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小颖(散文)

夏侯景逸 2月前 71

小颖是我曾经教过的学生,现在在广州某医院工作。

其实在做小颖老师之前,我和她就非常熟悉了。那一年,小颖五年级,我是隔壁班级的班主任、语文老师。小颖的语文老师是学校公认的业务骨干。真的可以说,她们班的语文成绩在右,其它班级就很少有机会出现在左边。小颖是班级的语文课代表,但遇到学习上的问题她总会悄悄问我。有一次,小颖终于道出了原因:“我们班那位大嫂太凶了!”话一说完,就笑着打了一个“嘘”的手势。

巧了,六年级分班,我正好成了小颖班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先入为主的原因,小颖在新的班级继续担任班长和语文课代表,成了我最为得力的小助手。

小颖这个语文课代表做得非常称职。每天按时催收发放作业本,上课听讲认真,发言积极,语文成绩在全年级一直名列前茅。她喜欢阅读,喜欢写作。每个星期一的上午她都会给我送来一篇周记,让我帮着修改。我记得她曾经写过这样一篇散文随笔,名字叫《门》。有几节好像是这样的——

最让人感到温暖的是家门。走进家门就像是船只泊进了宁静的港湾。不论风侵雨袭,雷电冰雹,我都能尽情享受着父母的嘘寒问暖。

最让人感到痛恨的是后门。后门见不得光,有了它便有了捷径,从此这个社会便少了公平,多了钻营和尔虞我诈。

最庄严的是国门。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应该时刻维护祖国的尊严。保卫边疆的解放军叔叔们,你们辛苦了。

……

时间走得太快太远,词句可能有些出入,但内容应该和小颖的原文相差无几。看完周记,我非常诧异,一个十一二岁、文文静静的女孩子,视野竟如此开阔,思考问题竟然这样的深刻,真是难得。

秋天的一个周日下午,我抽时间家访。来到小颖家门口的小路上,三四个孩子正在做游戏,突然一个孩子大声说:“丁老师好!”仔细一看,原来是我们班级的一个学生,该同学脸红红的,相隔几米都能感受到他浑身散发出来的一股股热气。

“作业都做好了?”作为一个老师,我习惯性地问。

“做好了!老师再见!”话刚说完就和其他孩子像小鸟一样飞走了。

我走进小颖家。了解到,小颖的爸爸从厂里下岗后在路边摆了个摊点,母亲靠缝缝补补挣些钱贴补家用,应该说,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的。堂屋里缝纫机“咯哒咯哒”地响着,小颖的妈妈眼睛紧盯着跳动的针脚,双手不停地抽动着台面上的衣服。

“你好!”

“啊?丁老师!”小颖的妈妈抬起头,显得非常惊讶。

“小颖呢?”

“在屋里看书呢?我来叫她!”

“不用不用,我就来看看。”

旁边的小房间里,小颖坐在写字台前,正目不转睛地看着书。缝纫机的声响,我和她妈妈的对话她竟浑然不觉,整个身心完全沉浸在了美文的世界里。

多么好学的孩子啊!我微笑着告别了小颖的妈妈。

小颖是好班长,但难免也有犯错的时候。六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后的一天,有一个女孩子课后突然走进办公室,低声对我说:“丁老师,我告诉您一件事情,你能不能不告诉别人是我说的啊?”

我愣了一下,看着她那天真的、带着微笑的小脸,我也笑着说:“什么事这么神秘啊?行,你说!”

“丁老师,小颖仗着自己是班长,而且个子高,力气大,这几天总欺负其他人!”小姑娘说得很认真。

“嗯?”我有些不相信。

“真的,我打包票!”小姑娘一脸的严肃。

“老师相信你,也谢谢你!放心,我会处理的!”

“丁老师,不能说是我说的啊!”小姑娘再一次叮嘱我。

“行!”打发走了小姑娘,我放下手里的工作,陷入了沉思:这个女生一向诚实,应该没说谎话。难道小颖真的会欺负人吗?如果真的欺负他人了,我又应该怎么样处理呢?

那一刻,一件往事又一次回放在我的眼前。也就是去年,一节自习课上,我让班长管理班级,自己到办公室忙着准备一份《周末练习》。十几分钟后,我回到班级,班级很乱。我大发雷霆。

“班长,怎么回事?”

“他们不听我的管理,一个个不做作业,总是交头接耳地讲话!”

“没有,丁老师,你刚走,他就在班级后面跳起了舞蹈!”一个男生大声说。

对!是的!是的!其他同学叽叽喳喳地应和着。班级里瞬间乱成了一锅粥。

班长还想辩解。

“滚,上位置!”我用力推了班长一把,暴怒的声音一下子平息了班级所有的躁动。

班长打了个趔趄,灰溜溜地坐到了座位上,后来好多天都像被霜打过一样,成天蔫蔫的,没有一点精气神。

我难道还能用这样简单粗暴的方法来批评小颖吗?

班长也是孩子,偶尔犯错也很正常。吃一堑,长一智。我不能这样批评小颖!

第二天下午第三节课,好像是劳动课,我把小颖单独叫到了办公室。小颖有些莫名其妙。

“小颖,这几天班级纪律怎么样啊?”

“还算好吧。”

“小颖,你是班长,应该多留神,如果班级出现了以大欺小,或者其他不遵守纪律的事情你要带头制止,实在不行了,应该及时告诉我或者其他老师,好吗?”我微笑着说。

“好的,丁老师!”小颖略微楞了一下,随即笑着说。

“好,进班去吧!”谈话时间很短,只有一两分钟。

后来那个‘打小报告\'的女生再没来找过我,班级又和往常一样,就像一汪风平浪静的水面,但我知道,所有同学的学习和生活都是非常紧张的,因为学习成绩的好与差将直接影响着他们进入怎样一所初级中学。

小颖因为成绩优秀,学期还没结束,就如愿被一所重点中学的重点班级提前录取了。

毕业的时间终于到了。那一天,和所有的孩子告别后,我让小颖组织几个同学打扫卫生,摆放好班级里的桌凳。

二十分钟后,小颖走进办公室。“丁老师,请您到教室看一看好吗?”

跟着小颖我来到了教室。没想到其他同学都已经走了,班级里只有我和小颖。我走到讲台上扫视了一眼:班级里桌凳摆放整齐,地面非常干净。

“很好,你们辛苦了!”我对小颖说。

“谢谢丁老师!”

我还没接话,小颖突然说,“丁老师,说真话,您是聪明的!”

“啊?”我成了丈二的和尚。

“丁老师,上一次您找我谈心,其实那时候您已经知道我在班级欺负其他女生了,只是顾着我班长的面子,没有批评我而已。谢谢您啊,丁老师!”

我这才明白过来:“小颖,你说对了。你学习成绩优秀,又是班长,我当然得因人而异了。总不能用木棍打手,逼着你认错吧!”我笑着说。

“嗯,嗯,丁老师说得对。丁老师,我很冒昧地和您说件事,能不能称呼您叫干爸啊?”小颖表情很严肃,满目期待的光芒。

“好啊!”我很惊讶,但还是愉快地答应了。

“好,谢谢丁老师!那我走了啊!干爸再见!”小颖开心地笑了,笑得真像一朵盛开的太阳花。

时间如白驹过隙,一眨眼,我和小颖已经有十年没有见面了。

有几次,在和小颖父母的闲谈中得知,小颖大学毕业后在南京一家三甲医院工作,两年前,她为了更好地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已经辞职去了广州。

工作三十多年,一拨拨的学生从身边飞走,但我时常会想起他们。每次想到孩子们身上发生的点点滴滴,我都会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其中的乐趣。

这家伙太懒了,什么也没留下。

最新回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