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丁香做编辑(散文)

韩熙羽 21天前 47

这几天,我刻意的限制自己少写文章,强迫自己把写好的哪些拙作润色,但总是安静不下来,或者就是找不到当时写的哪些氛围。尤其对诗歌的润色,那就是难上加难了。没有氛围,自然就找不到心情。心静自然凉,估计也是,那就继续晾着吧。

编辑这个词,对于我来说并不陌生,但也说不起熟悉二字。三十多年前,自己在学校里就当过小小的编辑,学生会主办的学生刊物《小草》,《蓝雨伞》(诗歌爱好者的民间组织)诗社,身兼两刊的编辑,还是有着一点生活实际的。经过我的手,修改过的文章,发表在《少年文史报》上的也不少。其中有一位,现在已是甘肃省作家协会的会员,成绩斐然。别人的成绩取决于别人的积极进取,取决于别人的从不间断的学习与努力,与我没有丝毫的关联。提及他们,也就是为了理顺一点自己的平常心。

何时,具体是哪一天,我也在社长闰土的培养下,进入了编辑序列,瞬间有点彷徨。必定,秀才文学,在国内也是一家影响力极具尖峰的网络文学,说是一张网络文学名片一点都不为过。大品牌,正能量。丁香在几十个社团之中处于上游的排名,我有这种心理压力是一种自然。就在我的徘徊中,社长给我发来微信:“你大胆的去编辑,有问题,由我处理。”这不是一句话,这是可以把后背留给战友的一种信任和坚毅,一种担当和大无畏。我没有理由绝句,更没有理由不去编辑文章。

编辑这个词是有着一定分量的词,举足轻重之间,会毁了社团的荣誉,亦可以使社团更上一层楼。我的理解是属于“一念成佛一念成魔”的要义,但编辑应该趋于佛。虽说我经历过,但那时只不过属于小孩子过家家,“我长大了给你做媳妇”的童谣,长大后,有多少成为了现实,很多的已经在长大的路上就陌生了。但江山不行,丁香更不行。江山亦人生,人生亦江山。我可以把在丁香的岁月当做一种游戏,那也是属于花样跳绳的游戏。游戏人生,不行。游戏江湖,那就另当别论了。如果我说江山是江湖,也是可以。黄庭坚的《寄黄几复》中说:“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桃李雁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但也提及了江湖二字,期间的情韵就不言而喻了。既然是江湖,就得讲一定的江湖道义,讲一定的江湖规矩。那一位位有着一定数量绝品文章的人,就是这个江湖的大佬。他们的文章,他们的文风就是道义,就是规矩。至真至善,人间正道,至臻至美。在江山,在丁香,编辑就需要在作者的文章中去发现、去理解、去总结这种精神。这是初心,这是使命,是江山的品牌,是丁香的招牌。

我给自己有了一点认识后,就在江山这个江湖里开始游荡,读着一篇篇精品文章,细细的端详其编按写的是什么。回过头在读文章,在品编按,慢慢的自己也就有了些许底气。于是在键盘上挥着自己六亲不认的手指进入后台,读文章,写编按,而后编发。

我编辑文章也是有点欺人太甚,先进入后台,点开作者的名字,看看他在江山的影响力。我说的影响力指的是发表作品的篇数与获精的篇数。那些作品如山获精如水的作者我不敢妄自菲薄,软处好取土,骨头要留给有牙口的人。就这样,断断续续的开始了。刚开始的编按,社长总是耐心的看完,需要修改的及时修改,久而久之,在社长的鼓励和支持下放开了手脚。

我编辑过的文章,社长都会留评。但从不间断的一句话就是:“金刚指老师的编按写的越来越好,进步很快。”后来这样的话不见了,换成了“金刚指老师的编按写的到位,抓住了文章的主旨,突出重点,有着一定的导读性。”

看着这样的留评,我的心里暖暖的,是一股股热流在温暖着我。慢慢的我就放开了手脚,只要有时间,发现后台有文章,就去编辑,再也不挑三拣四了,彻底改变了自己的陋习,彻底剔除掉狗眼看人低的坏毛病。借此机会,也向部分作者致歉。

或许,这就是江湖。既然是江湖,要融入江湖,就得选择必要的练兵场,没有经历过历练的士兵不会是好士兵,完不成历练任务的士兵不是优等兵,只有突破极限,打破练兵要求的士兵才有机会成为特等兵。尔后,我的视线也变得宽泛了,散文、杂文随笔、微型小说、小说、诗歌、散文诗、古韵我都去编辑,都去尝试着写,久了,就自然了,倒也显得有些花心。仔细想想,并非“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虽有些偏颇,但也实在。

我清楚的记得,在我编辑文章时,也遇到过进入,放弃,再进入,再放弃的过程。就拿新年伊始,社长排了值班编辑,那天刚好我值班,遇到了一篇四万多字的小说。是柳絮依依老师的《岁月如歌》。从早上七点多进入后台,一直到十一点多,才读完了整片小说。说实话,对于小说我了解的并不多,四万多字的小说应该属于中篇还是长篇,我分不清,但还是硬着头皮写了编按。没有长篇议论,没有对故事人物进行分析总结,也没有从小说的明线暗线进行具体的说明,仅仅从小说的意义上做了简单阐述,没有想到,不几天就获精了。获精,并不是我的功劳,那是柳絮依依老师自己文学创作功底的深厚及对社会观察的敏锐性使然,但我的编按至少没有影响一篇小说获精的路,也算作一种释然。

有时感觉,编辑工作也是一首《忐忑》之歌,但终究是一种责任,是一种担当,是一种进步,更是一种幸福。在编辑过程中,可以享受作者带给我们形形色色的精彩世界,形形色色的情感价值和不同的创作思路。好似一顿美味的大餐,经过文火慢炖而溢出味蕾的香味,久久飘散。就像鲁菜的清香、鲜嫩、味醇而著名,十分讲究清汤和奶汤的调制,清汤色清而鲜,奶汤色白而醇;又像川菜的麻、辣、鲜、香;亦像粤菜由广府菜(即广州府菜)、潮州菜(也称潮汕菜)、东江菜(也称客家菜)三种地方风味组成,三种风味各具特色……。坐在电脑前,就可以品尝我国的八大菜系。高山流水、民间习俗、名城古城、古文古韵像电影一样一部部的冲击视觉神经,使其获取更多的精神食粮,愉悦着每一个笑容。

尽管人生的追求各不相同,有人在生意场张弛有度,有人在演艺圈名噪一时,而文字的千军万马却在孕育着精神的卓越和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这个社会的主流。如果说对钱财的追求如坐在电脑旁浏览网络文字,那么对文字的追求就是书架上的书籍,虽然翻越的人比较少,但依然会在哪里熠熠生辉,那一份光一直在所有人的心底波动着,平衡着追求者的心理。舞动文字的人都是这个世界的精灵,在文化育人的道路上散发着自己的光晕。

我喜欢做编辑,尽管还有些毛糙,但我相信自己,会在未来不浮躁。

(原创首发)

这家伙太懒了,什么也没留下。

最新回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