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读《诗经》,《小雅.车辖》中有一句:“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意思说向往崇高的地方,沿大道前进就能到达。
故乡吉县,位于吕梁南端黄土高原边缘的残塬沟壑区。这里塬面狭窄沟壑纵横,历来交通颇为艰难;故抗战时期,二战区退出太原来此地行营驻扎,据险自守。当地至今仍流传一句口头语:“阎锡山骑毛驴,不负责任。”当年当地道路的险恶可见一斑。老辈人中好多一生也没有走出过吉县这一方小小地面。
一九七一年,我刚十七岁,初中毕业报名参加了大三线建设。假期后返回工地时,却因天气而没有了出山的大卡车班车。好在汽运公司的舅舅找到临钢刘雷义师傅,拜托捎我到临汾,再转火车前往前进机器厂。
刘师傅的车在阴沉沉天色里出发,一路颠簸,伴随着落雪越来越大,行驶到金刚岭时,大雪蒙蒙封路,刘师傅仅能凭着平日的经验摸索前行,突然一颠,车子停在斜坡上。油管破了,只好拿出工具箱里的钢锯来修理;两个人手在落雪中来回锯拉,一开始生疼,再后来就没有知觉了。群山苍茫起伏,大雪中连一只鸟也看不到。天地茫然一色,不知路在何方。那种一时无望感觉,后来缕缕出现在睡梦中。
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出山的路有了很大改善;但随改革开放,路上的车也越来越多。拥堵事故屡见不鲜。
八五年的夏天,单位几个人到市委党校开会,会后坐学校212基普车返回。出临汾到石匣进山,吉普车在蜿蜒曲折山路上喘着粗气盘旋而上。转过一个急弯处,迎面下来一辆拉煤的拖挂大车,坡陡路滑,急煞车发出的刺耳尖叫声令人绝望。外沿是深渊,里面是排水沟。师傅情急中一把方向打进排水沟,车上五个人都轻重不同受伤,好在没有牲命危险。
事后一直耿耿于怀,这个破路哟,什么时候能是个尽头呀!
记得当年讲课,讲四个现代化时,从其中的交通运输现代化中能看出周总理等老一辈国家领导人的良苦用意。要想富先修路。只有有了路,有了宽敞的大路,才能有摆脱贫困落后的希望。
在全国热火朝天的现代化建设中,小小的吉县面貌也开始出现天翻地覆的变化,这变化首先体现在路的改观上。
前几年退休时,想出去走走。有个心愿,我们汉族人,说汉语写汉字,理应知道源头何方。于是提念到汉中去看看,承蒙几位学生热情支持,一起陪同前往。生日前夕,一行十三人带两辆车,清晨出吉县城,上青兰高速,转吉河高速,出晋入秦,过西安穿秦岭隧道,下午就到了汉中市。古有“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今我“晨出吉州上高速,千里当天到汉中。”汉中一往,古汉台刘邦筑坛拜将,望江楼博物馆江流千古;还有那石门栈道,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也是著名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典故发源地;萧何月下追韩信;历史岁月镂刻在民族人心中。
如今,全国各地的道路四通八达,铁路公路高铁高速,人们的出行今非昔比;国家尤其重视老少边穷地方的道路建设,像吉县这样的深山僻壤,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道路建设也同样大为改观;青兰高速、吉河高速、吉宁高速,国道省道,把地处偏远的吉县与全国连在一起,交织成统一的通江达海网络;在县内就连田间道路都已经硬化,各种机械农具很方便就能进到地里操作。当深秋时分,吉县苹果喜获丰收,外地的采购商把大卡车直接开到果园,现场交易装车,当天发往全国各地;甚至能第一时间走出国门,销向世界。据统计,吉县优质苹果每年要有二十六万吨销往外地,产值达十五亿元人民币;得益于道路畅通,产业蒸蒸日上,吉县于2018年甩掉了贫困县的帽子。
今天的吉县面貌焕然一新,县城高楼一座接一座拔地而起,公园里人们喜笑颜开;农村人家年收入七、八万十多万者比比皆是,好些的人家苹果能卖到二三十万元。几乎家家都盖了新房屋,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红火。
记得电影《青松岭》插曲中有一句词:劈开重重雾,翻过道道岭,沿着社会主义大路奔前方。从古人斧劈栈道到今天高速通衢,中华民族坚韧奋斗的精神深深流淌在血脉之中。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在党和国家的怀抱里,吉县老百姓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前行,日子越来越红火,前景光明,前途似锦!
这家伙太懒了,什么也没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