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真是个神奇的东西,它能让人兴奋无比,也能让人沉醉不知归路。关于酒的故事与诗句也是数不胜数:杜甫《饮中八仙歌》写到:“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李商隐的《无题》“借酒消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还有欧阳修的“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等等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诗句。在民间,也有:“无酒不成席”的俗话。
关于酒文化,那是博大精深的,不是我们研究的课题。我们一俗人,没有李白的洒脱,也没有杜甫的诗兴,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酒却是我们最亲密的朋友。
说起喝酒,我也经历了从讨厌到接受并不断参与酒局的过程,期间也有好多的趣事,回想起来,有欢乐,也有苦涩和无奈。
我本来不喜欢酒,尤其作为一个50年代出生的女子,更是从小受到儒家思想的教育,对于饮酒,那是绝对不可能接触的东西。因为父亲不饮酒,所以我家从来不备酒。唯独姥姥从乡下来我家小住,父亲便让我去给姥姥买二两散白酒。
我一直到参加工作,也没碰过一滴酒。我28岁那年,调到县妇联工作,经常下乡,我发现妇联的几位姐妹都会喝酒,而且与乡镇的领导们处得特别友好。我一口酒不喝,就显得格外的生疏,不合群。
第二年,妇联机关的王姐生孩子,她是大龄结婚生子,爱人在外地工作,我们身前身后地陪伴,她非常感激。孩子满月时,王姐请我们几位到她家里喝酒,一是为孩子满月庆贺,二是感谢我们几位姐妹。王姐给我倒满一小盅白酒,也就有二钱那么一小杯。我说:“我不会喝酒。”王姐说:“有啥不会的,喝了就会了,今天的酒必须喝。”我实在不好意思推托,就试着喝了一小口,只觉得一股辣味从嗓子眼直接辣到胃里,不一会儿就浑身发热。我坚持把一小盅白酒喝完,就觉得腿发软,看着大家傻笑。过了好一阵子,才稳定下来。这是我第一次喝白酒,当时的感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平时下乡,我还是不喝酒。
一次,我陪县妇联杨主席下乡,参加平洋镇永发村老年节活动。正值仲夏,天气炎热。中午村里举办了酒席,宴请村里的老人和县里、镇里参加活动的领导们。我不喝酒,便到一群老太太那桌吃饭,然后我到外面一棵大树下一边乘凉,一边等杨主席。只见杨主席频频举杯给来自各乡镇的党群书记敬酒,欢声笑语,热闹非凡,我很羡慕杨主席的酒量和气度。
下午是参观果园和试验田,在弯弯的小路上,走在我前面的一位党群书记对我说:“小宫,你文质彬彬地,有点儿清高自傲,不和我们喝酒,你看杨主席和我们喝酒多随和啊!”我一听这话,有些接受不了。可是我转念一想,是啊,不喝酒,没话说,这工作也不好开展啊。原来喝酒有这么大的作用啊!从那以后,凡是有机会,我就试着喝一点白酒。喝酒,纯粹是为了工作需要。好在有杨主席和其他姐妹都有酒量,我做个陪衬也不影响大局,我也有了一个锻炼的机会。慢慢地,我也可以从喝一两白酒发展到喝二两白酒了,也就是一大杯,虽然有点儿兴奋,爱笑,话多了,还没有大醉的时候。
我第一次喝醉酒是一年的年终总结会,分管妇联工作的副书记、副县长来参加会议,并参加了年末总结的宴会。县委、县政府领导对县妇联工作特别满意,给于了充分的肯定和表扬。杨主席高兴,我们也都特别高兴,便一一给领导敬酒,领导也给我们敬酒。只见那位副县长喝高兴了,站起来给大家敬酒,他说:“老姐、老妹、老前辈,一年工作没少做,取得了好成绩,我敬你们一杯酒!”然后他一饮而尽,然后挨个督促干杯。我实在躲不过就把杯中的酒全干了。酒会结束了,副县长也喝多了,晃晃悠悠地被送回家了。我觉得头有点晕,只想笑。拿起棉大衣穿好,就去一趟厕所,那时候县宾馆都是平房,厕所在外边的一个角落里。我也是晃晃悠悠地去了,方便过后,我就靠在厕所的外墙上,只觉得腿发软,不敢动弹。这时朱姐和曲姐过来了,她俩都不喝酒,非常清醒,看到我喝多的样子说:“宫啊,我俩送你回家吧,能不能走啊?”我看见两位大姐过来了,心里就有了底,说道:“没事儿,能走。”我就一脚深一脚浅地往家走,还一边对两位大姐说:“你们回去吧,我没事儿。”两位姐姐默默陪在身后,一直把我送到家门口,看着我进了院门才回去。我回到家里,大衣一甩,头朝里就睡了过去。第二天醒来,只觉得口干舌燥,浑身不舒服。老伴看到我大衣的一侧全是土,就问:“你昨天摔跟头了?这衣服上全是土。”我一想,没摔跟头,是进院子时这一侧全是前院的后山墙,我一定是趔趔趄趄地蹭上的啊!
说起来也怪,醉一次,酒量就增一点儿。醉过之后,再喝酒就有胆量了。再下乡的时候,我也可以单独敬酒了,成了杨主席的得力助手(工作上也是),在16个乡镇也小有名气了。我也深刻体会到了“一分酒,一分活儿”的含义。喝酒增进感情,和乡镇干部成为了朋友,工作也就好开展了。
有一年,我们准备在乡镇召开一次“双学双比”(学文化、学科技,比发展、比贡献)现场会,我发现汤池乡工作出色,就准备在这里召开现场会。为了落实这项工作,我和妇联的同事来到了汤池乡,乡党委书记热情接待我们,在酒桌上,我看付国万书记心情不错,就把握好机会,端起酒杯对付书记说;“付大哥,我敬你一杯酒,感谢你对县妇联工作的支持,现场会就在汤池乡开了。”副书记听我叫他大哥,啥也没说,一饮而尽。这项工作就这样落实了。后来我听乡妇联主席说:“宫主席端起酒叫我一声付大哥,我啥都不说了,支持!”
我的工作面向农村乡镇,那时候还没有机关干部“八条纪律”,所以喝酒成了负担。乡镇干部苦不堪言,一天接待几伙检查工作的,就要喝几顿酒。县里干部也是这样,上边来人就得先把酒陪好。当时,有几位乡镇主要领导得了肝病,英年早逝。虽然不能全归罪于喝酒,但是不排除过分喝酒对身体造成的危害。
那个环境,谁也左右不了。作为一个女干部,更是有好多的无奈。一年,市里科委要在泰来县召开小尾寒羊养殖现场会,科委副主任提前来落实会议现场,正巧这一天我们县里一位老领导病故(杨主席老伴),市里的一位曾经在泰来县任过县委书记的老领导来参加追悼会。活动结束,下午没有任何事情(周日),时任县委书记说:“我陪你去宏升乡,市科委迟主任来落实现场,晚上一起喝点酒吧。”老书记说:“是小宫分管吧,听说她能喝点酒,咱们去会会她。”还有几位领导陪同来到了宏升乡,只有我一人不知道他们想和我比试喝酒这回事儿。我还挺高兴地张罗着。只见老书记一杯一杯地敬酒,说我工作如何如何认真,有成效。有一位县委副书记对我使颜色,我也不明白啥意思,只管和老书记喝酒。大家都很开心。结束以后,我还陪着老领导去病故领导家看望杨主席。天下着小雨,县委办公室主任带车送我回家,他一直跟在我的身后,我不敢回头,(开始头晕了)我说:“你回去吧,我没事儿。”当我叫开门,老伴出来了,我只听主任说:“某书记回来了,宫大姐喝酒多了点儿。”就下楼走了。我径直奔向卫生间,一顿退赔,就啥也不知道了。
第二天早上醒来,我看着我依然穿着藏蓝色的百褶裙和白色绣花的短袖衫,衣服前襟都弄脏了,也不知道老伴是咋把我弄到床上来的。这时候,我觉得自己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了,昏昏欲睡。突然,我想到,今天召开全市的现场会,我不能缺席。于是强挺着坐车来到宏升乡会场,当时我的脸色蜡黄,说话也没有力气,满头冒汗,一个劲儿地喝白开水。好歹是坚持下来了。后来,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招待所的所长对我说了那天老书记要和我比试喝酒的事情。我只是在心里苦笑一下而已。这一次,是我有生以来喝酒最惨的一次,刻骨铭心,有诸多滋味无以言表。这也是一种考验或者说是一种磨砺吧。做女人难,做一个女干部更难。
随着党员干部管理越来越严格,党内的纪律规定越来越具体,下乡工作不喝酒,成为一条重要戒律,不仅严肃了的党政机关的纪律,也保护了干部的身体健康,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机关风气。
酒,在民间依然有着沟通情感,增进友谊的重要作用。我退休以后,各种乡情、友情、亲情的团聚,依然离不开酒这个媒介。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身体的原因,我也不怎么喝酒了。偶尔有重要场面小酌而已。
回想起来饮酒的历史自己有些不好意思,又会原谅自己。因为我喝酒从来没有瘾,只是在场合上随意发挥而已。拿得起,放得下。我觉得,酒是个好东西,是粮食的精华,是先人流传下来的一种文化,也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什么事情都要有度,只要不过分酗酒,小酌怡情,有酒、有诗、有情调。人们都说,岁月如歌,情谊如酒,我想说:愿我们的生活如酒一般醇厚绵长,让酒妆点着我们闲适的生活,妆点着内心的厚重,妆点着诗意的年华。
2025年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