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春光明媚,鸟语花香,到处焕发生机,正是踏青春游的好时光。把清明上坟祭祖安排在这个季节,像在告诫人们,水有源,树有根,风光再好,别忘先祖养育恩。应牢记教诲,继承传统,勇往直前。
清明多雨,空气中传着花香,霏霏细雨滋润着心肺。引发感慨,浮想联翩。
我出生于新旧社会交替年代,亲眼目睹打败日本侵略者,打垮蒋家王朝,新中国成立。在建立新政权过程中,父亲投笔从戎,参加武装起义,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燃起火红种苗:父亲是我心中是灯塔,是不倒的丰碑,是激励我成长的动力。
我的家乡地处齐鲁大地中北部,靠山近海。人勤劳,能吃苦,诚恳,朴实。虽土地贫脊,但人实在,执着,坚韧不拔;虽收成微薄,但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旧中国,军阀混战,日寇侵占,铁蹄蹂躏,烧杀掳掠,民不聊生。家乡人有着强烈的爱国心,在共产党领导下,赴汤蹈火,拿起土枪长矛,土地雷,走向战场,与敌人拼杀。奏响革命的号角,前仆后继,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我的曾祖父闯过关东,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在绥芬河与苏联人做生意,当翻译。赚到钱回家盖房买地,使我家逐渐富裕。他做过镇长,为村子改名延续至今。老人见识多,思想开明,经常对人讲延安毛主席眼光远,共产党是中国救星,积极拥护解放区政策,带头减租减息。土改时主动献出土地,是当时的开明绅士。至今我还珍藏着曾祖父歌颂共产党为人民求解放、谋幸福,痛斥蒋介石丧权、卖国,腐败的诗稿……我五岁母亲去世,是年迈的曾祖父母抚育我长大,至今铭记着他们的爱。
我祖父在东北当学徒,学做生意,后来在日本统治区做公益职员,东北解放成了政府职工。因老人没人照顾,辞职回到老家。农活虽不精,但经常清扫街道,尽自己力所能及去助人,人们都夸他知书达理。
二祖父是种田把式,耕耧锄割,无所不精。那架式,那功力,无人可比。不用牵牲口,会耕耧如划线一样直,出苗无比均匀。会赶车,扬鞭稳准狠,再暴烈的牲口到他手里都温顺服帖。日本鬼子侵占了家乡,要他当伪村长。表面为鬼子做事,实际上情报都及时传给我党的地下同志。鬼子扫荡,捉了许多革命志士,二祖父冒着生命,从据点里敌人的枪口下做保,一一营救。我退休后回乡,都说我二祖父当年救过不少国家干部。他经常进出鬼子据点,鬼子汉奸动态被透露,曾怀疑他,关起来审讯他。吊梁上拷打,灌辣椒水,坐老虎凳,胳膊粗的松木棒打断几根,打得皮开肉绽。又拉他陪决,前面的人倒下了,让他招出秘密联络人,他说:“我为太君跑腿出力,太君还不相信我,我好冤枉。我死了谁还再敢出力?”敌人见审不出什么,只好致歉安抚。
国民党进犯胶东解放区时,二祖父驾马车为解放军运物资,与敌人周旋……
二祖父坚贞不屈,保护革命干部,在村中流传很广,是我家之魂!
1938年,父亲在学校便从事革命活动,参加武装起义,推翻了伪政府,建立新政权。一天夜里,父亲回到家中。老人见父亲身穿军服,很是不安。那时兵匪一家,难辨真假。父亲是长孙,担心他安全。曾祖父母忙给父亲娶亲,想让媳妇缠住他,别再出去惹祸。但安排的再好,爱情再甜蜜,没有动摇父亲参军报国的决心。日寇猖狂,国家有难,抗日救国才是当务之急。见家长放松了防范,父亲趁机溜出家门,弃小家为国家,连夜去追寻队伍了。
母亲生下我,虽没见到父亲,但在母亲的思念中,老人的唠叨里,好像父亲一直在身边。到十岁才见到负伤挂采的父亲。父亲骑着大马,非常英武。村里人也都羡慕。有一个当解放军的父亲,我昂首挺胸,很是得意,成了向人炫耀的资本。大门框上挂光荣牌,节日里送来光荣灯,像挂在心间的指路明灯,照着前进方向,令我向往。父亲是心中的偶像,学习的榜样!
与父亲接触不多,知道的很少。父亲曾告诉我,刚参军时,赤着脚,腰困草绳子,到处跑。吃米糠野菜屙出的大便,太阳一晒,风一吹,全刮没了……在抗美援朝战役中,身边的战友全牺牲了,他背包上打了几个洞,侥幸活命……提到往事,总是心情沉重,觉得幸运和亏欠。说:“当兵的人,战场没死就是赚了。比起好多战友,我活到八十多,赚得太多了……”
在父亲影响下,二祖父家二叔十二岁便硬缠着当了小八路,做通讯兵,侦察兵,到地下医院做护士。去年我回家乡特地去参观了当年的地下医院,在敌人的眼皮底下,在贫困的村中地下十几米处挖洞穴,做医疗,救死扶伤。两三年中,让600多伤病员重返前线……
解放后,二叔二婶都是青岛卫生部门负责人。家乡人都慕名去求医,他们都热情接待,口碑很好。1972年二叔率国家医院队赴非洲坦桑尼亚,赞比亚服务了三年,为修建坦赞铁路做了贡献……这对十多岁就参加革命,在战火纷飞出生入死中相爱的伉俪,解放后又在城市医务部门兢兢业业工作了几十年。晓得遗体对医学研究和教学的重要,提前写下遗嘱,去世后都将遗体捐赠给他们热爱的医疗事业,是青岛夫妻共同捐赠遗体首例。这种对专业的赤诚和对人间的大爱,这种全心全意为人民的美德,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与那些追求个人享受,不顾国家利益贪腐的官员形成鲜明对照,着实令人钦佩感动。
我叔叔十多岁随祖父在东北生活,他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刻苦认真,重才施教,是哈尔滨一中的优秀教师。
继母也是十几岁参军,当过文艺兵,曾在我家乡演出。随部队转战南北,在宣传军民关系,激励战士英勇杀敌,起了很大作用。与我父亲共同生活了五十多年。转业在城市任过厂长,区委副书记,市总工会宣传部长等,她办事果断,勇挑重担,敢做敢为。虽由于时代环境和我的任性等许多因素,与我关系有些不快,但都是家事私事。在大是大非面前,她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勇于负责,不愧是党的老干部,好党员!
先辈虽没惊天动地丰功伟绩,都是朴实的平常人。但在国家需要时,不惧流血牺牲,挺身而出,也难能可贵,值得继承发扬。转业在岗位上也能认真做好工作,尽心尽力。要学习这种爱国精神,牢记遗愿,踏实做事,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益的人。
家乡解放早,我从小接受党的阳光,在亲人的教诲和抚育下长大,对他们的处事做人都耳闻目睹。他们的经历令我感动,他们品德让我骄傲,我以是他们的后代为荣!每逢年节和清明到来时,我都会记起他们的音容笑貌,历历往事浮现脑海,令我缅怀,令我敬仰。我家妹妹,妹夫,堂弟,堂弟媳,好多是退伍军人,有的还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都是好样的。
先辈们无私的付出,给我们创造了条件,让我们过上幸福生活。市场物资丰富,国力强大。不少人有车有房,有了积蓄。退休了到处旅游,乘飞机出国观光。这神仙般的日子,我的先辈们都没享受到,甚至想也没想过。吃水勿忘掘井人,幸福生活是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清明是祭祖缅怀的节气,不能烧点香纸,献几朵鲜花草草了事。应回顾历史,不忘昔日的艰苦奋斗,重温先辈走过的路,博取闪光点,吸取不足教训,牢记教诲,把他们的美德和精神融进日常生活中,紧跟党的战略部署,让思路更开阔,让生活更美好。
(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