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夜的黑(散文)

白逸遥 2月前 101

  小时候,提起黑夜,总会产生莫名的恐惧。不管是力不从心的煤油灯,还是奶奶嘴里夜间出来活动的牛鬼蛇神,似乎比黑还黑。何须仔细推敲,总是觉得一年四季的日子里,最怕的是除过黑夜还是黑夜。

   煤油灯的光线实在有限,只能照亮巴掌大那么点区域,在窑洞的最深处,通常是黑凄凄或冷冰冰的,人还没怎么动,灯下人影的晃动早就占据了大半个窑顶,给人感觉处于煤油灯下的窑洞也在跟着人影晃动。于是,就会产生一种无形的恐怖,不过,说白了这只是个幻影,再怕也抵不过人为因素所制造的胆颤心惊。

   奶奶说,那时侯的人很穷,穷得只能靠着树皮和草根维持着生命,饿狼也很多,不过狼吃人的事情多半发生在白天,晚上也只能干些偷鸡摸猪的勾当。奶奶说,比狼可怕的还是人,人是晚上会来砸门的。在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她伺候生病的爷爷刚吃完药准备上炕,结果大门被一群自称“红卫兵”的地痞无赖砸开。就这样,耿直不屈的爷爷还未来得及穿件棉袄,被用以公报私仇来强奸着革命名义的小人带走了。白天爷爷脖子上挂着木架子,上面写满了必须打倒的莫须有罪名,晚上则是关在牛圈里受着非人的折磨。奶奶说,她不怕狼,她怕人,她在白天可以用辛苦的劳动来忘却暂时的伤痛,她怕夜晚无休无止的噩梦。奶奶怕黑夜,所以我也怕黑夜,不是怕鬼,而是怕人。

    辛苦年代里黑夜的黑着实黑得没边没沿,白天不白,黑夜不黑。奶奶说过,在那样的日子里,她怕夜,更怕黑。不过,她始终相信,黑夜的尽头便有瞩光,黑夜的黑反而会衬托出偶尔露面的阳光更加明亮。

  如今,奶奶去了,那些年的黑夜也跟着奶奶去了。随着年岁的增加,现在的我不但不惧怕黑夜里的黑,反而有点喜欢上了这种黑的味道。黑夜里的黑总是披着神秘的面纱,会让人生发出无穷的想像。黑夜的黑是诗人的温床,他们用文字描绘出无尽的唯美图景。黑夜里的黑总是让人远离尘世的喧嚣,可以获得些许的自由。黑夜里的黑在不声不响中黑得纯粹,美得脱俗,静得安逸。黑夜里的黑像是一位世外高人,洞悉了生活的全部,暗自修行着它的一如既往。

   黑夜的黑可以让人的眼晴只是心无旁骛地望着星空。黑夜有着沉默的魔力,每一颗星星应该是它的信使。望着每一颗耀眼的星星,会想到它们与人类自己一样的独一无二,会想到它们上面可能供养着如同人类一样的生命,会想到它们可能是我们故去亲人的眼晴,会想到牛郎织女的隔河痴望,会想到玉皇王母的天宫……所有这些想像,才让小孩有了探索的欲望,让老人有了接受进入天堂的顺理成章。黑夜的黑可以看清万家灯火,可以想像人间冷暖。黑夜里,如果有一盏灯火,永远为了等待而停留,那样的日子即使清贫也是幸福的。如果灯光璀璨,四周通明,室内却无欢声笑语,黑夜里这样的明亮注定是孤独的,连同裹在明亮里的人。想起黑夜的黑,不由想起小学语文课本里学过的《小橘灯》,一个漆黑的夜晚,一个八岁的小女孩,在面对病重的母亲时,还依然能为作者串出小橘灯,不只是照亮作者回家的路,更是点亮了自己人生的希望。所以,黑夜里的黑无须抱怨,只要心中有爱,便会让心底里的光照亮前行的方向。黑可以想像,黑也可以生出温暖。

     黑夜的黑富有诗意,富有灵性,它会叩响诗人的心弦,它会留下优美的篇章。“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没有黑夜,何来明月,怎么能有如此千古流芳的佳句。“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莹。”没有黑夜的黑,何见渔灯,何来诗情画意?黑夜的黑独具魅力,只是在于落在眼中的是什么样的人。

   忙碌的工作,复杂的人心,焦虑的白昼,都会让人有种想要靠近黑夜的迫切。黑夜来了,不用思考工作中的尺长寸短,也不用考虑因为出言不小心而给他人留有嚼口舌的资本,更不必为了维护所谓的同事关系而带着言不由衷的笑容。喜欢黑夜,是喜欢上了自由,喜欢上那个简单略带任性的自己。在黑夜里,可以卸下所有迫不得已的面具,想唱就唱那么一段,不用在乎别人的目光,想跳肢体也可以扭动几下,并不需要别人的喝彩,只要自己开心就好。想哭就可以尽情地发挥,释放尽生活中所有的不如意和委屈。想笑也就畅怀大笑,把在别人面前不愿也不敢提及的趣事通通回忆一遍。黑夜多好,可以静心看一本好书,可以用情写一段文字,可以想入非非,亦可以天马行空,更可以梦想成真。

   黑夜的黑,就是单纯的黑,简单的黑,除过月亮星星的点缀,也只剩下黑了。这种黑里,不添加其它色彩的比对,更不添加人为的涂描。这种黑里,不渗杂虚情假意,不混入营营苟苟,反而有种夜有多黑心便有多静的安逸。白天太多的喧闹混淆着我们的视听,太多的纷扰让我们的心神荡漾,只要到了晚上,在黑夜的纯粹里也找到了那个纯粹的自己。黑夜安静了世界,过滤了白天,也在沉淀着浮燥的人心。

   黑夜经历过千千万万个春秋,依旧

  保持着它黑的本色。它不与白昼争夺分秒,总是安分守己地跟着四季的节奏走着自己固有的轨道。从不越界,从来都很守时。它像一位饱经风霜的智者,早已洞悉世间的一切,不争不抢,不紧不慢,走着自己该走的路,做着自己应该做的事。它也像一位千年不老的得道之士,熟知白天里所有的人情冷暖,也知晓人活着的本质和真相,所以不言不语才活出了自己的独特。

    小时侯,恐惧黑夜,既有现实意义上的黑,更有生活中的黑。现在,喜欢上了黑夜,无非是喜欢上了自由,喜欢上了思考,喜欢上了简单,更喜欢上了纯粹。黑夜的寂静,可以让自己的呼吸淹没在宇宙的浩瀚之中,也可以应和着心跳畅想着美好的明天。不管何时,在生活中可能遭遇到黑,但我始终相信,黑的尽头便有光,黑夜可以活成白天的依靠,白天所有的喜怒哀乐都会在黑夜里彻底消化。

这家伙太懒了,什么也没留下。

最新回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