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时候起,我就对山西有个一直都不好的印象,因为小时候一不听话,大人们就会说:“再不听话,就把你卖到老山西去!”于是就乖乖地不再出声。因此一直以来都认为山西是一个非常贫穷甚至荒蛮的地方。直到2009年5月第一次进入到山西这片土地,我才改变了对它的印象,甚至对他还产生了无限的留恋之情。
从那时起,我便如同久久流浪在他乡的孩童回到了故乡,那种亲近,那种温暖,那种欲罢不能的柔软,让人心灵顷刻间为甘醴渐渐浸润,那是一种无法言出的感觉。
在这种情感的指引下,十几年来我陆陆续续游历了山西的许多地方。五台山上,身衫褴褛的行脚僧告诉我: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仔细看看五台的阔大和厚重,真的感觉自己那无限的渺小和轻浮——人呐!最大的缺点就是盲目自大、自以为是。
地下文物看陕西,地上文物看山西。山西有许多古老的庄园就像点缀在三晋大地上的一颗颗明珠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常家庄园,承载家族兴衰变迁的砖雕依旧棱角分明地展现在长廊上,只是诺大的院子早已人去楼空,只有一些陈旧的家具在那里讲述着曾经的辉煌。这里的游人不多,我就那么慢慢悠悠穿行在一进又一进的院子中,恍惚又回到了就别的老家的感觉,那里的一砖一瓦都让我心生亲切。在庄园里的街边上的小馆子要了一份“拨烂子”,细细品尝,软糯爽滑中,含着一丝涩涩,怕也是千百年未变的味道了吧?
又见平遥,叫人置身其中的表演,让人深深感受着百年之前的那碗浓稠的忠义,叫人心生共鸣,热泪盈眶。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心底都流淌着同样的血液,它们一样鲜红,一样的灼热,一样的喷张。因为我们都承着同一条根脉,这让我们的心跳能够产生剧烈的共振——这是血脉相连的振动。
武乡,八路军总部所在地,整个华北地区敌后抗战的心脏,大大小小的敌后抗日武装在其指挥下和日冦血战直至最后胜利,我们魏县的路南支队也是接受其统一指挥和调动的一支抗日武装力量。80年前那段血与火的岁月已然远离,但历史从来不曾淡漠,在80年中,被一代又一代有担当的中华儿女传承并牢记。那也是让人无法淡忘的岁月,它也让这片土地更加深厚且更富民族成长的营养。
这些都让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让我接受了许多心灵的洗礼,我一度也以为我找到了我的如同回到了故乡的感觉的原因。一直到了我来到了洪洞县的大槐树下。
在这里,让人身临其境的实景表演《铁锅记》让我泪流满面,不能自己。那一刻,不仅人穿过空间来到现场,就连心灵也穿越时空回到了七百多年前那个骨肉分离的时刻,感受到祖先所经历的无尽伤痛。当我走进寻根堂,“张氏列祖列宗之灵位”赫然眼前时,我的眼泪便涌出了眼眶,登时双膝跪地,哽咽无声……
小时候,很奇怪自己的小拇趾的趾甲旁会有一个小的趾甲,总会不断地抠,想清除掉它,然而,它总会顽强地长出来。爷爷对我说,这是个记号,只要有这个,就说明我们都来自一个地方——山西洪洞大槐树底下,也说明我们的祖先都是一家人。
我只当这是一个故事,哪里会有这样巧的事儿?
然而,此时此刻,内心固有的那种渗透骨髓深处的血脉相连却深深打动了我。那是一种可以穿越时间可以通透空间的精神力量,是无法抗拒的情感的交汇。“张氏列祖列宗之位”,这里是我的根,是我多少年来难以名状的故土,是我的祖先赖以生存的家!泪眼婆娑中那几个字隐约呈现出一些面孔——模糊又清晰、陌生又熟悉、和蔼又可亲,他们面带着微笑,仿佛在问:“你回来了?”
一刹那间,我不再认为自己只是一个看热闹的游客。那一时间,我就是那个失散了七百年之久的游子,带着一身疲惫、一腔委屈再次踏上了这片陌生而又熟悉的土地。“这里是我的故土,是我曾经的家!”面对着久别的亲人,心中久抑的思念、温暖、喜悦都一同涌出了眼眶。那一刻,那些委屈、那些疲惫都烟消云散——那是一种在生活中久久强撑之后终于有了可以依靠的感觉。
我向祖先叩首膜拜。
一拜,额头刚一接触到那柔软的蒲团,眼泪便止不住地扑簌簌打湿了地面。
二拜,仿佛有一双手在轻轻拍打肩头,满心的酸楚顿时被这温暖所驱散。
三拜,却是满满的愧疚涌上心头。古人讲究“衣锦还乡”可我呢?眼见已过了人生的第四个本命年,却蹉跎半生,毫无建树,又有何颜面对列祖列宗啊!
然而,耳边却忽然响起了《铁祸记》演出中那句充满亲切和包容的台词:“回来就好!能回来就好哇!”
是啊!除了血脉相连的至亲,谁还会只牵挂你的安危而丝毫不在意你的地位和成就?
……
那一刻,我和我的祖先拉近了七百年的时空间隔;那一刻,我是一个孩童又回到了亲人的怀抱;那一刻,我深深感受到了一个民族血脉相连的亲情。
我忽然明白了:寻找根脉是每一个中国人骨子里的情愫,对祖先的认同和追寻是我们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小到一个普通人一路坎坷追逐梦想时的义无反顾、奋力前行;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繁衍和复兴。
这里是我们的起点,也是心灵的归宿。而我正是那个怀揣梦想一路坎坷,一路碰壁而致碌碌半生的游子,只有在这里才获得了释然,获得了包容,让心灵有了永久的依靠。当然,也只有在这里才不再纠结于一切所谓的成功和失败。
山西,我的老家,我,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