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不可怕,咱还年轻(散文)

幸运星 1天前 2

年少时,我们东北一大家人住在老屋。

老屋虽然破旧,但还好的是房间很大,一间套一间的够十多口子人住。家里人口多,日子过得拘谨。随着奶奶养育的几个儿女相继长大成人,也有能力挣钱养家了,但家里由于人口多,日子仍过得很贫穷。奶奶作为家里的掌舵人,有操不完的心。一些家中琐事,柴米油盐她不仅要过问,家中的财政大权,她更是攥得死死的。所以虽然她的饭桌上多了精米白面,有肉有菜,而我们的饭桌上永远是清汤寡水的大菜,各种粗粮食物。

父母以及家里的大爷和叔叔每天早出晚归辛苦工作,挣的钱统一交给奶奶支配。

奶奶每天心安理得地享家里的一切。因此我对她的不理解很多,家里一直不富裕,别人都在吃糠咽菜,而她凭什么能过资本家有鱼有肉日子?而那些辛苦劳作者却不能享受着一切。我会时常和母亲提出抗议。母亲都会说,奶奶年纪大了,而我们都年轻,趁着年轻多受点累,家里人才能过上好日子。我们吃还在后面呢。

是啊,谁不是从年轻过来的呢?以前奶奶嫁入何家时可以用穷困潦倒形容何家。奶奶是富家女,娘家开着粮店,家境殷实,提亲的人家也很多,但都被她拒绝了。她之所以相中爷爷,只因为爷爷的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爷爷的父亲在爷爷去部队当兵时,得了一场大病瘫在了床上。爷爷闻讯后,提前退伍回家伺候父亲。爷爷为了给自己的父亲治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又借了许多外债。当好心的邻居把奶奶介绍给爷爷时,爷爷当时就给回绝了,爷爷说:“我家都穷成这样了,我哪能再连累别人呢?我现在只想治好我父亲的病,好好孝顺我父亲就行了,别的我不会再考虑!”

奶奶是被爷爷的孝道打动了。她来到爷爷家,坚定地对爷爷说:“我愿意和你一起养老人!贫穷不可怕,咱还年轻!”

奶奶和爷爷结婚后,勇敢地挑起了家的重任。在此期间,她如男人一样苦脏累活都去干,每天风里雨里如陀螺般的挣钱养家,她孝敬自己的公公,为公公治病,最后终于让瘫在床上的公公站了起来,还清了家里的大小债务,并修缮了老屋,加盖了许多房间让家里的儿女有了安逸的家。那时,她对爷爷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贫穷不可怕,咱还年轻……”

是啊,有年轻就不怕贫穷。因为奶奶用自己年轻的体魄付出了青春的汗水,吃苦受累把几个儿女抚养成人,她不也是从年轻过苦日子挺过来的吗?老了理应享受年轻儿女给予的一切。母亲和家里的大爷叔叔们还都年轻,等以后老了也会有儿女孝顺的。

我们一家来承德后,母亲凭着自己年轻,去工厂打工,每天早出晚归辛勤工作着。父亲也是同样如此,每天一早赶公交车去市里上班,一个月开支的日子他才回来一次。我知道他每次回来都是给奶奶送钱的,她不仅把每月的工资交给奶奶,他还会把他平时爬格子挣的稿费交给奶奶,另外还有一部分他工作之余打的一些小时工,还有一部分他给一个浴池当的搓澡工钱。永远记得奶奶每次数钱时蘸着涂沫,老褶子笑成一朵黄菊花的模样。数过钱她除了是满意的笑之外还有对父亲的责怪,她劝父亲以后不要太过于辛苦,浴池搓澡工就不要去干了,咋也是个国家干部,咋也在市内那个最高的楼里工作,让人认出来就不好了!最主要的工作之余打那么多的工,累坏身体一切都没了。父亲却劝奶奶说,不要为他担心,他还年轻!奶奶听后会欣慰地说句:“是啊,咱不怕贫穷,咱还年轻。”

母亲拼的也是年轻,以前母亲卫校毕业后一直在东北一所三甲医院做护士。后来和父亲结婚后,为了家里生活好些,辞了护士工作去了一家工厂当了一名搬运工。姥姥心疼母亲劝母亲还是做护士吧。姥姥甚至说:“婆家如果实在困难,我可以帮助一些。”姥姥说这话是有底气的,因为那时姥姥开了一个饺子馆还算有钱。但母亲却说:“妈。我怎么忍心要你帮我呢!我要用自己的能力给老何家创造财富。家里是穷,但我还年轻呀!”

在母亲眼里,贫穷能被年轻打倒吗?我有年轻的体魄,有足够的时间和有能力战胜贫穷。

来承德后,母亲一开始只是干一份搬石头的工作。每天早四点起床去工地搬七车石头,一块石头起码有十多斤重吧,每天中午回到家衣服都会被汗水打湿了,她来不及休息还要给我们一家人做中午饭。后来她觉得这一份工作远远不能为家摆脱贫穷,故此,她又兼职干了筛沙子以及砸石头的工作。这样一来,每天她夜晚才能回家。每天母亲玩命工作,钱是挣了不少,但我们家每天吃的还是清粥小菜,还没有摆脱贫穷。因为我们不仅仅是一个小家,还有东北一大家人需要救济帮助。她挣的钱也会和父亲一样一分不剩地交给奶奶。奶奶把钱大多部分汇给了东北亲属,供大姑上大学、给大爷治疗肾病、为出了车祸的老叔治疗伤病,让东北的家人有了温饱有了生活保障。母亲挣的钱不少,而只有少一部留给家用。

母亲不是铁人,但她在我眼里她就是一个穿了盔甲的战士,寒霜不怕,风雨无阻。她永远都不会倒下。但随着工作量的逐步增大,母亲体力不支,几次在工地晕倒被工人送回家里,我才知道了母亲并不是铁人,她也有顶不住的时候。直到有一天,她终于积劳成疾离开我们那天,我才懂得了人的年轻故能战胜贫穷的能力,但过于透支也有支撑不住的时候。比贫穷最可怕的是失去!

母亲的过早离去,对我是一个致命的打击,特别是她走在尚在年轻的年华,还没有等到我们长大,还没有如奶奶那样有儿女孝顺。一天福都没有享到是我最大的遗憾!母亲去世后一年,父亲也随后病逝,我和哥彻底成了孤儿。面对家徒四壁穷困潦倒的家,哥擦干眼泪劝慰我道:“别怕小妹!你还有哥,我还年轻,什么苦都能受!我一定会让你完成学业,过上好日子!”

哥在好心邻居的帮助下,去了滦河大桥头开始跑车拉货。我呢,不听哥的劝阻毅然办了休学,也试着想用自己劳动赚一些吃饭钱。我那时想得最多的就是,母亲能干的活儿,我也要努力学着去干,我还年轻。但我接连打了几份工时候,我才发现劳动是辛苦的,甚至是苦不堪言的。即使我很年轻但我也有脆弱的一面,也有精疲力尽的时候,我不得不打了退堂鼓,跑回了学校,继续读书学习。

哥不怕吃苦,以前很脆弱的他性格就如母亲一样倔强。为了我能完成学业,为了我在学校能吃的穿的好一些。每天除了白天跑车以外,夜间还会去酒吧弹钢琴。他把挣的钱大多部分都会打给我,自己只留一少部分。当他听说我在学校半工半读也在打工时,他阻止我不让我在去打工,他说:“你只管读书就好,别的都不要管!”他知道我的性格,怕他的劝说不管用,特意跑到学校,亲自去了我打工的餐厅,帮我辞了工作。

哥的辛苦付出终于换来了我的学业完成,当我如愿进入一家三甲医院工作时,哥也在好心邻居邹娘的帮助下去了一个政府机关车库工作,而且也有了女朋友。为了让哥有个幸福的婚姻家庭,我开始努力工作,虽然我在的科室每天大小手术很多,一天下来也是累得精疲力尽,但为了哥我也是拼了。因为我知道,我还年轻。终于在我和哥的共同努力下,哥买了房子结了婚。

如今我家的东北亲属还仍然留在东北生活,除了老婶和老叔一家还住在老屋外,其他的几家也都住进了高楼大厦,生活无忧。现在,只有老叔和老婶仍然靠种地养鸡养鸭生活,还没有摆脱贫穷。虽然东北亲属也无数次劝他俩离开老屋,去城里住吧!资金如果不够,我们每家都可以帮他们摆脱贫穷。但他俩却雷打不动地坚持住在老屋,老婶说,她喜欢田园生活,不愿意离开住了一辈子的老屋。老婶是个特别倔强固执的人,她说她曾答应我奶奶,要守在老屋一辈子,所以她不会食言的。她已经老了,她哪也不去了,这种苦日子她和我老叔已经习惯了。

家里亲属在劝说无果的情况下,不得不放弃了。想想也是,谁舍得离开住了一辈子的家乡呀!老婶和老叔虽然老了,但他们至少还有年轻的我们,我和哥还年轻,我俩还可以帮他们摆脱贫穷。因为我和哥也会和母亲那年帮助东北家人一样去帮助他们的。

因为我始终坚信,贫穷不可怕,咱还年轻!

这家伙太懒了,什么也没留下。

最新回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