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散文)

傅清尘 1天前 11

2024年11月15日,星期五中午,没有太阳,天空阴沉沉的,我拿着碗,到学校食堂,打了饭菜,走进办公室,等着儿子放学,等着他一起吃饭。

办公室里,同事们笑着聊天:“一年级开学这么久,都没考过一次试。今天也考一考,看看学生的水平怎么样?是骡子,还马,都拉出来溜溜。”听了他们的话,我并不惊讶,倒有些期待。毕竟儿子读一年级,开学整整三个月,天天辅导作业,幼儿园时就抓着不松手,希望他不输在起跑线,还不知道他的真实状况。他能考多少分,结果是惊喜,或是惊讶,都比藏着掖着要好。

一会儿,下课铃声响起,儿子从教室里跑出来,跑到办公室。以前,到了办公室,洗过手之后,就拿起筷子吃饭。可是今天不一样,居然摇起屁股。他站在过道的中间,双手握起拳头,左右摆啊摆,屁股加大幅度,摇啊摇,嘴巴张开,不住地发出声音:“啊呀啊,啊呀啊……”脸上的笑容像天上的太阳,不是几朵乌云所能遮挡!

同事们笑着跟他开玩笑:“胡子沫,今天怎么这么开心?是不是学校里有好吃的菜,或者看到老师办公室这么干净?”的确,食堂的菜还不错:萝卜蒸猪肉,西红柿炒鸡蛋,还有一个浓郁的汤;同时,学校要进行办公室评比,每一间办公室都打扫得非常干净,每一张桌子都崭新如初,用洗洁精洗过,可谓一尘不杂,连头顶的蜘蛛网都消失不见。

儿子笑着说:“不是。今天考试了,我可以考满分。”他一边回答,一边露出牙齿,笑呵呵的的声音不断传来,像银铃一样。

“你们老师试卷改完了吗?我们都还没改呢?”同事们问。大家在同一间办公室,彼此非常熟悉,就像此树熟悉彼树。当然,儿子的数学老师不在,刚刚上课,呆在教室里还没有出来。

“没有改。我猜的。所有题目都会做,全对。”儿子笑得更大声。笑声吸引了门口的小朋友,不停地往里面张望。

“真的,那我问下你。小明家上面三层楼,下面二层楼,请问这栋数有几层?”同事挑最难的题目问儿子。

儿子立马回答,没有任何迟疑:“6层。他自己家也是一层。”

同事竖起大拇指:“嗯,真棒,你肯定一百分。”她知道,那张试卷,那个题目最难。只要答对了,基本都能满分。

对同事的话,我有点怀疑,总觉得满分过于遥远,如同天边的云彩。毕竟平时的作业,儿子表现没那么好,经常这个错,那个错,上面总要画个几个叉叉,令我大为生气,鼻子都歪了。

有些人说,你太谦虚。非也,我说的并不假,句句属实。自从儿子读一年级之后,我和妻子卷不赢,又躺不平,只好进行分工,一人负责一天,既免得太累,又免得心灵太受伤。教育这道题目太难,常有家长被气得生病住院,甚至脑溢血,早早地离开人间。我们不想重蹈这样的覆辙!要不然,丢下年幼的孩子,怎么忍心?

儿子最难的是拼音。幼儿园里,老师没教。暑假里,我们作为家长,也没敢教。我虽然是语文老师,但普通话不够标准,存在一点问题,前鼻后鼻不分,“n”和“l”不辨,怕误己子弟。若是儿子一开始就发音不准,习惯成自然,后面想改就难如登天。

儿子学拼音之路坎坷不平,跌跌撞撞,单韵母较为简单,他基本能够掌握;但是复韵母,问题就大了。特别是三拼音节,遇到变音情况,他更是分不清,“ian”这个组合,根本没办法弄明白,每次都当成“an”去拼,一拼一个错,教一次当时记得,过上几分钟忘了。多复习几遍,当天知道,过了几天,全然不记得,气得我差点七窍流血,双拳握得紧紧的,真想给他好好来上一顿,让他长长记性。实在不忍下手,我只好拿起一张纸,撕得粉碎,发泄心中的怒气。

幸好,这次考的是数学。他掌握的程度比语文要好一些。每次做作业,他首挑数学,再做语文;宁可多做两页数学,也不愿多做一页语文,从中可知一二。即使如此,他的数学学科同样存在不少问题。

数学老师教学水平高超,是名气很大的老师,很懂教育,特别注意练习,几乎每天都有一页“口算”,要求家长计时,批改对错。儿子每天都图速度快,字写得龙飞凤舞,大得如簸箕,如磨盘,一个数字占两行。他做完后,我点开“作业帮”软件,利用批改功能,一秒速改,基本每天都要错三四个,让我徒叹奈何。

普通的口算如此,复杂的问题更是道道关隘。特别是较难一点的思维题,前两天就遇见一道“9只鹅要过河,鹅妈妈和鹅爸爸带领4只小鹅先过河,还有几只鹅没过河?”儿子读完题目,拿起铅笔,“刷刷”地写出答案“9-4=5”。他已经完全忽略了鹅爸爸和鹅妈妈,妻子教了数遍,还画了图表,才总算教懂他。

也许,一年级的孩子,智商正在发育的过程,学习处于初始的阶段,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极为正常。慢慢来,时间的作用下,花期早点迟点,总会开放。我们作为父母,只能静待开花。

下午放学,太阳突破云层,露出红红的脸庞。不知何时,乌云消失踪影,白云悠闲地飘荡在空中。我准时出现在学校门口,等着儿子出来。

儿子跟在队伍,站在人群里,穿着校服,背着书包,那模样十分可爱。我一眼就看见他的右手拿着一张试卷,大大的试卷,白白的试卷,没有放到书包里,而是拿在手上。

我喊了一句,他看见我,从台阶上走下来,见面的第一句话:“爸爸,我真的考了满分。你看,满分。”

我接过试卷,上面红笔写着一个“1”,后面跟着两个“0”,就是人们口中常说的一根油条加两个鸡蛋。这道菜,人间至品,非常美味,至少我们家长吃起来,分外喜欢。

我接着试卷,打开手机,拍了一张清晰的照片给妻子。妻子在上班,步行街卖衣服,好消息要分享,让她一起坠入幸福的漩涡。发图片的同时,我发了几句文字:“儿子考了满分。他说,都是妈妈的功劳。”

后面半句,是我自己加的。人要好好相处,要开开心心,学会表达一点谢意,学会夸奖别人。别人才有更大的动力,家庭才会更和睦。

晚上,儿子吃完饭,做完作业,一直没有睡觉。他在等妈妈,睁着眼睛,翻来覆去,要把这好消息亲口告诉妈妈。他告诉妈妈的同时,还摆出一副谦虚的模样:“我们班考满分的,有十几个。我不算优秀,下次争取再得到满分。”

妻子给了他一个大大的赞。此儿,不错;此妻,不错。人生有此,快乐足矣!

2024年11月16日星期六

这家伙太懒了,什么也没留下。

最新回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