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从前叫做广州湾,是一座美丽、充满活力的海滨城市,也是我国大陆最南端一颗璀璨的明珠。在这亚热带风光的地方,海水湛蓝,河湖清澈,花草茂盛,一年四季花果飘香,美丽富饶,宜居宜家更宜旅游。
电瓶车车流
听说赤坎老街值得一游,我们就询问酒店前台服务人员。她们说,老街以前没有什么人喜欢去,很荒凉;然而最近几年,有一些外地游客喜欢去那里拍照,渐渐的,去哪里的人多了,热闹起来了,变成一个旅游打卡点。老街距离我们住的地方不远,于是我们就决定步行前往,顺便看看湛江城市建设、城市风貌。
赤坎,就是土色红赤,地处丘坎之意。
去的时候,也许赶上了上班时段,街道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充满活力。与东莞不同,在这里,骑电瓶车的人特别多。尤其是在十字路口等红绿灯时,骑电瓶车的人挤的密密麻麻,我不得不佩服他们骑车水平之高。有些骑手,能在人流车缝之中挤出一点点空间,顺溜地通过。好在街道宽阔,又有专门的电瓶车车道,电瓶车才不至于和汽车抢道,避免了许多交通事故。也许,自从深圳大学法学教授王勇骑摩托车被罚,起诉交警大队打赢官司之后,许多城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为电瓶车开辟专用通道,确保电瓶车的交通安全。湛江市在这方面做的很好,主要街道都有用栏杆隔开的电瓶车车道。对于老百姓来说,电瓶车确实方便快捷又实惠,而且可以有效地解决城市拥堵问题,那政府就应该为百姓做好服务工作。
看到全红禅母校
很开心,也是意外的惊喜!我们竟然在路上看到了全红婵的母校——湛江市体育运动学校,学校的旁边,就是湛江市跳水训练馆。站在学校围栏外,可以看到里面的跳台、跳板、跳水池等设施。这些情形,从前只能在电视上看到,现在却真实出现在眼前。在学校外面的公交站台旁边,有一个比真人还高的跳水运动员的塑像。塑像人物身着红色泳装,神色镇定,身姿挺拔,双臂高举,踮起脚尖,做出准备起跳的优美姿势。塑像下面平台上有两行文字:“让世界看见美丽的湛江!”看着塑像,我的脑海中立即浮现出全红禅跳水时熟悉的画面:镇定、轻盈、优美、舒展,就像一条自由欢快的美人鱼,又重新回到水中。
真了不起,全红禅!你是湛江人的骄傲!你是中国人的骄傲!
赤坎老街的魅力
进入赤坎老街,仿佛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
在这里,有许多由砖石木建成的老房子,甚至有许多清代建筑。在青翠葱郁的榕树旁两边,有不少小三层楼房。曾经的粉墙,已经变的灰黑斑驳。黛色的瓦片,也熏染了岁月的痕迹。斑驳的外廊、拱廊、拱门、百叶窗和女儿墙,在和煦的春风中,历经百年,却依然坚固气派。街道两边,有古老的木匠铺、铜匠铺,有装饰整洁的小食店,有售卖传统工艺品、旅游纪念产品的小店,有浮雕的走廊,有骑楼等历史建筑。这些建筑,自然而然地把人们的思绪拉回到过去,让人见识了老街百年前的建筑风貌。
也许是因为春节刚过,也许是为了旅游宣传,古老的街道两旁,有一些玻璃厨窗,用来宣传湛江文化特色,也有宣传社会主义价值观等;房门的两边,有对联,房屋的匾额上,挂着红灯笼;大树上,也挂着不少纸红花和红灯笼,点缀出一派喜庆祥和的气氛。
老街上,也有让游客拍照打卡的地方,如黎伟民在广州湾、金华金钩海味月饼大楼、售卖阿婆甜艾籺的店铺等。还有老街上有一些石雕、房屋上的装饰雕刻,颇具南方滨海城区的特点:海螺贝壳和鱼的造型、虾子螃蟹的造型等。我们参观了黎伟民纪念馆,了解了这位中国纪录片之父为中国电影事业做出的贡献;逛一下阿婆甜艾籺店,看到了琳琅满目的湛江美食。
老街商业和码头
顺着老街走上一段台阶,来到了赤坎埠古码头旧址。这里是当时最繁华的商业金融街。据说早在宋代,赤坎商埠已开始形成,至今已有千年历史。特别是1941年到1943年,赤坎老街是中国大陆唯一未沦陷的对外通商口岸,有超过两千家商号,贸易往来,盛况空前。现在,老街的店铺开门的也不是很多,有一些是照相馆,主要是少女们喜欢穿汉服拍艺术照,留下自己青春亮丽的照片;也有一些店铺卖各种美食饮料;还有年轻人创业,开的一些美术工艺品店、旅游纪念品……
我们很幸运,在这里碰到了一位当地片警。当时,几位民警正在这里执行公务,看到我们,有一位热心的民警就给我们介绍老街建筑,当时这个地方十个旧码头商业繁荣的盛况。他还指给我们看,那些房屋是建于清朝的,有两三层楼的;古码头的清朝青石石碑,我仔细看石碑上的文字,已经模糊不清;他还告诉我们,码头的闸门在什么地方,夜间怎样关闭闸门防盗、怎样防洪。他一边说,一边指给我们看,闸门外、顺着台阶,跨过门槛地方向下走的那片地方,从前都是一片海水。仔细观察,果然发现闸门外两边崖壁上,确实有被大水淹过的痕迹,绿苔、霉斑到处都是,沧桑的岁月在这里留下了痕迹。听着这位民警的介绍,可以看出他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自豪,我们问他为什么清楚这些,他呵呵一笑,说自己就是土生土长的湛江人,当然了解当地的文化历史了。
非常感谢这位不知姓名、热心周到的民警,为我们免费讲解这段湛江商业辉煌的历史。湛江,这座曾经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城市,当初在商业发展史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码头里边,红砖青石,经历了多少年的风风雨雨,岁月的侵蚀,外表已经风化,砖石磨去了棱角,但是依然坚固;闸门之外,红砖青石,早已被海水浸泡,变成斑驳的老旧的灰黑色了。青砖石缝之间,有生命力极强的绿植,从缝隙中生长出来,攀附在缝隙中,迎头阳光,极力向上,顽强地成长着。站在码头上,望着通向海边的台阶,我忽然生发出一种时光悠悠、沧海桑田的感觉。
参观静园
游览过商业街,我们又参观了建于1926年静园。这是一座中西合璧的院落式建筑,因房主是广州湾商会第一任会长陈斯静,所以,他的住处便被称为“静园”。
走进静园,有一条长约十多米、宽两三米通道。通道两边,是明黄色高大的墙体。墙体上面,有两层赭色百叶窗。通道上方,是仿西式建筑的拱廊。进入庭院,院落的正面,是一栋两层高的欧式建筑,有连续的拱券装饰,有罗马柱和涡卷纹。楼房最豪华的部分,是窗户,装饰的是当时最时髦的彩色玻璃,在阳光照耀下,显的十分亮丽。
庭院面积不大,中间有一个八角池,里面贴着三条瓷鱼,上面盖着钢化玻璃,供游客观赏。
广州湾商会,是商人自发组成的民间团体。陈斯静作为会长,为保护会员利益、维护商铺治安、调解商务纠纷等做了不少工作,为促进当地的商业繁荣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但是,我个人认为,这座静园的修缮工作有些问题:色彩上过于求新,过于明艳。这个院子,从修建到现在,已经有一百年的历史。但是静园给人的感觉,仿佛是最近三两年才建成的,整体色调过于鲜艳明亮,崭新的程度甚至超过了最新的现代建筑。从建筑风格上看,的确是民国时代的中西结合式样,总体感觉有点不伦不类。
独特亲民的水仙庙
赤坎老街的水仙庙和水仙井,也是重要景点之一。水仙庙,顾名思义,我想当然地以为庙里供奉的是水仙花花仙子。走到庙门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根大红色的腾龙柱。腾龙柱上,除了金黄色的盘龙,还有灰白色的祥云,衬托的整个柱身更加鲜艳夺目。整座庙堂,色调都比较老旧,当然除了这两根腾龙柱。
水仙庙不大,就像普通人家的一栋门房,这也是水仙庙独特亲民的地方。现在去旅游,看见的庙宇,多是金碧辉煌,高大雄伟。像这种亲民的小庙宇,真是不多见了。不过,我认为,庙不在大,诚心则灵。抬头向上,看到木匾上写“炎河二帝”,下有“水仙庙”三个小字。我才知道自己想错了,原来这里供奉的是炎河二帝。庙堂大概只有一间教室那么大,里面灯光昏暗,能看见炎河二帝画像。庙内有一副对联:“耒耜初兴功资稼穑,山川始奠绩奏平成”。上联歌颂炎帝教人们刀耕火种,下联赞扬河帝治水之功。庙前有两口井,一口甘甜,可以饮用;一口咸涩,用来洗衣清洁。
水仙庙左手边平台上,有一棵大榕树,特殊的位置,照例被人们看作是吉祥有仙气的树。树干上、树枝上,系着数不清的红布条,当然是前来祈福的人们系上去的,祈求平安,祈求好运。
此外,赤坎老街还有陈明仁将军纪念馆、广州湾历史民俗馆、许爱周故居、润园、三有公司遗址、南华酒店、建设旅店等历史建筑和文化景点。由于时间有限,未能一一参观。
热爱家乡的滴滴司机
走走看看,差不多一个上午就过去了。回宾馆时,叫滴滴打车。司机是一位壮年男子,很健谈。聊天时,说起梁文锋,我家先生说,梁文锋不是湛江人,谁知那位司机突然生气了,声音随之提高了八度:“梁文锋怎么不是湛江人?吴川也属于湛江地区!”看到司机生气了,我忙补充道:“梁文锋是湛江人。”
“对了!”司机马上转怒为喜:“我们湛江啊,名人很多,除了全红禅、梁文锋,还有天地一号老板陈生呢!”是啊,我也看到过有关陈生给村民建别墅的文章呢。
“对,还有从前的跳水冠军劳丽诗呢!”先生也忙着补充。昨天晚上,我们还特意去劳丽诗广场逛了一圈,看到了广场上正准备跳水时姿态的劳丽诗雕塑,欣赏了夜色中大海、沙滩独特的景色,也看到了夜晚时湛江城市的繁华与热闹。
看来,一个人对家乡的热爱,是刻在骨子里最朴素的感情;为家乡的名人骄傲,更是藏在内心深处最可爱最真诚情怀!
“哎,谁不说俺家乡好,得儿哟依儿哟,一阵阵歌声随风传……”此时,在我的脑海中,回荡的是这首熟悉的歌词。是啊,有谁会说他的家乡不好呢?特别是当着外人的面,人的本性使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应该记住,以后不管到了那里,都不能对当地人说你们这里的什么不好,那样会讨人嫌的,甚至会引发不必要的矛盾。
二〇二五年三月二十九日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