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票坐高铁
熟悉我的人,看到“买票坐高铁”这个标题,准会满脸诧异,脱口而出:“怎么回事?干了一辈子铁路,坐高铁居然还要买票?这谁能信啊!要是真这样,那可就太不懂变通了,连坐趟高铁都不知道灵活点,太不会来事了。”然而,事实就是如此,我实实在在地掏钱买了票,乘坐的是西安到宝鸡这仅仅一百多公里路程的高铁,票价51.5元。
不错,近四十年的悠悠岁月里,我把自己的青春年华与满腔热血毫无保留地倾注给了铁路事业。那些年,铁路沿线的每一寸土地都印刻着我的足迹,每一段铁轨都见证过我的坚守。按照铁路部门的相关规定,在职铁路职工根据工作性质及家庭所在地的不同,可以享受公免票和全年定期通勤票的待遇,规定区间为乘坐固定次数的高铁列车,若是副处级以上的领导干部,其待遇不但车次没有限制,区间也没有限制,就连车上的待遇也高一规格,一等座不说,也有茶水招待。而我作为行车主要工种的站段工会主席,这些待遇自不必说,加上我有国铁集团(原铁道部)工会系统任命的劳动安全监督员的身份,每次上车,本次列车的车长常常会亲自迎接。这既是铁路部门白纸黑字明文规定的流程,也是其严谨完善的服务管理体系中至关重要、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那些在职的日子里,每次踏上列车,就仿佛回到了自己熟悉的工作领域。我会和车长交流近期列车运行的情况,关注旅客们的乘车体验。列车平稳地行驶在铁轨上,窗外的风景如幻灯片般快速闪过,而我在这小小的车厢里,感受着铁路工作赋予我的这份特殊待遇,内心满是对这份工作的自豪与责任。
曾经,列车上的每一次畅行,每一次与工作人员的亲切交流,都像是我工作日常的一部分,一切都那么理所当然。我从未想过,有一天这些会离我远去。
然而,时光的车轮滚滚向前,过去的岁月只能用回忆去咀嚼和品味。如今的我,纵使对铁路的感情依旧深厚如渊,可也已离开工作岗位两年有余,彻彻底底成为了一名普普通通的退休职工。曾经那些令人羡慕不已的公免票待遇,早已如黄鹤一去不复返,与我彻底绝缘。就连退休证的发放,也转由地方政府负责,仿佛有一只无形却有力的大手,硬生生地将我与铁路拉开了距离。
这种身份的巨大转变,无疑是一种情感的重创和人心的严峻考验。
我曾和所有铁路职工一样发过牢骚,怨恨过铁路的无情,为何曾经几十年如一日的付出,在退休后仿佛被瞬间遗忘。那些在铁路上挥洒汗水的日子,每一滴汗水都凝聚着我对这份事业的热爱;那些为了保障铁路运输安全而熬过的无数个日日夜夜,每一个夜晚的坚守都是为了守护铁路的畅通。难道这些曾经的努力与付出,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被岁月抹去了痕迹?
我也曾长时间地陷入一种误区不能自拔,脑海中不止一次地闪过用毫无法律依据的退休证免费乘坐列车的念头。在那些内心挣扎的时刻,我会想,自己为铁路奉献了一辈子,坐趟车免费似乎也说得过去。可每当真正站在车站,准备凭借退休证去尝试免费乘车时,那可怜的自尊心就像一堵巍峨高耸的城墙,将我死死阻拦。我实在拉不下这个脸,可又着实不想自己掏钱买票乘车。在这种纠结万分、痛苦挣扎的情绪中,我反复权衡利弊,最终选择放弃乘坐火车,改为自驾游。哪怕是回宝鸡看望年迈的父母,我也宁愿独自驾车行驶在漫长的高速公路上。那一条条望不到尽头的高速公路,一辆辆如疾风般疾驰而过的汽车,都默默地见证了我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我一次火车都没有坐过。
在这段时间里,我常常听到身边的退休职工谈论他们的乘车经历。他们外出坐车时,无论是普速列车还是高铁,总是拿出退休证,厚着脸皮,试图蒙混过关。要不就是四处寻找认识的领导,打声招呼,从而免费乘车。他们常说:“反正干了一辈子铁路,要让我掏钱买票,实在是难以接受。”而每每听到这样的话,虽然我的内心也有一丝共鸣,毕竟我们都为铁路奉献了一生,突然要自己买票乘车,这种自身付出与退休后的待遇回报存在的失衡感,让我们在心理上确实有些难以接受,但真要让我干逃票、混票的做法,又比登天还难。
后来,随着时间的慢慢流逝,我对铁路几十年的那份情感,非但没有随着退休而淡化,反而如同一坛陈年老酒,愈久愈浓烈,愈久愈醇香。终于在年前的某一天,当我听说路局即将迎来“3.18”建局二十周年纪念日时,我的脑海中仿佛被一道闪电击中,一下子豁然开朗。整整二十年啊,在这漫长而又充满挑战的时光里,一个拥有九万多名职工的铁路局集团公司,竟然能够做到无任何行车事故发生,这是多么了不起、多么令人赞叹的成就!这份无比骄人的成绩背后,又何尝没有凝聚着我们这些坚守了几十年的退休职工的一份心血与功劳呢?
如今,我们离开了铁路工作岗位,成为了时间自由、没有工作压力的退休职工。这是国家对我们的关心,铁路对我们的爱护。我们理应心怀感恩,懂得知足。既然已经无法像从前那样,在工作岗位上为铁路的运输安全直接贡献力量,那就更不应该总是想着索取,给铁路增添不必要的麻烦。我们要严格依照铁路的规章制度办事,不违规,不逃票,放下曾经的身份,自觉掏钱买票乘车。
倘若真的能够做到这一点,我们又何尝不是在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为铁路的运输安全,为即将到来的“3.18”建局二十周年纪念日贡献一份力量呢?到那时,我们完全可以挺直腰杆,自豪地说:“虽然我们退休了,但我们骨子里依然是铁路职工,依然在为铁路的持续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正是基于这样的深刻感悟,在今年春节前夕回宝鸡时,我毅然改变了以往驾车前行的习惯,专门买票乘坐高铁。
由于长时间没有乘坐火车,我对买票的程序已经相当陌生。走进车站,那熙熙攘攘、人头攒动的人群,那一排排整齐排列却又显得有些陌生的自动售票机,让我一时间竟有些不知所措。我站在售票机前,眼神中满是迷茫,手指在屏幕上犹豫着,不知道该如何操作。幸运的是,车站的工作人员热情且耐心,他们脸上洋溢着温暖的笑容,就像冬日里的暖阳,主动上前询问我的需求。在他们细致入微的引导与帮助下,我终于顺利地完成了购票。那一刻,我心中满是对工作人员的感激,也对即将开始的高铁之旅充满了期待。
巧合的是,在列车上,我遇到了几个同样退休的熟人。他们都没有买票,而是凭着退休证上了车。但我能明显地看出,他们的内心是慌乱而心虚的。满头银发的他们,面对列车工作人员的询问,脸上堆满了讨好的笑容,嘴里不停地说着好话,费尽周折才勉强过了一关又一关。好不容易找到了座位坐下,可屁股还没坐热,就被手持车票的旅客撵了起来。相比之下,我则感到无比轻松、自信,内心深处充满了自豪感。也许他们会在背后笑我傻,笑我白白花了这冤枉钱。但我心里清楚,这钱花得问心无愧,我一点都不后悔。
这次买票坐高铁的经历,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在今后的日子里,无论何时乘坐火车,我都会毫不犹豫地买票。因为我深知,这不仅仅是一张车票,更是我对铁路几十年情感的延续,是我对规则的尊重,对曾经奋斗岁月的致敬。那张小小的车票,承载着我的回忆,也承载着我对铁路未来的美好期许。
二0二五年二月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