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候常听老人说:二八月的天,小娃娃脸;喜怒无常,说翻就翻。惊蛰前后,气温一下子窜上了二十几度。心急的年轻人已经开始换季,穿上了轻俏的春衫。没想到寒潮袭来,一场春雪立马把气温打回到零度线上,让人促不及防。
春寒料峭,小风劲道,吹得人脸生疼。
电视上说,奧森公园的桃花节开始了,顾不得天气变化,早有了去看看的心事。
奧林匹克森林公园分南北两个部分,桃花谷位于北园的西南角。
走到北园东门处,游人已经渐显拥挤。今天是星期日,再加上桃花谷的桃花节正式开始,人自然要多些了。
进园后,沿万米塑胶跑道前行,不时有跑步者从身边奔过。惊诧的是竟然有人身穿背心、赤裸着小腿奔走,头上似有热气蒸腾,与周围紧裹羽绒服的人群形成明显对比。
天,净得出奇,蓝得让人心醉,几朵洁白云团点缀上面,慢悠悠地飘移着。背荫处的残雪还没消完,有小孩争抢着团雪球玩。树梢似已鵝黄,在清风中颤颤巍巍。杨树穗子毛绒绒的,不时随风飘落。小时候在老家唱过儿歌:杨毛杨毛吊吊,寒食寒食到到。这刚过惊蛰,离寒食节还早,可北京的杨树穗已经开始掉落了!
走过仰山大沟桥,桥头不远处簇拥着人群拍照,仔细看去,似有十数米冰挂群。心想,这已经是农历二月中旬天气了,虽然昨天下了雪,可即下即消,怎么可能有三九严寒的冰挂呢?不会是作秀的饰物吧!来到跟前一看,竟然在树枝树杆和灌木丛里结了不少晶莹剔透的冰柱;旁边喷水嘴也结冰封严实了。原来园工们昨天浇灌忘了关闸门,一夜喷淋,无意间在寒风的雕琢中形成了一处美景。
也真应了那句“无心插柳柳成荫”啊!
绕过生态廊道,再走百十米就是桃花谷了。
进谷首先是一大片售卖摊位,有卖糖葫芦的,有卖祈福袋的,有卖烤串的,有卖风筝的。林林总总,应有尽有。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竟然有卖我们老家山西老陈醋的摊位。招牌幌子:非物质文化遗产,古法工艺,纯粮酿造。
心中好奇,上前仔细打量,有枸杞醋、苹果醋、桑椹醋、沙棘醋、黄精醋等,许多品种闻所未闻。定睛看时,竟然有单价360元,让人乍舌。问摊主哪个厂家出品,回说“清徐”。
问他:“你口音不像清徐人啊?”
回说:“老板是山西的。”。
不好再深究,转身离开。
桃花谷依小河沟展开,长约数百米,百十株桃树沿河沟生长,借水势之力,繁荣茂盛。这里背风些,昨天的春雪并没太多影响桃花绽放。树丛中游人如织,几处好点的角度得轮流换人拍照。倒是开心的孩子们,爬到横伸河沟的树枝上玩耍,变换着鬼脸,张牙舞爪,成了游人们难得的取景点。
孩子们在桃树枝桠上玩耍,抖落花瓣纷纷洒落河里,薄薄地在河面舖上了一层粉色罩衣;阳光照耀在河上,波光粼粼,花瓣随波起伏舞动,好不美啊。一时难以找到诗句形容,只想起《红楼梦》里姑娘们无忧无虑游园的场景。
再过去些,祈福区的几株桃树枝上,挂满了人们祈福的丝带,有祈求家人平安的,有祈求自己福贵的,有祈求金榜题名的……
这里的游人渐渐稀少,桃林尽头处,夹杂着几株垂柳,柳条垂落水面,随风划动水痕,如蜻蜓点水一般。旁边一妇女推着童车经过,教孩子诗句,“二月春风似剪刀”,孩子尚幼,小嘴翘不过来,丫丫学说“二月春风……刀”。
女人反反复复教,孩子反反复复学。
“二月春风似剪刀。”
“二月风……刀!”逗得人不由得“噗嗤”一乐!
沟汊里,阳光照到水深处,墨绿色的水中水草林立,如一片片莽莽苍苍的原始森林;有一群绿头水鸭戏水。大鸭子身体肥胖,头伸进水中取食,鸭蹼倒挂在水面乱扑腾着潜不下去;两只乳鸭喳喳叫着,轻灵活泼,翻身一跃,“簌”地一下子扎进水里,没了踪影,过了好半天,才从远远的地方窜了出来。
有游人与孩子投食引诱水鸭。小孩扔不远,没有水鸭过来;大人见状,拿饼干甩臂扔出,水鸭过来争抢,可总是离岸几米远处停住,不论人怎么引逗,就是不肯再前进一步;想是平日里被一些游人戏耍上当,长记性了!
不远处的旁边草地上,有人在放风筝,风势不稳定,风筝忽高忽低,不时直接拍到地面上。
河汊边灌木丛中,连翘花开得正盛,金黄色的小小花朵在阳光里绽妍,没有因春雪萎靡,也没有因寒风减色。松树的落针舖在树根下,有几粒松塔散落其中。树枝上的松鼠跳来跳去,与叽叽喳喳的喜鹊一同对视。
不远处,一大片宽厚的萱草嫩芽扑入眼帘,在还没有返青的枯草地上很是惹眼;心头一瞬间涌上来那首古人诗句:“慈母手中线……”
我想老家了!
2025、3、16草于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