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辛苦赶路人(散文)

幸运星 2月前 147

(一)被各种角色设定的人

角色设定对人的限制力异常顽强,比如身在岗位,你经常违拗自己的心理不适甚至身体不适去维护自己爱岗敬业的形象;比如做为下属,你在领导面前不自觉就会唯命是从;比如做为上有老下有小的家中顶梁柱,你有再多的辛苦脸上总是云淡风轻的坚强。

比如要是梦中回到童年,你立即觉得自已仍是父母面前那无助的孩子,竟然还是那么需要父母的安慰与呵护,这时候忽然就想借着这梦境的掩护,把半生的磕绊与憋屈,都化作父母膝前无遮无掩的一场倾诉。

可惜这心中的隐痛却猛然把你从梦中惊醒。一缕晨曦照进屋内,你顾不得揉去眼中的惺忪与心中的恍惚,已不由得开始筹划起今天要扮好的各种角色。

(二)记心越来越差的人

小时候的啥事都记得,想起来便如在眼前,连做过的梦也记忆犹新。年龄大了很多事转头就忘,丢三忘四、丢东忘西,不是手机一放就没影儿,就是出门时到处找不到钥匙,连晚上做的乱七八糟的梦醒来也全部删除般啥也想不起。唉,年事渐高杂事日多,乱纷纷的事情像一个小孩儿在记心上乱画,画花了我们大脑的画板。

真的是忘心随着年龄长?

其实,忘心大未必就和年龄大有必然联系。在父母追着撵着的反复叮嘱中,小孩儿照样不是起床忘记叠被子,就是到了学校才发现忘带笔、忘带本,他们只想在磨磨蹭蹭中偷偷懒或偷偷玩一些有兴趣的事情,反而马马虎虎、顾头不顾屁股的把最重要的事情一次次忘在脑后。而鬓边开始染霜的人在各种杂务中,在精力每况愈下又经常心烦意乱中,却是不得不有意无意的忘记掉不重要、非必要、有兴趣却不实用的事情,好能集中精力去操心最紧要的,特别是关乎一家人吃穿用度、上学看病的实在事。

(三)誓言“永不放弃”的人

那些誓言“永不放弃”,或把微信心情设为“永不放弃”的人,其实内心已经有些坚持不住,正努力地自己给自己打气。

做一个小生意,或勉力维持一个其他的圆梦行动,对许多普通人,就像在浪涛中搏击,经常一边奋勇前行一边担心着前面这道坎儿还能不能过得去。过得去,前面就能打开一片新天地,许多人,就是因为挣扎到无力依然过不去那些无形却山大的坎儿,曾以为会“永不放弃”的最终黯然地放弃,曾经的豪情壮志就那样无声无息地沉没在生活的汪洋里。

大街上,车来车往,人流匆匆,各奔西东,似乎纷乱熙攘,其实,大家都拥挤在一个队伍中,我们都是被追求美好、平和生活的鞭子驱赶着的,生怕一懈怠就掉队的辛苦赶路人。

毕竟,还有更多人用执着的坚持,战胜了生活的风雨。致敬所有心中有信念因而一直执着向前的人!

(四)单位里被称为老师的人

单位里被称为老师的人,很多是把工作当成禾苗、把其他当成杂草而只顾埋头耕耘的人,是精通业务在专业领域游刃有余的人,是年龄一大把总难跨越升职门槛的人,也是把某项文艺爱好当做志趣聊以精神寄托的人,因此别人才会这么礼貌地给予他们这貌似尊重的称呼。

单位里被称为“老师”的人,更容易感悟到怎样把业务做得更好的办法,也渐渐感悟到健康与工作兼顾的重要;更容易感悟到世事的辛苦与不易,也正在感悟到越来越多把人生看开看透的道理。

老宋就是一个被单位里年轻人尊称为“宋老师”的人,这几年一直在借调单位帮忙,是只想着能在报纸上多发几条新闻稿的人,也是赢得了上三级媒体很多编辑记者由衷赞誉的人,连驻站记者见面了也都以“宋老师”相称。但老宋终因身份问题不得不按照规定回到本单位。他在微信上告诉我本单位很照顾他自己的意见,把他和两个老同志安排在一个办公室,工作比在借调单位轻松很多,三个半大老头儿很满意,时不时相互请客喝点快乐的小酒。我羡慕地给他回话:融融冶冶老来乐,静静好好夕阳红。呵呵,单位里被称为“老师”的人,到了一定阶段一定年龄,唯一的努力就是努力地把自己调整到无欲无求的状态,只图忙忙碌碌又庸庸碌碌的几十年有个身轻心静的余韵。

人这一辈子啊,小时候学的是有理数,长大后看到很多事都像无理数,中年之后很多人就慢慢把自己变成了自然数。

这家伙太懒了,什么也没留下。

最新回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