笑语,整个村子都沉浸在一片欢乐祥和的氛围中。
还有那节奏明快的竹竿舞,舞者们随着欢快激昂的鼓点,在竹竿的开合间轻盈地跳跃。他们的动作敏捷而协调,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流畅。围观的人们也被这热烈的气氛所深深感染,纷纷情不自禁地加入其中,一时间,民族广场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这些民俗活动,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娱乐方式,更是壮乡文化的传承与延续。它们见证了壮乡人民的生活变迁,承载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美食里的乡情
临近中午,空气中弥漫着令人垂涎欲滴的香气,那是三月三美食独有的味道。壮乡的美食,如同这片土地一样,充满了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最具代表性的当属五色糯米饭。用枫叶、红蓝草、黄栀子等植物的汁液浸泡糯米,再经过精心蒸煮,便得到了这色彩斑斓、令人称奇的美食。黑色代表土地的深沉厚重,孕育着无尽的希望;红色象征着热情与活力,如同壮乡人民对生活的热爱;黄色寓意着丰收与富足,是对美好生活的期许;蓝色如同天空般纯净,给人以宁静与安详;紫色则象征着神秘与高贵,增添了几分独特的韵味。每一口糯米饭,都软糯香甜,带着植物的清新香气,让人回味无穷。在三月三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精心制作五色糯米饭,不仅是为了品尝这道美味,更是为了祈求五谷丰登、幸福安康。
除了五色糯米饭,壮乡糍粑、三角粽等美食也同样让人馋涎欲滴。壮乡糍粑口感软糯细腻,内馅丰富多样,有香甜的芝麻馅、香气四溢的花生馅、细腻绵密的豆沙馅等,每一口都能带来满满的幸福感。三角粽则以其独特的形状和鲜美的味道而闻名遐迩。用糯米、五花肉、绿豆等食材包裹在粽叶中,经过长时间的蒸煮后,粽叶的清香与食材的鲜美完美融合,咬上一口,那美妙的滋味在舌尖上散开,让人欲罢不能。
这些美食,是壮乡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他们对家乡深深眷恋的体现。无论走到天涯海角,只要品尝到这些熟悉的味道,心中便会涌起一股浓浓的乡情,仿佛又回到了那片魂牵梦绕的故土。
祭祀里的敬畏
午后,阳光变得更加柔和温暖,整个村子笼罩在一片宁静而庄重的氛围之中。此时,一场重要的活动——祭祀,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壮乡人民敬畏自然,尊崇祖先,他们坚信祖先的灵魂会庇佑子孙后代,大自然的力量也不可小觑。在祭祀现场,人们身着盛装,手持祭品,神情肃穆而虔诚。他们献上精心准备的五色糯米饭、新鲜的水果、香醇的美酒等,向祖先和神灵表达最崇高的敬意与感恩之情。
主祭人念念有词,诉说着对祖先的深深怀念,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那低沉而庄重的声音,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与祖先的灵魂进行着对话。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怀着一颗无比虔诚的心,默默祈祷。这一刻,整个村子仿佛与天地融为一体,人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伟大和生命的神圣。
祭祀活动,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仪式,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精神的寄托。它让壮乡人民铭记自己的根,不忘祖先的教诲,同时也让他们对大自然充满敬畏之心,懂得珍惜生活,感恩拥有。
夜幕降临,星星点点的灯火在八桂大地渐次亮起,三月三的庆祝活动仍在如火如荼地继续着。人们围坐在篝火旁,继续唱着山歌,跳着舞蹈,分享着这一天的欢乐与感动。这一天,他们用歌声、舞蹈、美食和祭祀,诠释了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对传统文化的坚定坚守。
广西的三月三上巳节,它不仅是一场盛大的节日庆典,更是一部生动鲜活的文化史诗。它将壮乡人民的情感、智慧、信仰和生活方式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展现出独特而迷人的魅力。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三月三就像一股清泉,滋润着人们的心灵,让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一片宁静的港湾,感受传统文化的强大力量。愿这充满魅力的三月三,永远在八桂大地绽放光彩,成为人们心中永恒的记忆。
二0二五年三月三十一日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