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味道,年的记忆(散文)

幸运星 2月前 80

春节,是一年里最盛大、最温暖的节日。过年吃鱼,讨个“年年有余”的好彩头。每到过年,家家户户的餐桌上,必定少不了那道香气四溢、做法各异的鱼。

小时候,一到腊月,家里的气氛就变得忙碌又喜庆。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平日里根本舍不得吃鱼,鱼是一种奢侈的食材,只有过年时才能一饱口福。腊月二十九的清晨,天还没完全亮,厨房里就传来了爸妈忙碌的声音。“今天咱可得把这鱼炸得香香的,孩子一年到头就盼着这一口呢。”妈妈一边说着,一边从菜篮里拿出许多条活蹦乱跳的小鲫鱼。“那肯定的,我这就把锅架好,油烧上,保证炸得外酥里嫩!”爸爸应和着,麻利地将那口黑黝黝的大铁锅稳稳地架在炉子上,往锅里倒入足量的油,准备起锅。

妈妈坐在小板凳上,拿起小刷子,仔仔细细地刮着鱼鳞,嘴里还念叨着:“这鱼可得处理干净咯,这样吃起来才放心。”我在一旁眼巴巴地看着,忍不住问道:“妈,什么时候能炸好呀?我都快馋死啦!”妈妈笑着摸了摸我的头,说:“别急,等腌制好了,裹上面糊,马上就能下锅炸。你呀,再耐心等等。”妈妈处理好鱼鳃和内脏后,用清水一遍又一遍地冲洗,直到每一条鱼都干干净净,没有一丝杂质。接着,她又把处理好的小鲫鱼,放入一个大盆里,撒上适量的盐、切成细丝的葱和姜,再倒入一些料酒和五香粉,用手轻轻搅拌均匀,让每一条鱼都能充分吸收调料的香味,静静地腌制一段时间。

等待腌制的过程中,我一直守在妈妈身边,时不时地凑过去闻一闻那诱人的香味。妈妈开始准备炸鱼的面糊,在盆里倒入适量的面粉和淀粉,再打个鸡蛋进去,加点水,用筷子快速搅拌。“妈,为什么要加鸡蛋呀?”我好奇地问道。“加了鸡蛋,炸出来的鱼会更酥脆,更香呢!”妈妈耐心地解释着。等小鱼腌制好了,妈妈把它们一条条地放进面糊里,让每一条小鱼都裹上一层厚厚的“面衣”,就像穿上了一件金色的铠甲,准备迎接热油的洗礼。

“油热好啦!可以下锅咯!”爸爸喊道。他用筷子夹起裹好面糊的小鱼,一条一条地轻轻放入锅中。瞬间,锅里发出“滋啦滋啦”的声响,油花四溅,小鱼在油锅里欢快地翻滚着,不一会儿就变成了诱人的金黄色。爸爸手持漏勺,不时地翻动着小鱼,确保每一面都炸得均匀酥脆。“哇,好香啊!”我忍不住叫出声来,口水都快流出来了。“馋猫,别急,刚出锅太烫了,小心烫着嘴。”妈妈笑着提醒我。

刚出锅的小酥鱼,色泽金黄,香气扑鼻,外酥里嫩,咬上一口,“嘎吱”作响,焦香和鱼香完美融合,直往鼻子里钻。我趁妈妈不注意,偷偷捏起一条,烫得直吹气,却又舍不得放下,那滋味,至今都让我难以忘怀。

过年那几天,面炕小酥鱼又成了餐桌上的常客。每天中午,妈妈都会走进厨房,系上围裙,为全家人准备这道美味。“今天再给你们做个面炕小酥鱼,保准好吃!”妈妈一边说着,一边在锅里倒上少许油,待油热后,放入切好的葱、姜、蒜爆香。瞬间,厨房里弥漫着浓郁的葱油香味。“这味儿,太香了!”爸爸走进厨房,深吸一口气,赞叹道。妈妈加入一大碗开水,再把炸好的小酥鱼轻轻地放入锅中,盖上盖子,小火慢炖。不一会儿,锅里就“咕嘟咕嘟”地冒起了泡泡,小酥鱼在汤里尽情地吸收着葱蒜的香味。最后,妈妈撒上一把翠绿的香菜和葱花,这道面炕小酥鱼就大功告成了。

吃饭时,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爸爸倒上一杯小酒,夹起一条面炕小酥鱼,放进嘴里,满足地说道:“还是这面炕小酥鱼最对我的胃口,小时候过年才能吃上一回,现在日子好了,天天都能吃得这么香。”妈妈也感慨地说:“是啊,以前日子苦,吃鱼都是奢望,现在想吃啥就有啥。”我吃着美味的面炕小酥鱼,笑着说:“以后我们每年过年都要吃炸小酥鱼和面炕小酥鱼!”一家人都开心地笑了起来,欢声笑语回荡在屋子里。

后来,结识了来自不同地方的朋友,才知道原来鱼的吃饭千变万化。有的地方喜欢清蒸鱼,有的地方喜欢做鱼汤,还有的地方喜欢腌制鱼。虽然这些不同做法的鱼都各具特色,但在我心中,始终没有哪一种能比得上妈妈做的炸小酥鱼和面炕小酥鱼。

如今,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过年吃鱼不再是一件稀罕事。但每年过年,我还是会早早地回到家,和爸妈一起准备炸小酥鱼和面炕小酥鱼。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一边炸鱼、烩鱼,一边回忆着过去的点点滴滴,欢声笑语依旧。这炸小酥鱼和面炕小酥鱼,不仅仅是一道美食,它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这家伙太懒了,什么也没留下。

最新回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