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悠悠,转瞬又是一年新春至。街头巷尾,红灯高挂,鞭炮声声,年的味道在空气中氤氲开来,弥漫在每一个角落。在这喜庆祥和的氛围里,不禁让人想起那些流淌在唐诗宋词元曲中的年味,它们如同一坛坛陈年老酒,越品越有味,越品越醉人。在时光的长河中,年味如同一首悠扬的古曲,穿越千年的历史,奏响在华夏大地的每一个角落。从唐诗的豪迈奔放,到宋词的婉约细腻,再到元曲的生动鲜活,古人用他们的生花妙笔,描绘出一幅幅丰富多彩的年味画卷。【注:这是用文言书写的这段文字,是初次尝试,觉得别有一番韵味:“岁序更迭,倏忽新春复至。街陌之间,红灯悬照,爆竹声声,年之气息于空中氤氲,遍及四隅。当此吉庆安和之境,引人追思唐诗宋词元曲中所载之年味,犹若陈年佳酿,愈品愈醇厚,愈醉人心扉。于时光之长河,年味宛若一曲悠扬之古乐,越千载之沧桑,响彻华夏之每一隅。自唐诗之豪放不羁,至宋词之温婉细腻,再至元曲之生动传神,古人挥毫泼墨,绘就一幅幅绚烂多彩之年味图景。”】
一、唐诗里的年味:热闹与温馨交织
唐朝,一个繁华盛世的年代,年的味道在唐诗里被渲染得热闹非凡而又温馨满满。诗仙李白在《宫中行乐词八首》中写道:“玉壶酌美酒,金盘送珍馐。”这玉壶中的美酒,金盘上的珍馐,不正是唐朝年间除夕夜的写照吗?皇宫之内,灯火辉煌,美酒佳肴,欢声笑语,一派喜气洋洋。
而诗圣杜甫在《守岁》中则描绘了一幅普通人家过年的温馨画面:“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谁能更拘束?烂醉是生涯。”岁月匆匆,转眼间又是一年过去,诗人感慨时光飞逝,却也不失豁达乐观。除夕之夜,何须拘束?不如开怀痛饮,烂醉如泥,享受这难得的欢聚时光。这何尝不是许多人心中对年的期许呢?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的这句诗,如同一幅色彩斑斓的民俗风情画,将新年的热闹与欢乐展现得淋漓尽致。爆竹声声,旧的一年已经过去,新的一年在春风的吹拂下悄然来临。人们围坐在火炉旁,手捧着屠苏酒,感受着新年的温暖与希望。那一声声爆竹,不仅是对旧年的告别,更是对新年的期盼与祝福。在古代,爆竹是新年不可或缺的元素,它象征着驱邪避灾,带来了吉祥与安宁。如今,虽然爆竹在一些地方因为环保等原因不再如往昔般普及,但它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期许,却永远镌刻在中华民族的心中。
高适的“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则道出了游子们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春节,是团圆的时刻,无论身在何方,人们总会想尽办法回到故乡,与亲人相聚。这种思念,是对故乡山水的眷恋,是对儿时伙伴的回忆,更是对父母亲人的牵挂。在现代,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出行方式变得更加便捷,但那份对故乡的思念却从未改变。每逢春节,火车站、汽车站、机场人潮涌动,那是游子们归心似箭的身影,他们怀揣着对故乡的热爱和对家人的思念,跨越千山万水,只为那一顿团圆的年夜饭。苏轼的“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生动地描绘了除夕夜守岁的场景。孩子们总是充满了好奇心和活力,他们对新年充满了期待,即使在深夜也不愿意入睡,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谈天说地,笑声不断。守岁,不仅仅是一种习俗,更是一种亲情的凝聚和传承。在这个特殊的夜晚,长辈们会给孩子讲述家族的故事、先辈的事迹,让孩子们在欢乐中了解家族的历史和文化。如今,虽然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守岁依然是许多家庭春节的重要活动之一。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看着春晚,分享着零食,欢声笑语回荡在房间里,浓浓的年味在这一刻弥漫开来。
再看孟浩然的《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岁末年初,与好友相聚,画烛高照,长筵相接,旧曲新酒,其乐融融。这样的场景,不正是我们所追求的年的味道吗?
二、宋词里的年味:细腻与哀愁并存
宋朝,一个文艺鼎盛的时代,年的味道在宋词中被刻画得细腻入微,既有欢乐也有哀愁。苏轼的《守岁》一词,便展现了他对年的独特感悟:“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诗人以蛇蜕皮比喻时间的流逝,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的无奈与惋惜。而儿童们的欢声笑语,则给这略显沉重的氛围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苏轼以豁达的心态,告诫自己要珍惜当下,努力过好每一个今夕。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则描绘了一幅元宵佳节的热闹景象:“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灯火辉煌、车水马龙、欢声笑语,元宵夜的繁华与热闹尽收眼底。而词中那份在人群中寻觅心上人的细腻情感,更是让人动容。
李清照的《永遇乐·落日熔金》则以其细腻的笔触,抒发了词人南渡后对往昔繁华岁月的怀念与哀愁:“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词中既有对往昔元宵佳节繁华景象的回忆,也有对如今憔悴容颜的哀叹,年味的变迁,在词人的笔下显得尤为深刻。
宋词中也有不少关于年味的经典之作。杨无咎的“大家沈醉对芳筵。愿新年,胜旧年。”描绘了人们在新年宴会上的欢乐场景。大家尽情地喝酒、唱歌、跳舞,沉浸在节日的喜悦之中。新年,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刻,人们希望新的一年能够比旧的一年更加美好,生活更加幸福。这种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是人类不断前进的动力源泉。在当今社会,新年同样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无论是城市的繁华街道,还是乡村的宁静小院,都洋溢着喜庆的氛围。人们通过各种方式庆祝新年,如举办文艺演出、参加庙会等,表达对新年的祝福和对未来的信心。纳兰性德的“舞裙犹忆柘枝红。谁家刻烛待春风。”则带有一种淡淡的感伤。词人在回忆过去的欢乐时光,感叹岁月的流逝。新年的到来,让他不禁想起了那些已经逝去的美好瞬间。这种感伤并非消极的情绪,而是对生命的珍惜和对时光的感慨。在现代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在新年的时候回首过去一年的经历,有欢笑,有泪水,有收获,也有遗憾。但正是这些经历,让我们更加懂得珍惜眼前的幸福,更加坚定地迈向未来。席振起的“三十六岁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表达了对时光匆匆的无奈和对青春流逝的惋惜。人生短暂,岁月如梭,当人们意识到时间的宝贵时,往往会更加珍惜每一个时刻。在新年之际,这种对时光的感慨尤为强烈。我们回顾过去的成长历程,思考自己的得失,同时也为新的一年制定计划和目标。这种对时光的珍视和对未来的规划,是年味中蕴含的深刻哲理。
三、元曲里的年味:世俗与诙谐相融
元朝,一个戏曲繁荣的时代,年的味道在元曲中被赋予了更多的世俗色彩与诙谐意味。关汉卿的散曲《一枝花·不伏老》中虽未直接描写过年场景,但其对生活的热爱与乐观态度,却让人感受到了年的那份热闹与喜庆:“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我也会围棋、会蹴鞠、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天哪!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这种对生活的热爱与不羁,不正是过年时人们心中那份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吗?
而睢景臣的《哨遍·高祖还乡》则以诙谐幽默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高祖刘邦还乡时的热闹场景,同时也透露出世俗的烟火气:“社长排门告示,但有的差使无推故。这差使不寻俗,一壁厢纳草也根,一边又要差夫,索应付。又是言车驾,都说是銮舆,今日还乡故。王乡老执定瓦台盘,赵忙郎抱着酒葫芦。新刷来的头巾,恰糨来的绸衫,畅好是妆么大户。”曲中人物形象的鲜活与语言的生动,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热闹非凡的过年场景中。
从唐诗到宋词,再到元曲,年味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它所承载的情感和文化内涵却是一脉相承的。年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着团圆、幸福、希望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在现代社会,虽然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年味依然深深地扎根在我们的心中。我们应该珍视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和发扬年味中的优秀传统,让这份独特的文化魅力在新的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四、年味里的诗意流转
从唐诗到宋词再到元曲,年的味道在诗人们的笔下被赋予了不同的色彩与情感。它们或热闹、或温馨、或细腻、或哀愁、或世俗、或诙谐,却都共同构成了我们对年的美好记忆与向往。【注:这是用文言书写的这段文字,是初次尝试,觉得别有一番韵味:“自唐诗以迄宋词,至于元曲,岁之味于诸诗人笔下,被赋异彩殊情。或喧阗、或温馨、或婉腻、或哀婉、或俚俗、或诙谐,然皆共织吾辈对岁之佳忆与憧憬也。”】
如今,当我们再次沉浸在这浓浓的年味中时,不妨静下心来,细细品味那些流淌在诗词中的年味。它们如同一股清泉,滋润着我们的心田,让我们在忙碌与喧嚣中找到一份宁静与美好。
看那红灯高挂,鞭炮声声,不正是唐诗中那热闹非凡的过年场景吗?而家人围坐一起,共享年夜饭的温馨时光,又怎能不让人想起宋词中那份细腻的情感与哀愁?再看街头巷尾,人们笑语盈盈,互相拜年,这不正是元曲中那世俗而又充满烟火气的过年氛围吗?
年的味道,是诗意的流转,是情感的交融。它让我们在忙碌与喧嚣中找到一份归属感与幸福感。让我们带着这份诗意与美好,继续前行,在新的一年里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注:这是用文言书写的这段文字,是初次尝试,觉得别有一番韵味:“岁之味,乃诗意之流转,情感之交融。俾吾辈于繁忙喧嚣中觅得归属感与幸福感。愿吾辈挈此诗意与美好,续行前路,于新岁之中,书写己身之辉煌篇章。”】
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愿我们都能珍惜与家人团聚的时光,感受那份浓浓的年味与诗意的美好。愿新的一年里,我们都能如诗中所愿,过上自己心中理想的生活,让诗意与美好常伴左右。而那些流淌在唐诗宋词元曲中的年味,也将成为我们心中永恒的记忆与向往,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追寻更加美好的未来。
首发秀才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