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见证我成长(散文)

夏侯景逸 7天前 19

凌晨,万籁俱寂,城市还在熟睡中,我端坐桌前,打开电脑,进入秀才文学网站,以笔为犁,以屏为地,开启了一日之计在于晨的文字耕耘。

这是一天中最为惬意的时刻,静谧的氛围能让一颗躁动的心沉淀下来,而思绪又展开翅膀在文学的原野上翱翔。转眼间已经6个年头了,每日凌晨起床精心耕耘,播撒一粒粒金色的文字,俨然成为退休生活的常态。

我是在一种彷徨的状态下,跌跌撞撞走进秀才文学网站的,这是一次偶然的邂逅,却开启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是前世之缘还是今生之约?

几年前我从岗位上退休下来,感觉极不适应,因为已经习惯了忙忙碌碌的生活。一俟闲下来,浑身不自在,总感觉心里空落落的,无所追求。唱歌、跳舞,缺少文艺细胞;玩扑克、打麻将,纯属浪费时间。倒是喜欢旅游和摄影,但还是觉得够不尽兴,没有那种发自内心的愉悦感和满足感。

百无聊赖,经常上网打游戏,与电脑较劲。一日,无意中走进了一个文学网站,拜读了几篇文章,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再看网名:秀才文学。好大气文雅的名字!

一发不可收拾,接连几天我都进入秀才文学网站,看小说,阅散文,吟诗词,汲取文学的养分。久而久之,一粒埋藏于内心深处的种子苏醒了,发芽了,文学创作的冲动跃跃欲试,这不正是我梦寐以求的退休生活吗?

我始终挚爱文学,学生时代其它课程一般般,唯独语文一花独秀,是班里的语文科代表。从中学开始自编自演曲艺节目,插队期间是大队文书,上大学又担任校广播站编辑。即便后来走上社会参加工作,也一直与文字打交道。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虽然也曾有过创作的冲动,但始终未付诸行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忙于工作,静不下心来。如今就不一样了,退休开启了人生的新起点,最奢侈的就是时间,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

搜寻“度娘”得知,有多家文学网站可供挑选,唯独对江山一见钟情。客观地说,江山有两大亮点牵住了我:

一是每篇文章都有编者按。它就像铺设于网站与作者之间的桥梁,沟通了编辑人员与作者的心灵,能够适时网上互动。这使我想起了学生时期写作文,最期盼的是老师的评语,简短的话语能够激起波澜。

二是人性化的评判“标记”。它宛如一个精准的衡器,能够秤出每篇文章的分量,并刻上相应的标记。蓝豆、红豆和金冠,分别代表一般、精品和绝品,冰冷的符号赋予了生动的色彩,彰显江山温情。

上述两点绝对是江山特色,直观地反映了文章的含金量,真可谓独具匠心。多年来,它就像太阳和水分一般,精心呵护着文学园地的每一株稚嫩的幼苗,也培育了一棵又一棵参天大树。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相信每一个人的文学之路都不是平坦的,没有一蹴而就、急功近利的捷径可走,必须付出一番艰辛。虽然网络文学没有纸质文学那样的“概不退稿”或“石沉大海”,但也有好与差、优与劣之分,谁也不愿意自己名下的作品永远打着“蓝豆”的标记,自尊心是激励人永远攀山越岭的原动力。

刚开始发表文章,满屏几乎都是清一色的“蓝豆”,这是成长中必须付出的代价,非常正常。有一篇游记终生难忘,是记述我去尼泊尔旅游时骑大象穿越原始森林的经历。编辑人员措辞十分严厉:游记像流水账一样的记述,出现了太多的别字和用词不当,在此提醒作者在以后的写作中一定要秉持耐心、用心、诚心。

当时,我非常震惊,仿佛被人抽了一耳光,无地自容。翌日,该栏目的社长亲自给我打电话,反复向我解释并道歉,希望我予以谅解。说实话,我虽然心里很难受,但没有丝毫责怪编辑人员的意思,倒是不能原谅自己。因为经过冷静思考,我找出了自身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心太浮躁,我喜欢热闹,应酬多,静不下心来。其次我过去多年从事文案工作,习惯性地将散文当作公文写;尤其是写完后对文章不进行检查修改,太随意了。

知耻而后勇,教训是深刻的,它就像一记重锤敲醒了我,既是我思想产生变化的一个转折点,又是我文学创作的一个新起点。我明白了,搞文学创作就意味着要避开浮躁,保持定力,静下心来,耐得住孤独和寂寞。曾经听一位作家说过:“文学创作的路上,有青灯长夜的寂寞,有楚人怀玉的孤独。作者只有淡泊名利,耐住寂寞,抵住诱惑,辛勤耕耘,才能创作出优秀的文学作品。”

于是,我尽可能地推掉了许多应酬,果断地离开了棋牌室、酒桌场,全身心投入文学创作。每天凌晨起床,第一时间就是钻进秀才文学网站,拜读大量的优秀作品,恶补自己的不足。同时模仿高手的写作方法,认真仔细地撰写文章,力求做到精益求精。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懈努力,我的作品有了显著提高,基本达到了每10篇文章至少有6篇打“红豆”。当“红豆”逐渐代替了“蓝豆”,一种久违的成就感、满足感油然而生,人的精神状态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感觉生活充满阳光。

是的,当我们用文学创作的眼光去看待生活时,感觉身边所有的事物都发生了变化,就会全神贯注地去观察、去书写。比如过去旅游仅仅局限于“走马观花”,满足于“到此一游”,没有什么目的。如今就不一样了,首先要做攻略,然后到现场仔细观察,事后还要认真写日记,这些都是为撰写游记做好前期准备。因而,旅游也变得有理智了,富有文化底蕴。

熟能生巧,随着作品数量的不断增多,作品质量的不断提高,我为自己的创作立下了“一个原则”、“三个不写”。“一个原则”,即必须有自己的观点;“三个不写”,即不亲临现场不写,资料准备不足不写,掌握的信息量不充分不写。于是,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创作的作品出现了清一色的“红豆”。甚至,还有个别作品戴上了“金冠”,成为绝品。

其间,社长给我打电话,邀请我做栏目编辑,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因为我想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也是从一名小学生开始的,是江山的老师培育了我,如今我也要承担老师的责任,为江山培育新人。

我从2019年到秀才文学网站注册,至2025年担任栏目副社长并兼散文主编,转眼6年。从青涩稚嫩到逐渐成熟,从读者到作者再到编辑,我有过“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茫然;也有过“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艰辛,更有过“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欣喜!创作文学作品的数据见证了我的成长:短篇271篇,其中社团推荐110篇,精品推荐160篇,绝品推荐1篇,长篇2部。

见我如此勤奋,每天忙得精神抖擞,不少朋友好奇地问我:发表一篇文章有多少钱?做文学编辑有什么实惠?我无言以对,只能以微笑予以回应。

我并不是崇尚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也不是效仿李白“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的洒脱,作为一名普通的退休之人早已将名利视为过眼云烟,热衷的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自从走进江山,在文学园地辛勤耕耘,感觉精神特别舒展,生活特别充实,时间走得特别快!

诚然,做一位踏实的耕者,在文学园地里深耕细作是我退年生活的“桃花源”;而创作更多的优秀的文学作品又是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追求目标。唯有如此,原本平淡无奇的退休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了,原本空虚的心灵变得充实了,于是能够在江山这座用文字垒砌的殿堂,始终保持“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心态。

感谢江山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实现文学梦想的平台!感谢江山使我们的人生变得更加完美!

这家伙太懒了,什么也没留下。

最新回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