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浩渺无垠的天地之间,我静静地伫立在三门峡黄河公路大桥之上。微风轻拂着面庞,思绪却宛如脱缰的野马,在历史与现实的长河中奔腾、飘荡,内心涌动着澎湃的激情,如同那汹涌不息的黄河之水,永不停歇。
抬头仰望高天之上,流云如梦如幻,似是天女舞动的轻纱,又似岁月长河中飘荡的诗笺。它们悠悠地飘荡着,变换着万千姿态,仿佛在诉说着千古以来的沧桑变迁。那洁白如雪的云朵,时而如骏马奔腾,气势磅礴;时而如羊群漫步,温顺安详。我凝视着它们,仿佛置身于时光的云端,俯瞰着世间的万象更迭。
俯视脚下,大河奔腾,那雄浑壮阔的景象令人心醉神迷。黄河之水,犹如一条蜿蜒的巨龙,以排山倒海之势呼啸而去。浑浊的河水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那是岁月沉淀的色彩,是历史流淌的痕迹。浪潮滚滚,声震九霄,仿佛在吟唱着古老的歌谣,诉说着这片土地上的悲欢离合。河面泛起层层涟漪,如同一幅巨大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展现出无尽的生机与活力。
极目远眺,群山起伏,连绵的山峦如同大地的脊梁,在云雾缭绕中若隐若现。它们静谧而庄严,承载着岁月的重压,见证着历史的沧桑。那一座座山峰,有的巍峨险峻,直插云霄;有的郁郁葱葱,宛如绿色的海洋。山峦之间,云雾穿梭,仿佛是大自然的画笔,勾勒出一幅如诗如画的山水画卷。我沉浸在这广袤的山水之间,感受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心中涌起对这片土地的深深敬畏与眷恋。
近观桥上,车水马龙,繁华的景象让人感受到时代的脉搏在跳动。一辆辆汽车如流水般穿梭而过,它们承载着人们的希望与梦想,驶向远方。车灯闪烁,如同夜空中璀璨的星辰,照亮了这座城市的前行之路。行人匆匆,脸上洋溢着生活的热情与活力。这座桥,不仅连接了黄河两岸的交通,更连接了人们的心灵,让彼此的距离不再遥远。
回首历史的长河,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的建成,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长江之上。毛泽东那声情并茂的“一桥飞架南北,大堑变通途”,如同一幅壮丽的画卷,生动地描绘出武汉长江大桥的雄伟气势,也深刻地揭示了它在南北交通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这句词,穿越时空的隧道,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而努力奋斗。而如今,当我伫立在三门峡黄河公路大桥之上,毛泽东的这句词,同样让我感同身受,仿佛穿越了时空,与历史对话。
三门峡黄河公路大桥,这座屹立于山西平陆县与河南三门峡市之间黄河之上的特大型桥梁,宛如一条钢铁巨龙,横卧在滔滔黄河之上。它全长1310.09米,是国道209线(呼和浩特——北海公路)上连接晋豫两省,跨越黄河天堑的重要纽带。这座大桥的诞生,凝聚了无数建设者的心血与汗水,是时代发展的见证,是历史进步的象征。
追溯大桥的建设历程,那是一段充满艰辛与挑战的征程。1986年3月,在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经济协作区的第一次会议上,大桥建设项目正式申请提出。这一伟大的构想,如同一颗希望的种子,播撒在人们的心田。经过几年的精心筹备,1991年11月1日,大桥正式开工。建设者们怀着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踏上了这片充满挑战的土地。他们不畏艰险,不惧困难,日夜奋战在建设一线。1993年9月8日,江泽民总书记亲笔为大桥题写了桥名,这不仅是对大桥建设者们的高度赞扬,更是对这座大桥所承载的历史使命的深刻诠释。1993年9月30日,全桥合拢,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标志着大桥建设取得了重大的阶段性胜利。12月30日,大桥剪彩通车,顿时,欢声笑语响彻云霄,人们欢呼雀跃,共同庆祝这一伟大的时刻。
三门峡黄河大桥作为国道209线上克服黄河障碍,沟通河南、山西两省交通的关键工程之一,其设计独具匠心,独具特色。大桥北起山西省平陆县蒿店村,南抵河南三门峡市湖滨区后川村,全长1300.64m。正桥桥面总宽18.5m,其中车行道宽15m,两侧人行道各宽1.5m。主桥上部结构为三向预应力混凝土连续钢构,刚截面为单箱单室箱梁,桥跨布置为105m+4×160m+105m,引桥为9×50m预应力混凝土T型简支梁。下部结构为薄壁双墙式墩身,群桩基础,钻孔桩径为1.8m。设计荷载:汽+超20,挂-120验算;人行荷载:3.5KN/m3。如此复杂而精妙的设计,无不体现出建设者们的智慧与才华。
这座大桥设计有“高、大、长、深、新”五大特色。“高”,桥面离河床50米,这在晋豫两省特大桥梁中堪称最高。站在桥上,俯瞰那湍急的黄河之水,让人不禁感叹人类的智慧与勇气。站在如此高的桥面上,仿佛能够触摸到天空,感受到大自然的伟大与神秘。“大”,主桥跨度达160米,在世界同类桥梁中可进入前25位,在国内更是名列前茅。如此巨大的跨度,不仅展现了桥梁的雄伟气势,更体现了建设者们的卓越技术。“长”,桥梁连续构造长,主桥850米全部连续刚构,引桥450米桥面简易连续,全桥仅有三道伸缩缝,这使得行车过程极为舒适,仿佛在一条宽阔平坦的大道上行驶。“深”,水深、桩深、施工水位最深时可达26米,最大桩长入土深度77米,施工难度之大可想而知。然而,建设者们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卓越的技术,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创造了奇迹。“新”,主桥采用大跨径连续刚构,结构新颖独特,造型雄伟。这一创新的设计,不仅使大桥在外观上独具魅力,更在结构和功能上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大桥的建成,犹如一道璀璨的彩虹,横跨在黄河之上,结束了黄河两岸两千多年靠船摆渡的历史。从此,过往车辆不再需要舟楫摆渡,只需驾车行驶在这座坚固而美丽的大桥上,便能轻松跨越黄河天堑。车流量与日俱增,由建桥时的每昼夜700余台增至现在的4500余台,这一数字的变化,生动地体现了大桥在交通运输方面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它不仅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更为晋豫两省尤其是运城和三门峡市经济的腾飞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座大桥,就像一条经济发展的动脉,为这片土地注入了强大的活力,让这片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三门峡黄河公路大桥不仅是一座交通要道,更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桥下西北侧是休闲园,亭台楼榭,错落有致,散发着古朴典雅的气息。园内花草飘香,五彩斑斓的花朵竞相绽放,芬芳四溢。漫步其中,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让人心旷神怡,忘却尘世的烦恼。在这里,人们可以放松身心,享受大自然的美好,是一个颐神养性的理想所在。东北侧则是钻天白杨,高大挺拔的杨树如同一排排卫士,守护着这片土地。春天,它们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夏天,它们枝繁叶茂,为人们遮阳避暑;秋天,它们金黄灿烂,如同一片金色的海洋;冬天,它们银装素裹,宛如童话中的世界。常有三三两两的钓友在那里引鱼上钩,他们专注的神情,与这宁静的环境相得益彰,构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
沿着大桥前行,西南不远处便是陕州公园。原来这里叫三门峡风景区,古老的钏鼓楼遗址、羊角山遗址、石碑坊遗址千古流长,宛如一部部生动的史书,记载着这片土地的历史变迁。自古陕州就有“三山一鼓楼,水在城上走,宝塔镇中州,甘棠千古流,久阳金沙照日落,茅津夜渡架飞舟”之说,这些古老的文化传说,为这片土地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陕州公园又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新建成的东城门雄伟壮观,仿佛是一位忠诚的卫士,守护着这座城市的安宁。豫西最大的草坪广场平坦碧绿,宛如一片绿色的海洋,人们在广场上漫步、嬉戏,享受着悠闲的时光。二号码头艺术长廊光彩照人,一幅幅精美的艺术作品让人目不暇接,仿佛置身于艺术的殿堂。园林建筑停车场风格别具,与周围的环境相得益彰。商业南大街热闹有序,各种商铺琳琅满目,商品应有尽有。大鹏国际酒店富丽堂皇,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城市的中心,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宾客。
紧挨着大桥的便是三门峡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这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它是三门峡市委、市政府为创建最宜人居城市、加强对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和开发而实施的一项重点工程。公园核心景区包括白天鹅观赏区、陕州公园和沿黄生态林三大部分。2002年8月以来,三门峡市在原来陕州公园的基础上先后建成青龙坝、苍龙坝、双龙桥以及沿黄道路和绿化、景观等工程,形成了一个连接三门峡市东、西两区的自然生态区。天鹅湖景区的规划建设,使三门峡市拥有了一个常年5000亩、蓄水期3万亩水面和5万亩林地的城市生态园。每年10月至次年3月,园区吸引数万只白天鹅来这里栖息越冬,三门峡市因此被誉为“天鹅之城”。2007年2月,天鹅湖景区被国家建设部命名为河南省内唯一的一家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每年入冬时节到次年的初春,在风寒雪飘的季节里,成千上万只白天鹅便从遥远的西伯利亚飞到三门峡栖息越冬。它们在广阔明澈、碧波荡漾的湖面上悠然自得,或翱翔高空,身姿矫健,仿佛在展示着它们的自由与豪迈;或巡视大河,眼神灵动,仿佛在探寻着这片土地的奥秘;或浮游水面,姿态优雅,宛如在画中游动。它们构成了一幅天人合一、万物空灵的丹青画卷,让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2010年3月,三门峡市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中国大天鹅之乡”称号,这是对这片土地生态环境的高度认可,也是对三门峡人民的极大鼓舞。
然而,随着国家政策的转变,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挑战。1993年12月30日大桥通车以来,一些脑子活泛的晋商投身到经济大潮之中大显身手。你走在209国道上常常会看到山西的一些运煤车在路上肆虐,百十吨的体重一二十米长的身板欺凌着大桥。那沉重的车轮,如同一把把利刃,在大桥的身躯上刻下了一道道伤痕。近20年来,大桥已伤痕累累,它默默地承受着这一切,仿佛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在岁月的长河中默默忍受着痛苦的煎熬。我在桥上行走,仿佛能听到它的呻吟,那是它对人们的呼唤,是对关爱的渴望。
大桥啊大桥,你是一位忍辱负重的英雄!你默默地矗立在那里,只知奉献,不知索取,如同一头勤恳的黄牛,为人们的生活和经济发展默默耕耘。你用你那宽阔的脊梁,承载着无数的车辆和行人,跨越黄河,连接着晋豫两省。你见证了岁月的变迁,见证了时代的进步,却从不求任何回报。而人们啊人们,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是否忽略了对你的关爱与呵护?那些求财心切的人们,只知使用你,却不知维护你,他们就像一群贪婪的掠夺者,无情地伤害着你。他们在你的身上肆意践踏,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给你带来的痛苦。想想吧人们,我们应该给大桥一点爱,它需要我们的关心和呵护。
我那风雨飘摇的大桥呀,你就像一位饱经沧桑的母亲,默默地承受着一切。但我坚信,那些未泯良心的人们会善待你的。因为,在人类的内心深处,总有那么一片纯净的角落,留存着善良与关爱。只要我们唤醒这份良知,就会有更多的人站出来,关心你,呵护你。我相信,在大区管理处的严格管理下,在人们善心良知的照耀下,你就会有希望,你就会万古长青,焕发青春的活力。我盼望着这一天早日到来,盼望着你能再次焕发出往日的光彩,继续为人们的生活和经济发展服务。我仿佛看到了未来的你,依然雄伟壮观,依然承载着人们的希望与梦想,在黄河之上熠熠生辉。
有感于此,我不禁高歌:“才饮平陆水,又食三门鱼。万里黄河横渡,极目中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中流石壁,截断崤山云雨,高峡出平湖。大禹应无恙,当惊世界殊。”这古老的词句,在我的耳边回响,仿佛是对这座大桥的赞美,也是对这片土地上人们奋斗精神的歌颂。让我们共同努力,呵护这座大桥,让它永远屹立在黄河之上,见证我们的成长,见证这片土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