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雨浴亲情
文/妍冰
那一年盛夏,我陪同小姨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
北京时间七月十六日下午3点半,飞机准时在哈尔滨太平机场降落。乘上机场大巴,安全抵达哈尔滨火车站,约见到妹妹的同学,拿到两张晚9点哈尔滨直达老家的卧铺票,剩下的时间只够带小姨逛哈尔滨有名的索非亚教堂的。
这时,天边出现了一块黑云,北方七月,雨是最寻常的,不知什么时候,说着话就来了。于是赶紧带小姨用晚餐。看看车站附近,小吃店的环境不敢恭维。于是多走几步来到一家酒店餐厅。看着也清静,就坐了下来,广东的小姨,不知何故,偏偏喜欢东北特色小吃。于是把食谱交给小姨,由她任意点吧,小姨也不客气,一串东北地方特色的小吃都被小姨点出来了:东北饺子、凉拌拉皮儿、凉拌土豆丝。
可惜,这些这家竟然都没有。
再点:馄饨,也没有。
这时候外面一阵风,接着下起了雨。看这里主食只有米饭,想走,又被风雨阻隔。
唉!这是什么样的酒店餐厅啊,只好告诉小姨等回到老家,叫姐姐和妹妹天天包地道的家乡饺子,现在只能对付了。最后,我一碗米饭,小姨一张葱油饼,一碗紫菜汤,一个酸菜粉,匆匆吃过饭。
好在天晴了。看看时间还早,马山就出去打的去索菲亚广场。在这里小姨很高兴,我们围着教堂四周欣赏拍照。
看着教堂后面的老哈一百,这个改革前全国闻名的国营百货,八十年凄惨解体,现在楼还在,却早已改名换姓,成了全国连锁商店---大商百货。
又是一阵感慨……
时间有点紧张,不能拐过去徜徉中央大街了。在路边截个的士我们打道回火车站去。
刚关上车门,一阵大雨噼噼啪啪砸向车窗。我和小姨对视着会心笑了。暗暗为我们没去中央大街庆幸!
晚上九点,顺利上了通往老家的卧铺,安顿小姨睡下,我坐在过道的窗口,望着外面黑黝黝的山峦,土地,思绪万千。离家越来越近了,只是,没有了父母,还是家吗?不禁一阵阵失落……
不知什么时候睡去的,睁开眼,就见天大亮了,我在中铺看下去,小姨正在冲着什么喝的,抬头看到了我,笑了,说:“起来吧,去洗洗,喝杯奶茶,快到了吧?”我伸了个懒腰,跳了下来,去洗手间洗洗,回来看看时间,已经十七日早晨五点了,家――越来越近。坐在窗口我看到了熟悉的山,很低的,那是东风煤矿附近的岭,哦,记得叫大个岭。庄稼在黑土地里长的郁郁葱葱,我告诉小姨,那片玉米,就是北方的青纱帐,如同南方的甘蔗林。小姨由衷的叹服北方黑土地的肥沃。这样一边和小姨聊着天,突然,眼前出现一栋楼房。
啊!是老家的火车站。
火车一声长鸣,徐徐停了下来。
站台上一个海蓝一个金黄的两个身影突然对着我们的窗口一指。嘴里喊着什么,我和小姨同时认出了,是大姐和小妹!我们兴奋起来,赶紧收拾行李,才发现,同车的旅客早已收拾行李,一个跟着一个下车了。而我们顾着聊天忘记了。现在一看满车厢就剩我和小姨。这时妹妹在下面等不及,要求上车,列车员听说里面还有人,也吃了一惊,把正要锁门的手放下,允许妹妹上来,大姐也跟着上来了,她们一人一个箱子,我突然一阵轻松,赶紧扶着小姨下车。
随着姐姐和妹妹,来到站外,回望火车站,竟然变得认不出来,在晨曦中看着红色圆顶的建筑,蛮有欧洲风格,我随手拍了一张做为纪念。
妹妹叫了朋友开车来接站,说为了这次接站,人家昨天就洗了车,为了干干净净接广东的客人。可是,我看到车窗车身的灰尘和灰点感到不解。就听妹妹说:“昨天还晴空万里,今早五点就下起了瓢泼大雨,这不,人家昨天洗好的车,就成这样了。”原来如此。
朋友笑了,他说:“贵人出门带风雨,我服了”。
我们听了一阵哈哈大笑。
妹妹对我说:“怎样,你什么时候赶紧给人家洗车吧。”逗得我们又是一阵大笑。
也真是应了妹妹朋友的话,我们刚上车坐好,外面又是一阵雨,风声雨声敲打着车窗,一阵紧似一阵。朋友说:“你看你看,不服能行吗!”
哈哈~~~小车在大家的笑声中,迎着风雨风驰电掣,向这座城市的新区驶去。
车里笑声朗朗,车外雨声阵阵。
这沐浴着小雨的亲情在我心里荡起幸福的涟漪……
这家伙太懒了,什么也没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