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因何缘故萌生了去大明湖寻觅夏雨荷的念想?是源于民间流传乾隆下江南偶遇民女的一段奇闻,还是源于琼瑶笔下小说《还珠格格》里悱恻缠绵的情感纠葛?
诚如网络调侃:还记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吗?这句经典的台词,随着电视剧《还珠格格》的热播早已火爆海内外,妇孺皆知。同时也撩拨起人们对风流倜傥的乾隆皇帝的猎奇。明知这是一段虚构的故事情节,但人们宁可信其有不信其无,并始终对大明湖畔趋之若鹜,寻觅芳踪,以满足强烈的好奇心。
我从最初去过大明湖到第二次重游,寻寻觅觅、心心念念相隔40多个年头。那是1989年盛夏,我大学毕业前夕由哈尔滨去青岛实习,中途在济南转车,因有6个小时的等候时间,便与另一名同学直奔大明湖。由于长途硬座一宿未睡,进门后坐在一棵浓荫覆盖的长椅上休息,凉爽的晨风中两人竟然酣然入睡。待醒来后才发现这一觉睡了3个多小时,于是匆匆返回火车站。此行别说没见到夏雨荷,甚至连大明湖畔都未曾涉足,悻悻然留下憾事。
后来,又多次从北京驾车去菏泽、威海,去上海、杭州路过济南,与大明湖擦肩而过,内心深处总有一股与佳人相约而未能如愿之感。直至2024年仲秋时节,我与朋友从北京驱车前往苏州、扬州,这一次再也不能留下遗憾了,特地将济南作为行程的第一站。临行前从网上预订了毗邻大明湖的宾馆,准备沉浸式游玩两天,以了却“相思之苦”。
汽车在京沪高速路上飞驰,手握方向盘,有那么一瞬间我突然想到了几百年前的乾隆。当年他六下江南路过济南,是否也是走的这条路?他拥有“后宫佳丽三千人”,为什么还热衷追逐民间风流韵事?
抵达济南的当晚,我们一行人迫不及待地由宾馆徒步前往大明湖公园,去欣赏灯火与星光交织的夜景,去造访乾隆与雨荷艳遇的旧址。公园处在繁华闹市,周边有茂密高大的树林相隔,马路上灯光璀璨,公园里夜色朦胧。穿过北门厚重的城墙,将闹市的灯光与喧嚣抛在身后,园内是相对封闭的空间。我们沿着环湖大道漫步,一边是树影幢幢,花草簇簇,一边是湖光水色,长廊水榭。和煦的秋风轻轻拂面而过,送来花的芬芳,草的清香和水的温润。
湖水轻波微荡,倒影摇曳,星光、月影、灯火,以及沿岸的建筑在湖面涌动,形成一幅幅生动的水墨画。遥望湖中心影影绰绰,不知是岛还是船,在朦胧的夜色中透出剪影,我突发奇想,莫非是夏雨荷不甘寂寞正泛舟湖上夜赏美景?抑或伫立于小岛翘首以盼心中的真龙天子?
一阵阵欢呼声隐隐传来,循声望去前方灯火映照半边天空,我们加快脚步急切赶去,豁然发现一座高楼挺拔于星空之下。这场景好壮观,上千游客正汇集广场抬头仰视光彩绚丽、气势恢宏的一尊高楼。但见它坐落于宽大的汉白玉基之上,顶覆铜瓦,身围铜栏、铜柱,古朴典雅,周身灯光璀璨。在我看来其造型、气势丝毫不逊于江南三大名楼。那些楼我虽然都去过,但都是在白天,而晚上观楼仅此一例。同行朋友说,这就是具有“江北第一楼”之称的超然楼。
超然致远,好有深意,好洒脱的名字,来前我查找攻备时看过介绍,并记下明代文人杨衍嗣描写《超然楼》的一首诗:近水亭台草木欣,朱楼百尺汇波渍。 窗含东海蓬瀛雨,槛俯南山岱岳云。柳色荷香尊外度,菱歌渔唱座中闻。七桥烟月谁收却,散入明湖已十分。说来也是一段趣事,超然楼始建于元代,后多次毁于战火,2008年重建时便是依据此诗为蓝本,造型仿照宋元风格,整体为朱红色。
据说超然楼是近年来网络爆红的景点,今日看来果然如此,只不过绝大多数游客都是年轻、时尚的男女。有许多女孩穿着唐装汉服,甚至白色婚纱,在楼前拍照。好曼妙的佳丽!我不由赞叹。人说爱情中的女人最美,然,在我心里她们今天都是夏雨荷,因为在大明湖畔夏雨荷便是佳丽的代称。我想:如果生性风流的乾隆今晚到此一游,还能集“三千宠爱在一身”吗?
灯火熄灭,游人回返,我们夹杂在人群中沿着环湖大道缓行,在稀疏的灯光中一群群俊男靓女说说笑笑,热闹非凡。我环顾左右,多么希望此情此景能够呈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真实意境啊!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我们走出宾馆,继续游玩大明湖。大明湖白天与晚上的景致就是不一样,如果说夜幕之下呈现的是一种朦胧浪漫的色彩,那么晨光之下展示的是一种通透秀美的氛围。湖岸边一排排倒垂的杨柳宛若少女披肩的长发,在习习的秋风吹拂中翩翩起舞,发出“沙沙”的吟唱。那晨雾仿佛洁白的轻纱笼罩湖面,一忽儿浓,一忽儿淡,氤氲缥缈。湖面上碧波荡漾,湖水如同碧绿的绸缎轻柔闪光,微风拂过荡起点点涟漪含情脉脉划向远方。
当然,大明湖公园内碧玉与芙蕖是一对绝配,一个守候在湖畔,一个挺立在湖池,时时相拥,默默相对。若在南方,此时荷花已经凋谢了,徒剩残枝,但在这里却刚刚盛开。一根根荷叶绿油油的,像大脸盘仰望蓝天;一朵朵荷花从荷叶缝里探出头来,粉红的,洁白的,青紫的,五彩缤纷。放眼望去,岸上柳枝依依,风姿绰约;湖里荷花亭亭,娇美玉立。你不得不佩服清人刘凤诰的那副绝联:三面荷花四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按说,如此美景我本应流连忘返,然而还有一处更重要的地方需要打卡,尽情观赏。那就是荷雨厅,是传说中当年乾隆与雨荷邂逅之地,昨晚没去打扰,今天一定光顾。沿环湖大道穿过亭阁,越过水榭,跨过石桥,来到一幽静地。这里位于大明湖公园东北岸的南丰祠院内,南侧濒临湖岸处有一厅唤作“雨荷厅”。但见大厅红柱雕窗,青瓦飞檐,四周环廊,东西北三面环水,内植荷莲。厅前有一画舫,曰:“天憩舟”。上挂对联:高人喜桐树,君子爱莲花。横批:琴韵荷香。
好一处神秘、优雅、僻静的地方,不少游人来这里仔细观摩,欣赏,似乎与我一样在心里问:难道这里就是当年乾隆偶遇雨荷的地方吗?
相传在一个夏末秋初的一天,乾隆乔装打扮,微服私游大明湖。当他行至大明湖东北角时,忽闻悠扬悦耳的古琴之声,循声寻至,见一淡妆少女正在抚琴。那少女生得姿容秀丽,胜过宫中佳丽三千,心中大悦。与之攀谈,该女子谈吐高雅,落落大方,知书识礼。两人谈眼前景致,琴棋书画,诗词文章,十分投契,相见恨晚。这女子名叫夏雨荷,是世居湖畔的一书香门第的大家闺秀。当夏雨荷知道这是皇帝造访时,更是受宠若惊,她对乾隆十分崇拜。二人遂成知己,乾隆也在湖畔暂住,他们吟诗作画,抚琴弈棋,荡舟游湖,赏荷观鱼,一来二往便双双坠入爱河。
一日,风雨忽至,二人在雨荷厅内听雨打荷叶如珍珠落玉盘,湖上烟雨朦胧,如诗如画。夏雨荷亲手泡制了荷花茶献给乾隆品尝。乾隆呷了一口,满口生香,赞叹不已,这是他从来没喝过得好茶。他十分高兴,称赞夏雨荷慧心手巧,便将随身所带折扇铺在案头,攒笔蘸墨,勾皴点染,在扇上画成一幅“烟雨图”,并题诗一首:雨后荷花承恩露,满城春色映朝阳。大明湖上风光好,泰岳峰高圣泽长。写毕,郑重地赠予夏雨荷。
夏雨荷是极端聪慧伶俐,善解人意的女子,她深知这段情缘恐难久长,为表明心意,也即在锦帕上写了古乐府诗一首,回赠乾隆:君当如磐石,妾当如蒲草。蒲草韧如丝,磐石无转移。乾隆在济南住了二十几天,要去“南巡”,表示办完公务后会来接夏雨荷进京。
乾隆走后,雨荷生下了乾隆的女儿紫薇。她苦苦等待了18年之久,但乾隆始终没有回来,最终相思成疾。在她临终时,将这件事告诉了紫薇,并要她去京城找她的父亲乾隆。雨荷去世后,紫薇去京城寻找乾隆,见面后问道:皇上,你可记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吗?如今,这句话常被演化为对某人或某事的深刻记忆和期待,即使未能如愿,但依然感激那段经历。
至此,琼瑶在《还珠格格》中留下了一句令无数男女泪目的经典台词:“等了一辈子,恨了一辈子,怨了一辈子,想了一辈子,可依然感激上苍,让我有这个可等、可恨、可怨、可想的人,否则,生命将会是一口枯井,了无生趣。”
离开雨荷厅,我既兴奋又满足,明知这是一段虚构的故事,我还是真实地兑现了多年的心愿。此次旅游回京不久,得知琼瑶女士“翩然”离去,我深感欣慰。毕竟,我终于在她的有生之年前往大明湖畔寻觅了夏雨荷,并能够隔空询问琼瑶女士:你可记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