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银杏园(游记)

墨寒星 17天前 29

想去古银杏园是因为它的名字——国家古银杏公园。虽然知道是后来开发的景点,但总觉得它敢冠以国家之名,应该还是有自己的特色的吧。

古银杏园位于泰兴市宣堡镇。这儿虽然称为国家古银杏公园,但商业气息并不浓,是一个开放式公园,不收门票,而且在大门口没有熙熙攘攘的肩夫小贩争相兜售产品,整个景区基本上没看到与旅游相关的商业、餐饮、交通等产业,只是零星有几个村民在出售白果等农产品,而且价格及其低廉,想必只是村民的自发行为,没有景区的高昂摊位费。这给了游客极大的自由感,原始的古典气息幸好没有受到现代商业文明的污染。

入口是一个普通的小公园,小径,草木,石椅,还有秋千等健身休憩器材。不普通的是,这儿的植物极其简单,矮的是草,高的都是银杏树。玩了一会,向前走,发现是一条小河,河对岸已是村民住房,显然出了景区。不禁觉得奇怪,景区竟如此之小?转了一圈,才发现,公园向东伸展开去,还是一样的小径、石椅、矮草和高大的银杏树。公园呈长条状,南面是当地村民的房屋,北面是一条河,整个公园南北宽约二十多米,并不大。这儿的银杏树,树龄大多超过了二百年,有的甚至超过了三百年。村民就在公园里的树下,打银杏果,挑拣、风干,最终形成常见的白果。河边,还可以看到有村民旁若无人的自顾自洗着衣服。看来,这个景区的开发,并没有让周围村民的生活受到任何干扰。据说,在泰兴,银杏是极富经济的作物,几乎家家都种,有的还一种好几棵,每年安享白果的收成。这个银杏园,肯定是这些居民的祖先,在住房和小河之间的空地上,出于经济考虑种上了银杏,大家都种,所以树木成了片,难得的是,几百年过去了,居民一代代的传承,白果树依然迎着东风笑看人世沧桑。

以前听说过白果在树上时不是白色,而是黄色,但不明所以。到了银杏园,随处可见落下的银杏果,确认了银杏果真的是黄色的圆形小果。我们市面上见到的白果,实际上是银杏果的果核,村民们剥开银杏,取出果核,直接放在空地上曝晒,随着果核上沾着的银杏肉被风吹干,果核也逐渐由黄色变成白色,成为我们所熟悉的白果。孩子们兴奋的在公园里捡银杏果,还比谁捡的大,谁捡的好看,又蹦蹦跳跳的去够树上结的不高的果实。而我们,则是饶有兴趣地看着一个村民在挑拣晾晒在地上的白果。这时候,有几个青年人过来,叽叽喳喳很兴奋地也在议论着地上的白果。村民被惊动了,于是便和他们攀谈了起来。听说他们是常州人,颇为不屑地说:“这东西,你们常州也多的是,有什么新奇的。”倒是让那几个青年有点尴尬。我估计那几个青年肯定是常州城市的学生,可能还真没见过常州农村里也有的白果,所以才会感到新奇。确实,很多我们身边的事物,身边的风景,我们往往熟视无睹,却去追求远方的诗和风景,回过头来才知道,同样的风景就在身边。风景如此,人亦如此,幸福更是如此。我们不堪平淡生活的乏味,于是四处打拼去追求幸福,在名利场中逐渐迷失自我后,蓦然回首才会发现,原来幸福就是儿时平淡枯燥的生活。记得以前看过一个小故事,说一个农民在村头睡在躺椅上晒太阳,一个导师看到了,觉得他不努力,非常痛心,于是教导他要努力工作。农民说:“我努力了以后呢?”“那你就可以赚很多很多的钱啊。”“有钱了以后呢?”“你就可以整天躺着休息了。”“那我现在呢?”导师无语了。故事可以做多方面的解读,我是觉得,返璞归真的生活,其实就是最简单也最幸福的生活。也许,中国人叶落归根的执念,也是因此而形成的吧。

沿着公园走,突然看到一棵笔直向上的银杏树,和其他树大不相同,旁边有介绍,这是银杏皇帝。名字倒是恰如其分,因为整个银杏园看来都是雌树,只有这一棵是雄树,颇有点皇宫中宫女妃嫔三千,成年男子就一个皇帝的状态。看来,这个银杏皇帝也是责任重大,承担着为整个银杏园播洒种子的重任。有皇帝必有皇后,于是,在这棵树周围一个特别大的雌树旁边就有介绍,说这是银杏皇后。我在想,这肯定是村民们的杰作,不过,既然有了皇帝和皇后,为什么不干脆将剩下的雌树也分为贵妃、妃嫔等级别?然后还可以把这些树出产的白果冠以皇后白果,才人白果之类的名字?当然,这是玩笑了。在银杏园不起眼的角落里,居然看到坟墓和墓碑,想必是村民的先人,有的就长眠于此,静静地保佑着后代子孙生活的安康。不过,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景区里还有普通不知名人士的墓碑,恐怕全世界都绝无仅有。

走出这个古银杏区,是村里的大路,路边有整个公园的介绍。原来整个公园,像这样的银杏区竟然有十几个之多,然后还零星有一些几百年或上千年的古槐树古皂荚树之类。可惜我们时间有限,不能尽玩。不过,游玩了一个,也算管中窥豹,不虚此行了。

这家伙太懒了,什么也没留下。

最新回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