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前夕,康书记走了。
小区摆满了花圈,家里坐满了人。邻居们惋惜地长叹一声:唉!生命无常,说走就走了。也有人说“康书记解脱了,疾病缠身,卧床几年了,幸亏遇到个好保姆,否则,撑不了这几年。”
保姆郭姨流着泪讲述康书记临终前的情景,遗憾地说:“不去医院就好了!在家还能吃点饭喝点汤,进了医院,折腾了半天,拍片子,做彩超,各种化验,插上食管,把胃戳破了,大出血。唉呀!那红红的血像水泉一样往出流,好人也经不住这样啊!更不要说病人了。”郭姨呜咽着,泣不成声。
郭姨家是临汾城附近郭家庄的。前几年,老伴患病去世,丢下郭姨在这个世界上,郭姨没有退休金,眼前要生存,以后要养老。埋葬了老伴,就出来干家政做保姆,挣点养老钱。她心地善良,为人热情、性格开朗,勤劳肯干,操持家务有条有理,口碑很好。小区的王老师母亲患病,郭姨陪护几年,家人邻居交口称赞。王老师母亲去世了,王老师觉得,郭姨是个好保姆,就介绍郭姨到我们学校的康书记家伺候康太太。康太太小脑痿缩,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郭姨进门就干活,打扫卫生,整理房间,给康太太擦洗身子。房间变了样,全家人都称赞郭姨干活利索,手脚麻利。
试用期间,郭姨对康太太的护理,细心周到。每天定时给康太太擦洗身子,家里收拾得干净整洁,空气清爽,一点不像病人的住房。在郭姨的悉心照顾下,康太太心情好了,脸上有了笑容。郭姨看到康太太病情好转,有了希望,干活更有劲了。康书记的家人对郭姨的服务非常满意,她就成了康家的长期住家保姆。
过了两年,康太太病情恶化,抢救无效,不幸去世。康书记本来有糖尿病,经不住丧妻之痛的打击,又添了新病,身体衰弱了许多。康家两个儿子住的远,工作忙,无法照顾身患疾病的老父亲,挚意留下郭姨继续照顾。不久,康书记糖尿病出现并发症,身体每况愈下,又做了两次排泄系统的手术,身体更加虚弱不堪。郭姨尽职尽责伺侯康书记的生活起居。一日三餐,精心烹调,遵循病人饮食原则,严格根据医生的各项要求,按照病人情况做饭。过了一段时间,康书记身体明显好转,脸上泛出红光。儿子儿媳松了一口气。从此,郭姨的工作量增加,除了在家伺侯病人,还要隔三叉五陪病人跑医院复查。病人肠胃紊乱,不是腹泻,就是便秘,郭姨像伺候亲人一样,不嫌臭,不怕脏。病人白天拉一裤子,半夜拉一床,一开门楼道里都是臭便味。邻居提意见,郭姨就受着。郭姨昼夜不分地守着病人,随时清理擦洗。遇到病人便秘,更是急坏郭姨,看着病人憋红的脸,听到病人痛苦的喊声,郭姨顾不得“男女有别”的古训,用手抠,用木勺掏。这种活儿给多少钱也没人干啊!小区邻居不理解,有人笑话,有人调侃,有人讽刺。对于闲言碎语,郭姨都忍了。只因她心地善良,不忍看着病人受罪,别人的讥笑她当耳旁风,有时也偷偷抹泪,但她从没想过撇下病人。工资很低,郭姨没有要求加薪,只管默默付出。后来,康家善良的儿媳妇主动给郭姨加了工资,博得邻居们的好评。
康书记,一位善良儒雅书生,教了几十年书,桃李遍天下,他从不会接受学生的一点礼物。他不善交际,不会敛财,一身清白,两袖清风,不贪不腐。他不懂社会,不喜逢迎,不趋炎附势,不巴结权威,不欺负弱者,平等待人,一心搞学问,写论文,是位名副其实的的文人。
康书记平日省吃俭用,生活极其节俭。退休金自己掌管着,压根不知道如今物价暴涨,按以前消费水平给买菜钱,郭姨不愿与八旬老人解释,常常拿自己的工资补贴伙食,说出去没人信,郭姨只能咽到肚里。
后来,康书记病情加重,身体不能动弹,郭姨搬不动他笨重的身体,翻身成了难题,儿子儿媳只好请了一位男护工来帮忙。人心叵测,人性阴暗,小区有人编造谣言,说郭姨搞黄昏恋,找了个老伴,住在康书记家,简直是伤风败俗!挑唆康家儿子儿媳,将她赶走。郭姨百口莫辩,多次想到辞职。但看到康书记央求的眼神,无助的表情,她又改变主意,流着眼泪留了下来。
郭姨,一位善良豁达、勤劳肯干,吃苦耐劳的七旬老人,为了给自己挣点养老钱,放下身段伺候卧床病人,招谁惹谁了?有些人为什么要与一位保姆过不去,要如此玷污一个弱者的名声,排斥她的生存?践踏她的尊严?保姆是社会底层的劳动者,靠劳动吃饭,不偷不抢,动了谁的蛋糕?触犯到谁的利益?我苦苦思索,找不到答案,只能归于人类的劣根性:欺软怕硬,攀富欺贫,仗势欺人。
康书记走了,儿孙跪地叩头,撕心裂肺痛哭,直哭得天昏地暗,狂风呜咽,苍天落泪,唤不醒慈祥的父亲、爷爷。
同事们低头默哀,难忘书记耐心开导的温暖,难忘书记促膝谈心的场面,难忘书记笑呵呵的慈祥面容。
郭姨痛哭流涕,她没了工作,没了薪水。养老金还没攒够,孙女还要上学靠奶奶交学费。
我默默联想自己,若没有退休金,儿女若没有像样的工作,会不会像郭姨一样,去做家政,当保姆?郭姨比我小两岁,同年代出生,晚年生活却天壤之别。农民的养老问题,两会上有代表提案,但愿能通过。但愿能引起上层领导的高度重视,关心为全国人民温饱,辛苦种粮、种棉花的农民伯伯,解决养老问题。
有位名人说过:看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看他们如何对待最底层的劳动者。
康书记葬礼过后,郭姨来找我:“张老师,你是个好人,老爷子经常这样说。我给你留个电话,托你给我找个差事。”泪眼婆娑中,看着郭姨红红的眼圈,我无法推脱,点点头,答应了她小小的要求。
(原创首发)
这家伙太懒了,什么也没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