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硕士
作者:白发渔樵
1991年我曾经认识一位物理学硕士,虽然结识一年多就各奔东西,但是在头脑中留下的印象却异常深刻。
这位仁兄名字叫任喜明,中等个,国字脸,老成持重,虎头虎脑一副招人喜欢的模样,吉林市人,出生于1962年,吉林大学物理系本科毕业,北上哈尔滨工业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当时他在吉林锗厂工作。这位兄弟绝对是当时的凤毛麟角型人物,因为1979年高考的升学率不会超过6%,1985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又师出名门,可见他身上的光环有多大。
我和他的相识颇具故事性:在玉米淀粉企业人力资源部应聘时,我偶然看见了桌面上关于他的资料,记住了他的电话号码,心里想,这可是一个潜龙在天的精英!
之后,我离开国有企业得不到放行,自己就天真地想,我引荐一个牛人来企业总算于情于理够意思了吧?我去了锗厂还真凭着三寸不烂之舌把这哥们儿鼓动来了,我所在企业的厂长当时也亲切接见了他。我以为当时企业要开发冶金轧机等设备所消耗的电子插接件类电子产品将会需要懂半导体、集成电路啥的专业技术人才呢。结果,我是一厢情愿了,冶金机械电气产品制造企业不需要学半导体方面的人才储备(多少年后,看到华为雇用了很多物理学家、数学家真是惊讶杰出企业家的远见和卓尔不群)。
万般无奈,物理学硕士任喜明只好去了玉米淀粉企业的自备电厂,成了合资企业的中层干部。即使不从事专业,从他所写的管理材料能够看出物理专业训练出来的人思路清晰,字迹工整中所透露出来的严谨风格,我当时就想:与众不同的人,不但智商高,适应能力也超强,正所谓干啥像啥,聪明人好让人羡慕。
1993年秋天我已经在乡镇企业工作了,一次出差欲去外地,在吉林火车站附近邂逅了这位高材生,问起了他的情况,出乎意料他竟然开起了打印复印社,并以他特有的沉稳平静对我说:“不就是做买卖么!”言外之意,下海谋生没啥复杂和可怕,市场经济新时代,适者生存!再之后,多少年都没有了他的音讯。我只是曾经在网上检索到大概是广东中山市一家半导体类公司有一位任喜明总工程师,我内心为他好一阵欢喜和骄傲。
造化弄人,命运定乾坤。如果不是计划经济福利型的毕业分配,如果不是当年三线城市吉林市经济的缺少活力,如果不是理工男的自我推销能力短板,如果不是1993年网络的不发达(我所曾管理的部门最好的电脑是386),如果不是进入业界而是继续打拼在学界,如果不是人脉资源微薄等等的外因条件约束,这位仁兄恐怕老早就是教授博导,乃至半导体上下游大厂的首席科学家/工程师了。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用“四大力学”武装起来的头脑,在人类社会的汪洋大海之中,既能沉下去,也能浮上来,在哪个方位突围打拼,都是对家国社会的贡献。
未来,我渴望着再能获得任喜明仁兄的音讯。
这家伙太懒了,什么也没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