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最需要故事,否则就觉得生活的滋味寡淡。
话说退休后,的确有些无所事事,尤其是甲子鼠年的新冠疫情席卷神州大地,使人动弹不得。那时正逢微信聊天盛行,我的一个大学群有两位老诗友,经常在群里亮出他们的诗作,我也学着写点什么?我“蠢蠢欲动”起来。
开始以“骚诗”调侃女同学为主,按两位诗前辈的说法我的“杰作”又快又过瘾,还比较对仗,便鼓励我认真写格律诗,于是心生痒痒,网购了《中华新韵》与《诗词格律》两本工具书,开始一边学习一边试着写作。2020年5月处女作七律三首叩响《秀才文学》“古韵今弹”的门,编辑部老师的评价【编者按】是:三角梅咏,写了三角梅一年四季的芳姿,后两句有些牵强;入夏赏荷,首联为了对应前句知了知夏,蝶儿蝶情,看上去工整,实质上有些生凑;律诗讲究对仗,但是硬凑也是不好;第三首不合格律,倒是显得更可爱一点,写诗写心中所想,能合格律更好,不合便重新再想。我至今历历在目并一直作为鞭策我前进的警言。之后,便在《秀才文学》好几个社团发表一些现代诗和古韵诗,这下编辑部老师的评价也还行,尤其是为我的老父亲逝世一周年写的散文《怀念老父亲》,更是得到很高的评价并收获很大阅读量,其中一位同学说“我是含着泪读完的”,于是乎有点飘了……
为了寻找新的高度和突破,便把目光投向中华级的诗刊《中国诗歌网》,两年多共发表以格律诗为主的诗歌将近三百篇,然而细心观察之后发现,中国诗歌网编辑部对作者诗作好像不像《秀才文学》各编辑部老师那样逢诗必评,所以导致出现少许错别字也照样通过审核,值此,便下决心重回《秀才文学》投稿,那投什么文学社团好呢?思来想去我是从外省来广东工作的,有点寄人篱下的感觉。当然,“东篱采菊”的“篱”是一圈篱笆,是田园的标志,并非我理解的“寄人篱下”的“篱”。只是一种意趣,这种暗合令我喜欢。于是决定投东篱采菊社团,更意想不到的是在东篱社团投稿得到了恩师怀才抱器社长先生的精彩点评指点和高度肯定,他的点评好像很知道我的创作用意,堪为知心!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只能以七绝为主,要写七律对于中间两联要求工对的确有些困难,幸好在学习诗歌创作时发现了盛唐时期有种叫“小律”的诗载体,非常符合我的实际情况。小律是指六句律体诗,包括五言小律和七言小律,共有三联,平仄格律也同样要“对”。
“粘”,平收句要押韵,首尾两联不要求对仗(首联可以对仗),但中间一联则必须工对,如果首联出句入韵,全诗共有四韵,首句不入韵,共有三韵,又称三韵律诗、三韵小律。
此前,我的诗作一直基本以中华新韵为主,后来,遇到了诗韵中华社团枫叶飘零社长先生,在他的指导下使我清楚地知道写格律诗以用平水韵为准,一开始我总以为押韵要平水韵调,后来才认识到每个字都要用平水韵调,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平仄两种声调字的应用,使我的格律诗创作不断进步。
此文献给曾经帮助过我的各位老师!也献给“秀才文学”这块精彩的篱园!
这家伙太懒了,什么也没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