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厨来了个大学生 (散文)

柳云岫 2月前 92

六月初的一天早晨,小王小李是一同来的店里上班。小王十九岁一米七六高,体形偏瘦。来的第二天,老板安排他给罗师傅学做墩子工,五十岁的罗师傅也肯教他。罗师傅说这小伙子勤快爱干净,并且他做事还可以。小李和小王是同学,但他只能做服务员。他也是一米七几高稍微有点胖,做事走路说话的语速都跟不上节奏,他明显不能与小王比。罗师傅是省城郊区附近县市人,在餐饮后厨这个行业干了十多年了,工作经验和刀工技术都是非常优秀的。比如切鱿鱼花,下刀的力度,花纹的粗细,厚浅,线条都恰到好处。还有切片猪腰花,腰片厚薄,善花子时的粗细大小也需要非常均匀。另外切鸭胗花时,去掉底板,切花子的密度和下刀的深浅,还有猪肉肉丝肉片,牛肉肉丝肉片,毛肚,猪肚,猪心,猪肝等等,还有冷藏柜里的肉类,海鲜类摆放归类装肉类品种的塑料盒子,不锈钢盒子的清洁清理也是非常有讲究的。

罗师傅一米七高稍胖,做事有条理速度快,爱干净,平时的工作服工作围裙,工作台,墩板,墩板布,切菜刀,包括工作区域都整理得干干净净的。他对小王说要想把墩子这个工作干好,首先要学会磨刀,切菜刀,片刀,分平面陡面。磨刀先用二粗油石,然后才用细清石磨,凡事都有个顺序,这样按顺序磨出来的刀才好用才能用的顺手。罗师傅平时抽烟,是二十元一盒的“黄天子”两天一盒,烟瘾不算太大。小王每天抽十六元一盒的腾龙“云烟”因为他每次抽烟都会先给厨房的其他三个师傅发烟。这也是最基本的社交礼貌,他是每次都会去厨房后面专门有个抽烟和休息的地方抽烟,而且也会给几个爱抽烟的厨房小伙子们,因此他每天差不多抽一盒香烟。小王有一回请我和罗师傅去莲桂东街靠二环路右边一家开了十几年的,“万州烤鱼”店吃烤,说是那里的烧烤鱼和烧烤兔特别好吃,入职快一年了还没有和我喝过一回酒。

晚上九点四十分,我和小王来到约定的烧烤店,因为这个地方距离我们上班的店铺大约就公交车的一站路远。到烧烤店的时候,店里已经有五六桌客人了,这家店开张有些年头了,可能是因为年青的老板娘经营有方,菜品多样化且有特色,加上做事利落待客热情的原故吧!我们两个人在一张与学生课桌相同的木条桌上,对坐在夜风吹拂不是太大的水泥坝子上,点了两瓶雪花勇闯啤酒,一条68块钱的干锅烤鱼。借着灯光与来来往往不停的汽车鸣笛声,远处近临街边楼房还有稀疏窗口亮灯。我们说着各自从前与现在生活中有趣无趣,欢喜和忧虑的事情。两个小时过去之后我和小王各自桌边又多了几个空酒瓶。脸色红光的小王还对我说:“听店经理说罗师傅是一个有故事有秘密的人,一向脾气古怪而且以前从来就不收徒弟,为啥这回就这么爽快地收下我这个从来没有摸过菜刀的徒弟呢?”我说可能是经理把你来店里上班的原因给他讲了,他出于对年轻人的同情与惜才,才有收你为徒的这种想法。但也可能只是暂时默许,并没有肯定答应你什么。所以你别高兴的太早,也许以后的工作中会遇到意想不到的难题,这就看你是否能够有本事应对得下来了。

小王当时也没有太表白或者是张扬自己某方面个人的强项什么的,但能看得出这个年青人比一般约的小伙子要稳重得多。但那天晚上,罗师傅并没有去我们喝酒的那家烧烤店,而是回寝室休息了。第二天,听员工寝室里的几个小伙子说,罗师傅可能是有些后悔默许带小王了!我知道后也很纳闷,这么大一个人怎么会说话不算话呢?要知道罗师傅从来都是非常气守信用的一个人啊!后来听说他在寝室里用笔记本电脑上网,还说是在网上学习摄影技能看录播课,他相信“诗和远方”还有一辆两米长的150大踏板摩托车。人到中年,有各自的爱好也没有什么不对。罗师傅喜欢摄影,喜欢骑摩托车旅行,这个给人感觉也相当有品位很不错的。但没过几天,厨房里就出事了。说是小王用了罗师傅的菜刀切菜把手切伤了鲜血直流,几个后厨的小伙伴带他去附近的诊所包扎了伤口医生说不太严重左手食指切掉了一小块皮,不沾生水不喝酒,几天就会好的,但他用过的菜刀没事归位,事先也没有与罗师傅打声招呼。

罗师傅听大堂经理在电话里说了此事之后非常生气,但五点半上班厨房点名时罗师傅并没有与平时有什么不同,完全和平时一样按照程序安排接下来的每一个班组的日常工作。班会结束后,他让小王留下来。也没有明确指出小王有哪里做得不对,罗师傅只是要求小王工作必须要认真,并让小王写一份检讨书。可这份小王认真写了两遍的检讨书并没有被罗师傅拿到班会上去让小王读,但小王却像小孩犯错了一样愉偷偷地哭了。小王他也知道,平时罗师傅的菜刀每次磨好后用专门的毛巾把刀上的水抹干,再用毛巾包裹好放在一个专门的铁皮盒子里他也一直强调,不论做荤菜和素菜的墩子工,必须管理好各自的菜刀。各人用的刀各人磨各人自己收管好,不准任何人乱拿别人的菜刀。小王算这次算是违规了,所以挨骂也就在情理之中,但是不挨骂却更让人难受。罗师傅的刀是他自己买的一把两斤重22Ⅹ11公分那种真正的“十八子”片切刀这种刀钢硬,刀口稍微有点厚,不太好磨,但时间长点刀口被磨出刀锋之后这刀就非常好用了。再加上罗师傅爱刀惜刀如命,那是手艺人对刀的敬畏,他常说一句话:“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也是一个敬业之人对手艺和工具的真正理解。和厨房里做荤菜的四个人,做素菜的三个人。

做荤菜的罗师傅是厨师长,他在安排和管理厨房里的加上三个洗碗工,两个配料师,还有梁大姐和杨师两个人是员工餐师傅共计十四个人的全部工作运转和菜品的开发与加工制作。每天早晨9:30分是上班前的早会时间,罗师傅都会在前大厅后厨总四十多个全体员工队列前,总结头一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对当天工作的具体安排与要求作重要讲话。另外还对两个犯错而且不思悔改的小伙,还有两个小伙子在工作中吵架的作了每人罚款20元的处理并让那两人签了罚单。他两每天晚上下班后不回寝室休息而是去网吧上网打游戏,白天上班中总是出错,不是在出菜窗口出错菜,就是把应该收进冰柜里的毛肚和牛肉忘记了,第二天那些菜品就变质报废了。罗师傅和我也给他自己签了各一张50元的罚单,说的是自己疏忽于员工的管理。

平时罗师傅对工作的态度十分严谨,要求也高。对于小王这个刚刚从大专毕业的学生来讲,先学点技术,能上个班挣点伙食费积攒些学费替家里减少些经济压力,这是年青人自力自强的良好开端。将来再去考个本科学历也是相当不错的。人的一辈子读书最重要,读书就是学知识学本事,有个高学历才是最大的财富。罗师傅虽然没有明说收小王作徒弟但从做素菜开始,他都手把手地教他怎么拿刀,怎么运用刀。下刀,握刀的手下力的轻重,推刀拉刀的力度。怎么正确拿刀和手刀柄的姿势。学厨师,先从切菜配菜的墩子做起,还首先要学会怎样先把刀用油石和青石先磨平面,然后磨陡面(因为大多数人用的切菜刀都是边锋刀,但也有很少数的人习惯于用中锋刀,那种刀就左右边都是陡面。)把边锋刀靠自己身面的这面是平面,背面的就是陡面,把菜刀磨快省时也省力。

用刀时右手握刀把拿稳刀把,把菜刀端平拿正,下刀不能太用力,先从切土豆片,切莲藕片,切萝卜等开始。用刀时一定要由慢到快心情要平和千万不要太急燥,把土豆片萝卜片切得一样厚,土豆丝,萝卜丝切得大小粗细都比较均匀了,再炼切菜的速度。罗师傅还会安排小王去员工餐师傅那里帮忙切员工餐的菜,这样可以多一些练习刀功的机会,小王做事也非常勤快认真,他制作出来的菜品也越来越好了,那摆盘规整的青笋片,土豆片,莲藕片,山药,黄瓜条,青菜头,小白菜,豆腐片,火锅粉,木耳,平菇,香菇,等等,盘形和份量都比较适合要求。

小王在店里干了两个月之后,就被调去做荤菜了。罗师傅安排一个川东巴中来的小赵带他,先从切牛肉开始,罗师傅教他:“横切片,竖切丝。”这就切肉的基本要求。又经过两个的刀功训练和实际操作过程之后,小王走上了后厨切配组组长的位置。时间又过了几个月,快临近八月底。小王突然辞职了,走的时候他才对我和罗师傅说:“两位领导,我考上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传媒专业的本科了。感谢你们这几个月的关心支持与教导了,是你们为我提供的学习生存技能和上班挣钱的机会,在这里上班期间,我在罗师傅身上学会了努力拼搏与进取精神。”他还从干净的白色背包里取出一个红色特快专递大信封,拿出一张盖有师范大学印章的录取通知书。

我们顿时感觉应该为这个叫王成的帅气小伙子祝贺并为他高兴。我们决定请小王吃顿饭为他饯行,还是在八月一个天气闷热的夜晚,我和罗师傅小王三个人在万州烤鱼店里请他,我们每人要了两瓶啤酒,说了些鼓励与祝贺的话。也更深层地了解到了小王的家庭情况,他父亲十年前因病去世后,是他奶奶和母亲含辛茹苦省吃俭用供他上初中和职高。上初中时候的他成绩并不理想,也就是个中等生,他害怕自己考不上高中所以才选择了读职高,结果考试下来的分数还高书录取线30多分,后来职高毕业就读大专了。这次考本科也是一个意外,本来是不打算再去读书的,母亲和奶奶都说再穷再苦还是要去考一个本科,只有把本科读毕业了才有大学本科毕业生的资格走能进入社会去竞争更多的工作机会。

小王走那天,天气太热。大约十点多钟,他来店里和我们告别说:“厨师长和主管,我要去学校报道了,在这里我再次感谢你们这几个月在工作,生活与学习上的支持与照顾。”我和罗师傅并没有提前商量就异口同声地说:“不用太客气嘛,我们大家都是同事啊!”可就在小王拖着行李箱,背着背包准备上公交车时,小王回过头来对罗师傅说:“师傅,我还会回来的!”罗师傅朝他挥手点头:“好的,好的!”

这家伙太懒了,什么也没留下。

最新回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