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2022年春晚舞蹈《只此青绿》,赋予我对青绿的重新认知。
舞蹈流淌诗意,惊艳眼眸,给人波澜壮阔、千回百转之感——青绿山水为背景,舞者数十人,发髻高耸,眉眼低垂,领舞孟庆旸一袭青衣,余者皆一色绿衣,只此青绿,令所有色彩黯然失色。她们似古典的仕女,似碧波的仙子,缓缓行走,娴静伫立,回眸,沉思,仰望,时而眉间低蹙,仿佛哀叹韶光暂短,年华流逝;时而表情凝重,有惊叹,有喜悦,仿佛经历了一场美好的遇见。她们行走时若娇花照水,若烟雾缥缈山间;伫立时若青花柔美,若雪松苍劲;舞动时,灵动多姿,有海水的波澜,有星月的光芒,有草原的豪迈,有落花的轻盈。尤其是孟庆旸铿锵而柔美的舞姿,把一袭青衣舞得风生水起,让我感受到青色原来可以如此出色,有深沉,有大气,有清新,有绮丽。那是一场青绿重叠的梦幻,那是一阙青绿书写的古韵。
一袭青影,翩若惊鸿;一抹青绿,宛若游龙。
后来特意去网上查阅。《只此青绿》为舞蹈诗剧,通过“展卷、问篆、唱丝、寻石、习笔、淬墨、入画”七个篇章,讲述一位故宫青年研究员“穿越”北宋,以“展卷人”视角“窥”见画家王希孟创作《千里江山图》的故事。
偶然在一本书中,看到《千里江山图》的局部——天高地阔,朗朗晴空,满目明亮。远山隐隐,墨痕几缕。重峦叠嶂,蜿蜒低回。江河辽阔,平缓流淌,孤帆几叶,悠悠荡漾。树木高高低低,一派葱郁、蓬勃,凸显春的气韵,点缀千里江山。山里亭台绰约,茅屋隐隐,依稀有人在山道行走。
画作颜色以黄、青、绿、黑为主,青最惹眼,不算最多,只在山峰上小面积涂抹。山峰其余部分皆涂抹着绿,绿得不浓不淡,恰恰好,又温润,又清秀,青绿纵横交错,熏染得天地间一片高华明净,让我见识到青色之魅,那么鲜艳,亮烈,浓重,存在感鲜明而入心。
青是一种特殊的颜色,具有兼容性,狭义而言,指蓝色与绿色之间的色彩;广义而言,指蓝色、绿色或者黑色。故乡的老人喜欢把黑色称为青色。年少时外婆就喜欢穿青色的衣服,总感叹:人老了,红红绿绿的颜色穿不出去,只配穿青色了,青色好,耐脏。其实外婆也爱花红柳绿,有一年过年就做了一条咖啡色的棉裤,只在家里穿,出门时还是换上一条青色的裤子。
古人把彩色山水画卷誉为“青绿山水”,多么好听,青山绿水,恰如其分。宋开始才有水墨山水,从青绿的明艳到水墨的素淡,也暗示朝代格局,人们审美趣味的转变。这幅画格调细腻柔和,灿烂磅礴,场景似在红尘中,又似在红尘外,入世与出世兼具,给人山河无恙、岁月安好的感觉,让人想走入,坐在亭子里喝一盏茶,站在茅屋的院子里呼猫唤狗,坐着小舟去远方,站在一棵树边触摸一片叶,伫立在山巅大声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通过舞蹈诠释一幅古画,《只此青绿》达致巅峰,也让青绿之美灿若云霞。
二
说到青色,无法抛开古代那些青色器皿。
青铜器是一个绕不开的存在,虽源于夏朝,却伴随商朝植入我的记忆。商朝给我的印象太遥远太神秘,神秘如一场庄严的祭祀,遥远如一个深不见底的黑洞。对于商朝,除了听说过青铜器,还略微知晓纣王、妲己和姜子牙的故事,仅此而已。我在记忆的海洋里打捞,模糊记得曾在关于商朝的影视剧里瞥见过青铜器的青影,——那是一种酒器,出现于商朝的王宫酒宴上,比现在的酒杯更大更高,高高的三角架显出酒器的不凡,青铜的质地让酒器显得古朴和典雅,繁复的花纹代表着王朝的富丽与堂皇,从中窥视到商朝贵族阶层的审美取向。商朝的青铜器全方位覆盖生活,炊器、乐器、兵器、劳动工具都是青铜制作,总觉得青铜器始终与商朝重合于一体。
在长泰文庙,——一座纪念孔子文化的庙宇,门口屹立着九个青铜制作的鼎,这是我初次与青铜器如此贴近,蓝黑的色彩,彰显着青铜鼎的庄重与风韵。这些青铜鼎,已然不属于周朝,却漫溢着一种古老的,纯朴的气息,加上高大古风的门楼,给人一种时光回溯之感,让人遥想周朝末年,遥想那个风云动荡,横戈立马的时代,兵器闪着寒光,马在嘶鸣,烟尘滚滚,将军呼啸,兵士呐喊,战争一场接一场;一个个如画般的美人为了祖国的安宁,不断奔赴异国,以婚姻缔结联盟;诸侯国的王者在自己的都城虎视眈眈,觊觎着周朝之鼎,心中渴望问鼎中原,称霸天下。
青瓷晚于青铜器,出现于商朝,不如青铜器无所不在,既能构筑人间烟火、风雅情趣,也构筑艰辛的日常与沉重的战争,谱写出世俗的乐趣,也谱写着一曲曲沧桑雄浑的悲歌。青瓷呈现的是轻盈和清丽的格调,散发着富贵闲情,在雕栏画栋、舞榭歌台里惊艳着,点缀着贵族精致优雅的生活。
青花瓷在元代款款而来,与青瓷相差一个“花”字,显示出制作工艺和历史背景的不同。元朝是一个由少数民族统领的朝代,对于汉族文化一直在积极靠拢与融入。青花瓷在明代达致成熟。想起明代,总觉得那是一个落寞和颓败的朝代,但是因为青花瓷,我修正了对明代的偏颇认知。青花瓷为明代增添了一份清雅和明亮。有一首歌就叫《青花瓷》,由周杰伦和费玉清演唱,歌词优美,韵味悠长,特别喜欢那句“天青色等待烟雨……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唯美的意境,怅惘的思绪,让人似看到一个撑着天青色雨伞,穿着天青色长袍的女子在江边伫立,遥望,低吟,她的头顶是一片青色的天空,她的前方是一片青色的远山,她被一片青色的烟雨笼罩,迷离,闪烁,一切不似人间似梦幻。
天青色,这个词,真是美。据说宋徽宗梦见“雨过天青云破处”,便命烧瓷工匠制作这种颜色的瓷器,令多少工匠费解,因为谁也不清楚“雨过天青云破处”到底是一种什么颜色,几番折腾,所费无数,最终烧制出一种天青色的汝窑瓷器,天青色也成为汝窑的颜色。宋徽宗满不满意不知道,从中可见他对颜色的精准把握,细腻到颠毫,甚至于苛刻。也许只有皇帝才可以如此任性和奢侈,一个想法、一个决定轻则搅动皇城,重则颠覆山河。
记得我家曾有数个青花瓷坛,不是古董,很普通的。——雪白的底子,上面描绘着一朵朵青色的大花大朵,那种青色,特别鲜丽,特别沉静,仿佛里面承载着初夏的海洋,承载着雨后的天空,不记得是什么花,只觉得好看。这些瓷坛是外婆的宝贝,也是我们家的储物箱。其实故乡很多人家都有几个这样的青花瓷坛,这是青花瓷的一次华丽转身,低到尘埃,进入生动朴素的民间生活,与清贫的日子形影相随。平日只有一个瓷坛在使用,装着猪油,入了秋,相继装上外婆做的豆腐乳、辣椒酱、咸菜。年底,剩余的瓷坛皆派上用场,装满爆米花、糖豆子、芝麻片、米花糖,让瓷坛变得迷人。正月间,每次看到外婆从柜子里取出瓷坛,心里一阵兴奋,意味着外婆要取出小食分给我们吃。年后,瓷坛空空,外婆洗净、晾干,放在柜子里,时常取出擦一擦,所以那些瓷坛总是保持雪亮,明净。外婆过世后,瓷坛不知所终。
这些青色器皿,见证生活和历史,演绎家常和家国,流淌的是历史之波,时光之涛,文化之脉。
三
故乡是一个黛青小镇,我更愿意把黑瓦叫“青瓦”,青瓦之下,拒绝时尚新潮的元素,更适合一种传统的生活方式。——一缕炊烟,一个土灶,一口斑驳的水缸,一张掉了漆的雕花木床,一个纳着鞋垫、穿着青色斜襟衣衫的老妪,一把坐下去会吱呀作响的竹椅……跌宕着时光的纵深感,镌刻着天然生活的密码。
在故乡,青砖比青瓦更为频繁撞入眼帘。这里一条悠长的巷,那里一道逼仄的弄,大多由一堵堵青砖砌成的墙壁构成,行走其间,给人清幽之感。一座座老屋就是一个个青色的世界,素朴着,动人着,故乡人在老屋里生儿育女,生老病死,被一片片青色滋养出一份恬淡的性情和温和的脾气,更滋养出故乡安宁祥和的生活氛围。
如今的故乡,房屋外墙的颜色是多元化的,除了青色,还有白色、粉色、灰色,但我还是最爱青砖砌的瓦屋,虽然旧点,但是那么有味,那么耐看。对我而言,那已不仅仅是一种颜色,一种房屋的风格,而是过去时光的再现和复制。这一片青砖,曾有路过的乡邻靠过,歇一歇脚;那一片青砖,曾有女人们坐在墙根下晒太阳,边絮叨家常边做着针线活。有的青砖上刻着几个字,是哪个调皮孩子留下的,如今他已去了异乡,为了生活在苦苦打拼。有的青砖上曾靠着晾衣的竹竿,晾晒过花花绿绿的衣物。走在河边,青色的房屋、果园、菜园像丝丝缕缕的青线,把故乡织成一张青色的巨网,网住了游子的思绪和情感,他们在异乡的土地上负重行走,但是精神的旷野里永远有一片故乡的青色在绵延,无穷无尽。
京剧中,女性角色分为正旦和青衣,有表演特点和角色定位的不同,也是因为青衣以穿青色服饰为主吧。在我看来,正旦就像一朵朵漂亮的花,而青衣就是那绿叶了,红花好看,还需绿叶来衬。夏天的一朵朵荷花那般美,若是没有一片片荷叶挨着,不免逊色三分,若荷花是那正旦,荷叶就是那青衣了。谍战剧《无间》里,沈啸的代号就叫“青衣”,一个很女性化的名字,搁在高冷的沈啸身上,很有趣的,也算是一种保护伞吧,让敌人无法猜出性别。
青菜是最滋养身体的菜蔬,维持着我们生命的基础,我们一日可以不吃肉,但是一定要吃青菜,素炒、凉拌、水煮,青菜只适合清淡的做法,红烧、油炸、焖煮都不适合。荤菜吃多了会腻,青菜却百吃不腻。青菜就是一幅简约的水墨画,是黄昏里的一抹天青色烟雨,是江南小巷里走来的一个穿着青色旗袍的女子,是餐桌上的青衣,不可或缺。
四
在钢筋水泥的城市生活,我总是惦记那一道道青色的风景。每次从厦门回岩溪,我喜欢到田野里走一走,到居所后面的小菜园里走一走。走在土埂上,嗅着泥土的气息,眼帘掠过一片片青色,浑身舒爽,带劲。那些青色的草木有着柔韧和刚硬的气质,喷发着生命的冲劲;那些青色的菜蔬水灵,新鲜,渗透出一种灵性和温度。我为何倾心青色,因为青色是最纯美的颜色,代表青春与旺盛的生命力;代表乡村、自然与春天,无限呵护我们灵魂深处的一份情怀。
说到青,我想起一个叫“小青”的女子,她不是凡人,而是一条修炼八百年的蛇精。在赵雅芝版本的《新白娘子传奇》里,小青比完美的白娘子更具个性,顽劣中不失可爱,敢爱敢恨,泼辣爽利,有妖的心狠手辣,也有人性的真与善。比之于被情感困住、贤良淑德的白娘子,小青活得更为洒脱,更为超然。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此时我坐在岩溪居所的窗前,敲打着文字,窗前有一片青天,真的好欢喜呀,这是宋朝的天青色吧,也是明朝的,清朝的,现代的,是古老的,也是鲜活的。前方是人家的屋顶,一片红瓦,热烈而豪放的红,远方有青山,是朦胧的,婉约的,青红相间,映衬得时光又寂静又沸腾。我喜欢这片青天,我没有酒,只有茶,酒醉人,茶养性,我要把茶问青天,茶香染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