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是二00二年的秋天,我在海口一个剧场见到了何赛飞。清楚的记得,她表演了越剧《红楼梦》中的一个唱段,又唱了头一年刚上央视的大剧《大宅门》的主题歌。
那一年秋天,我和一个朋友去海南办事,正赶上他们在那里演出。那次去,见到了宋祖英、张也、戴玉强等一线明星。虽然当时何赛飞不是最耀眼的明星,但她的表演一招一式实在让人惊叹,童子功扎实。几次谢幕,观众不让她退场,她的气场盖过了在场所有明星,我想这女人而后必成大器!
果其不然,后来何赛飞成了越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拿了许多大奖。成了第五代导演的抢手人物,诸如张艺谋、陈凯歌、尤小刚、李少红都十分青睐她,每有大剧都会请她演出。
何赛飞刚出道那会儿,就连导演泰斗极人物郭宝昌老爷子也非常欣赏她。《大宅门》是郭宝昌历经十年打造,精心筹备而制作的一出大戏。选演员十分挑剔,郭老爷子选了何赛飞演戏中的“杨九红”。何赛飞把这个美丽而刚烈的女人演活了,有一场撕孝带的戏,撕不动她就用嘴咬,牙都咬松了,情绪一来她就忘了自己,情融剧中,导演喊停,她就没听到。
导演尤小刚说,凡是有何赛飞的悲情哭戏,他都要叮嘱摄像人员一定要控制好机器,精力集中,为什么呢,因为何赛飞那种铺天盖地的悲伤情绪,特别能带动人,怕大家被她带入戏都忘了控制镜头。
何赛飞表演的感染力非常强烈。“杨九红”这个角色身上,就有何赛飞的影子。她自己也说,我们这一代人就是玩了命的演戏,没有任何保留,因是戏曲演员出身,知道自己从小练功的艰辛,戏曲就是生命的一部分。
前几天,何赛飞在一场戏曲节目中担任评委的一段发言火出了圈,一石激起千层浪,相关话题,阅读量破了2亿,不管是不是戏曲爱好者,即便是对戏曲爱好有那么一点点,大家依然对何赛飞这一段掷地有声的发言深深触动,为她点赞。
这是怎么回事呢,2023年,5月18一24日在山西有一个晋剧比赛叫做“戏剧高评,擂响中国”中国梆子大会。何赛飞是评委之一。在比赛现场有一位来自山西吕梁的选手张军波演了一出《清风亭》,主持人在介绍这位艺术家个人经历之后,大家才知道,原来张军波被太原剧团选中来到了省城,5年却没转正,工资少的可怜,每月只1500元,必须靠跑网约车、送外卖免强补贴家用,而且他的妻子和三个孩子还在老家吕梁老区。爱人几次半开玩笑跟她说要分手离婚,就在这种情况下,他依然在戏曲领域积极地努力着。听完他的经历。何赛飞特别激动地说:“他就是喜好戏曲艺术,哪有那么多崇高想法。一个人一出戏“唱念做打”一招一式都精彩,让我们一口气看完,眼都舍不得眨,他就是艺术家!这样的人,连生存都得不到基本保证,花了几百万,上千万拍的戏,得了“文化奖”、“梅花奖”就锁进了仓库里,老百姓却看不到,戏呢?钱呢?都到哪儿去了?”
主持人介超:何赛飞是著名的越剧表演艺术家,而大家是通过电影、电视剧才了解了她。
何赛飞愤怒地说:“我也是团里排不到戏才去演电影、电视剧的,我为什么十几年、二十几年没离开过越剧,为越剧奔走呼喊,所有的戏曲节目我能去的我都去,我不是不爱戏曲……”
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不太了解她,何赛飞的人生经历和艺术之路都是非常精彩的。她20岁时就出演了越剧电影《五女拜寿》引起关注,23岁出演了电影《红楼梦》扮演妙玉。年纪轻轻就演了重要剧目和主要角色。除了老天爷赏饭吃的这种身段和艳丽容貌之外,何赛飞在练功的时候也是非常刻苦的,唱念做打各个门类下尽了功夫,那是一般艺人不能同日而语的。她不仅电影、电视剧演的好,除越剧外其它剧种也张口即来,和专业级大师也有一比,堪称艺术大家!
如今看到戏曲没落,艺术家得不到好的待遇,好的作品观众看不见,才让何赛飞这么激动和遗憾。确实,那怕是不愿听戏的人,多少能哼几句自己的家乡戏。我小来就能唱上几句京戏。比如说《红灯记》、《沙家滨》、《智取威虎山》中的部分唱段。都是跟当时的宣传队和自己的父母亲学的。耳濡目染就会记得。
有位网友的话我很认同,他说,我们这代人对传统戏曲的热爱是刻在骨子里的,到一定年龄就会觉醒。在我们这个广袤的土地上,明明不缺演员,不缺剧目,不缺观众,为什么戏曲就没落至此了呢?希望何赛飞的呼吁能够得到正向的回应,也希望那些热爱戏曲的、以虔诚的热爱守护、传承戏曲的人们,都能够得到上层有关部门的关注!
何赛飞对戏曲的现状痛心疾首,她的发声振聋发聩,发人深省,她对戏曲艺术是有话语权的,她的成就,就摆在那儿,你不服不行,所以她有的放矢地发飙是有“资格”的,这个“特权”是人民、是观众赋予她的。她率真、不假、明大义,所以,她敢以女人之身单挑上层,不惧权威和官威,为人民呐喊,替真正的艺术家鸣不平,有些官员听了可能心里不快,希望何赛飞免受权威打压、封杀,为她祈祷!
这家伙太懒了,什么也没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