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古:西边冲的时光记忆(散文)

公孙璃殇 2月前 49

在岁月的幽深之处,西边冲的冶炼铜矿遗址宛如一位沉默的史官,静静地向世人诉说着周朝那遥远时代的故事。它一路蜿蜒,通向神秘的神冲,仿佛是一条连接古今的时光纽带。

当我的双脚踏上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土地,一种难以言喻的敬畏与期待在心中油然而生。风,轻柔地拂过,仿佛是古人的细语,引领我走进那尘封的往昔。

记得97年第一次考古工作队来这里时,有一位年轻的考古学者,满怀热情地投身于这片遗址的探索。他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发现了一块刻有奇特符号的石板。经过日夜的研究和比对,他惊喜地发现,那是周朝时期矿工们留下的工作记录,上面记载着他们每日的挖矿数量和遇到的困难。这个发现,如同点亮了一盏明灯,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线索。

沿着遗址的脉络前行,我仿佛看到了周朝时忙碌的身影穿梭其中。矿工们手持简陋的工具,在幽暗的矿洞中奋力挖掘,他们的汗水与希望一同滴落在这片土地上。那粗糙的双手,那坚定的眼神,为的是从大地的深处获取那珍贵的铜矿,为的是支撑起一个时代的繁荣。

遗址中的矿坑,犹如大地的伤口,见证了人类对自然的索取与探索。坑壁上的痕迹,是岁月的刻痕,也是历史的笔触。它们记录了无数个日夜的劳作,记录了人们为了追求美好生活而付出的艰辛努力。

2000年第二次考古队来这里,有一次,考古队在清理一处废渣堆时,意外发现了一枚小巧的铜制饰品。经过鉴定,这枚饰品可能是当时某位工匠为心爱之人精心打造的。它虽小,却蕴含着无尽的温情,让人不禁遐想在那艰苦的劳作之余,人们依然有着对美的追求和对爱的表达。

考古队在这里住了一个多月,也不知道考了什么,当结束时,考古队听说我们这里草山头上有个天仙洞,就叫村书记和一个队长带他们去考察一下。第二天吃过早饭,骆队长和刘书记带着考古队,就向天仙洞出发,这个天仙洞我只听说过,只要在洞口扔个石头,能想好长时间,也不知道洞到底有多深,也没人敢下去,想去看过究竟。这次他们今天用绳子一个个地放下去了,每人带着一把手电筒,洞口不大,一个人能上下,并不是想象那样,下面有多深,大约2米下面是一块平整乱石,是旱洞。

正准备上去了,刘书记发现一块乱石下压着一个蛇皮袋,他们好奇的扒开一看,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是已经腐烂的尸体,他们赶紧打电话报了警,下午就来了警察把尸体搞回去验尸,最后也没查出来死者是谁,就这样不了了之。就这样考古队下山后收拾行李回去了。

看着那些散落的矿石,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暗淡的光芒。它们曾经是大地的一部分,如今却以这样的姿态呈现在我们面前,仿佛在诉说着自己的身世。每一块矿石,都承载着那个时代的记忆,它们是历史的见证者,见证了周朝时期的工业发展,见证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继续前行,来到冶炼的区域。想象中,炉火熊熊,映红了天空。工匠们精心操作,掌控着火候,将矿石熔炼成铜水。那炽热的温度,仿佛能穿透时光,让我感受到当时的紧张与激情。炼炉旁堆积的废渣,是历史的沉淀,它们默默地讲述着曾经的辉煌与不易。

站在这片遗址之上,我思绪万千。周朝,那个遥远的时代,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如此深刻的印记。他们的智慧与勤劳,他们对生活的追求与创造,都通过这一处遗址得以展现。这里不仅仅是一片废墟,更是一座历史的丰碑,铭刻着人类前行的脚步。

西边冲的冶炼铜矿遗址,它通向神冲,也通向了历史的深处。它让我们明白,人类的文明是在不断的探索与努力中发展起来的。每一段历史,都是我们前行的基石;每一处遗址,都是我们回望过去的窗口。

当夕阳西下,余晖洒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我仿佛看到了那些远去的身影在光芒中若隐若现。他们微笑着,向我们挥手,似乎在告诉我们,要珍惜当下,继续前行,书写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辉煌篇章。

我缓缓离开这片遗址,但心中的那份震撼与感动却永远留了下来。

在这片宁静与荒芜之中,我读懂了历史的沧桑,也看到了未来的希望。西边冲的冶炼遗址,它不仅仅是一片土地,更是一部活着的史书,等待着更多的人来翻阅,来聆听它那无声的诉说。西边冲,你是历史的瑰宝,是时光的馈赠,西边冲的冶炼遗址,它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深处,成为我心灵的一座灯塔,照亮我前行的道路。

这家伙太懒了,什么也没留下。

最新回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