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里有幸来到了山西著名的古建筑名胜——晋祠。在这里,除了它的环境优雅,以及那些具有极高的艺术和考古价值的宫殿楼阁以外,最让我内心受到震动的是那些古树,他们千百年来傲岸挺拔,让人心生敬畏,站在他们的脚下仰视,他们有形的高大和无形的气场无时不让你心生卑微,让你不敢抬头,只能像个犯了错误的小学生,在等待那些千年智者的谆谆教诲。
这其中最让我内心受到重击的是两颗树。一棵是白杨,一棵是国槐。
一
那株白杨树直直的,有四五层楼那么高,他的树干周长需要两个人拉手才能环抱,这让他在众多屈曲盘旋,如龙蛇缠绕一般虬劲的古树中显得特立独行。
我站在这株白杨树脚下,久久凝视。那一瞬间,我仿佛回到了孩提时代,它则像一位健壮的父亲,让我感受到了亲切和依靠。
在晋祠里,他并不是最突出的那一个,但他无疑应该是所有树木中长得最高最直的一棵。没有风,它也不语,就那么直直地立着——我想到了盘古,挺立在天地之间,撑开混沌,辟出了一片孕育生灵万物的世界。——我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它健硕的躯干炫耀一般向世人展示生命的旺盛与伟大。
他就那么高高地、直直地挺立着,傲视着脚下如织的游人——一代又一代,一群又一群——他们来了又走了,走了又来了,如此书写着历史的变迁。而白杨的不语其实是对生命最深刻的理解:生命短暂,如白驹过隙;生命永恒,代代生生不息。
在长者如林的晋祠中,面对那些周柏唐槐们,这株白杨也许只能算一个青年,甚至是一个少年,但他的直立如笔,高耸入云让他在一众伛偻老者之中显得如此傲然和超脱。
其实每个生命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样子,活在这个世上就应该留下自己独特的印记,而不应该自甘平凡,甚至平庸,就要有在这个不堪的俗世之中留下“我来过”的印记。这才是生命之所以成为生命地真正意义。
也许有人要问,一个普普通通的人,这世间有好几十亿,都如同蝼蚁、草芥,能留下什么印迹?
的确。这世间亿万芸芸众生,能在浩渺的历史长河中留下光彩的可有几人?
可是,“生如蝼蚁,当有鸿鹄之志,命比纸薄,尚存不屈之心!”自身平凡不等于自甘平庸,没有理想的人生本身就是枯萎的,我们也许实现不了理想,但我们为理想而奋斗的生命本身是具有光彩的,它会一直熠熠生辉。
“生如芥子,心藏须弥。”要做到不妄自菲薄,正视自己的人生,这即是尊重自己的生命,每个人都应该有目的的塑造自己的生命才是活着的意义。
“生如夏花,灼灼其华!芳馥人间,不负韶华。”我们也许无法在芸芸众生中凸显自己,但我们一定要知道芸芸众生中有一个自己——让生命有意义是人类繁衍生息的不朽光芒。
无论伟大还是平凡。
想到这里,我低下头,揉揉发酸的脖子,又不由走上前,轻轻抱了抱它,把自己的脸颊轻轻贴在他略显粗糙的皮肤上——就像一个刚学走路的孩子,抱住了父母那粗壮的腿脚……那一刻,内心十分平静,有无比的松弛感……
我知道,在它们的面前,一切逐名追利都终将如过眼烟云,被埋没在历史的旧坟坑中,最终只能留下后世的不屑与唾弃。
这一株白杨树,用他的高大折射出了人的渺小与卑微,也让我认识到了生命存在的意义。
二
那一棵槐树,长在晋祠的关公祠里,看到地上的名牌,知道它已经活2600年了
我很惊讶于它如此漫长的生命,不禁仰视它,他的枝干虬劲古老却依旧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很难想像在2600年的岁月长河中,它都经历过什么,但你只要了解中国的历史,你就不难想像,它像一位无语的智者或得道的高僧,见证着人类社会的沧海桑田:或和平,或杀戮,或分,或合,或昌盛,或衰落……
而此刻站在它的身下的我俨然不谙世事的孩童。我突然感觉到了自己的渺小和无知,人生区区几十年,居然有时候会豪无惭色地到处宣扬自己对人生的所谓认识,到处去试图叫别人接受自己的所谓生命感悟。想想人穷尽一生不过百年,和这2600年的生命相比较,所闻,所见,也不过一瞬间,哪里敢自称大?
不过,这也是人的劣根性之一,无论在何时何地,总会有人总是自大,沾沾自喜于自己那一点点微不足道且被人耻笑的人生哲学——就像孙猴子,只会沾沾自喜于自己已经到了天边,却不知道正有一双眼在不语地看看他。
于是想一想,还是走好自己的路,经营好自己的生活打造好自己的生命,才是最重要的。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历经千年树起的才是不朽精神!
想到这里,不觉羞愧了,别说精神了,就只树人来说又可有值得一道的地方?自己是一个老师,本应该自始至终加强自己的底蕴,无时无刻不在提高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在有限的一生中不至使自己落后不然自己愧对为师之责任。我们的一辈子太有限了,太短暂了,为人师的路上哪里敢有一丝一毫懈怠甚至停滞的念头呢?想树人,先树己,思来想去,只能摇头。想起常家庄园里的那片杏林之中那个硕大的讲坛——它被称为杏坛,是孔老夫子讲学的地方。我们的万世师表,至今也近2600年了。
“二十七年一瞬间,心常愧疚涉杏坛。名不符实欺世名,气傲心高不认凡。”
此刻,我站在这株2600年高龄的老者面前,思绪万干,再也不敢生出丁点自命不凡。
我看到了自己的渺小,如尘埃,如蝼蚁,如草芥……
我也看到了自己的无知,很肤浅,很愚昧,很可笑……
离开的时候,我在回望中,似乎看到了许多长者在向我挥着手,有些许鼓励,有些许希冀,也有些许赞许……
“晋祠里最老的是一棵柏树,在圣母殿旁边,号称‘周柏’3200岁了!”
三千二百岁了!我不禁愕然。
在整个自然之中,最渺小的,确是人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