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凝固的历史和艺术(散文)

秦景澜 8天前 36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因常年生活在北京,总感觉大城市建筑千篇一律,高楼大厦,鳞次栉比。此前,曾去过天津多次,除了去饭馆品尝“狗不理”包子,就是到“劝业场”观赏琳琅满目的商品,感觉很一般。

然而,在今年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春季,我们一行4人自由行再次来天津游玩,完全颠覆了以往的印象。乘坐出租车时,热情好客的女司机一路给我们介绍天津的建筑风格,并在路过有特色的建筑时特意停车让我们欣赏拍照。

常听说“建筑是凝固的历史,凝固的艺术”,当我们虔诚地徜徉在宽敞、干净、幽静的马路上时,仿佛穿越100多年的历史。眼前有罗马式、巴洛克式、折中主义等多种古老的风格,还有时尚的、豪华的中式现代大楼,真是西方与东方艺术的融合,古老与现代文明的交汇。形成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感动之余,令我们耳目一新。

位于天津市中心的五大道地区,拥有众多欧式风格的建筑,展示了上世纪初天津的繁荣与风采。所谓五大道是指:成都道、重庆道、常德道、大理道、睦南道。这一地区以其丰富的历史风貌建筑而闻名。拥有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建成的风貌建筑400余栋,其中近代名人故居200多处,是民国时期军政要人、晚清遗老、中外实业家和知名人士汇集的的高级住宅区。它具有不同国家建筑风格的花园式房屋2000多所,建筑面积达100多万平方米。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有39处,有英式建筑、意式建筑、法式建筑、德式建筑和西班牙建筑,还有众多文艺复兴建筑、古典主义建筑、折中主义建筑、巴洛式建筑、庭院式建筑以及中西合璧式建筑等,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苑”。还有从古至今的名人旧居,如卞氏旧居、蔡成勋旧居、顾维钧旧居、徐世昌旧居、张自忠旧居、伪满洲国领事馆旧居等等。

中国近代外交家顾维钧是北洋政府第十三位国家元首。抗日战争爆发后,历任国民政府外交部长、国联李顿调查团中国顾问及驻法、驻英大使等职,为支援抗战作出了具大贡献。他的旧居位于和平区、河北路267号。现为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天津市委员会。抗日名将、民族英雄张自忠是第五战区右翼集团总指挥兼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旧居位于成都道60号,建筑面积约1999平方米,建于1937年。张自忠主楼三层,后楼二层,带有地下室,共16间,院内另有平房14间,占地面积约2870平方米。旧居为二层砖木结构西式楼房,自称院落,建筑现状良好,富有中国建筑传统特色。张自忠旧居是研究将军生平事迹、发扬民族精神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和文物保护价值。卞氏旧居是天津实业家、天津八大家之一。卞家是天津历史上著名的的大家族,其家族成员在商业、文化、医药等领域均有显著成就。卞氏旧居位于天津市和平区睦南道79号,东抵河北路,南临马场道,西临桂林路,北沿睦南道,建筑面积约3280平方米,建于1930年。卞氏后人在天津的旧居,为砖木结构四层楼房,设有半地下室,外地面为砖砌口套。整座楼房线条明快,庄重古朴,具有典型的西班牙建筑风格。卞氏旧居建筑反映了20世纪多元文化在此的交融,见证了西方的现代生活方式、建筑与规划理念等在中国的传播。同时,与旧居相关的众多历史名人和事件,使旧居成为中国近现代文化、经济变革的历史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和文物保护价值。

五大道不仅是建筑风格多样,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天津乃至全国保留得最完整的洋楼建筑群,被誉为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剧烈变革的历史见证。当我们徜徉在这庄重、优雅、古典的五大道,仰望着不同风格的建筑群时,仿佛时光穿越了百年,置身于此中,多想待上几天,走上几回呀!五大道历经岁月的沧桑,默默地守护着这片土地。

天津意式风情区的风貌建筑共有137栋,全部由意大利建筑师设计,包括住领事馆、兵营、学校、医院、教堂、球场、菜市场、消防队、花园、广场等西洋古典建筑。意式风情区是一片充满欧洲风情的街区,拥有意大利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历史风貌建筑,融合了中西方的元素,是意大利本士之外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建筑形式最丰富的意式风貌建筑群。它承载了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人文氛围。它坐落于天津市中心城区的意风区旅游休闲街区,占地28.45公顷,总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

来到天津意式风情区感受异国风情,穿越百年历史。在20世纪初,这里是意大利的租界区,许多意大利的商人、文化和艺术家聚集在这里。风情街道两旁还装饰着许多精美雕塑的小广场和喷泉。来到这里,就好像走在了百年以前意大利的街上,欣赏着以红砖为主,搭配白色的石材和拱形窗户的建筑,感受着浓郁的欧洲风情。

意式风情街最著名的是马可波罗广场,位于天津市河北区的原意租借(近代中国唯一的一个意租界,也是意大利曾经在境外的唯一一处租界),是原意租界的中心建筑,占地2200平方米,位于民族路和自由道交会处,是随着上世纪初意租界规划开辟而形成的。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六月,意大利公使嘎里纳与天津海关道唐绍仪签订协议,从1908年至1916年历时八年建成了一个完美、多姿多彩、别具一格的马可波罗意式花园别墅住宅建筑群。广场东北、西北、东南三面各有三座花园别墅、两座凉亭别墅与一座普通别墅,构成一个“品”字结构,是意大利南方海岸常见的第二帝国建筑风格。这九座别墅分别以古希腊《神谱》中九位掌管艺术的繆斯女神命名。西北角的第三幢别墅因故未建成。在节日时,别墅的角亭会注油点燃以复现古罗马神殿的风采。这些角亭在1976年大地震中全部震塌,后复建。马可波罗广场中央的标志性雕塑集功能性、艺术性和时代性于一体,在搜集、整理和分析原雕塑历史资料的基础上,设计了重建方案,再现了原有的建筑模式,体现了原汁、原味的欧式风格。

瓷房子位于天津市和平区赤峰道72号,是一座用古瓷器修建而成的法式老洋楼。原主人是民国外交家黄荣良的故居。而现在的主人叫张连志。他不仅是一位著名的古董收藏家,更是这座建筑背后的灵魂人物,他的设计和对瓷文化的热爱成为天津的标志性景点之一。

他于2002年斥资3000万买下这座百年历史的洋楼,并亲自设计,用大量古董瓷器、汉白玉石雕、水晶石等装饰,将其修改成今天的“瓷房子”,历时8年改造完成。其内外墙壁、屋顶、走廊等地方都装饰了大量的瓷片。其中有古瓷片、古瓷瓶、瓷盘、瓷碗,以及300多尊历代石雕造像和汉白玉石狮子等,充分展现了他的鬼斧神工。

瓷院子是由50万个瓷器碎片组成的建筑。这里鳞次栉比、五彩斑斓。当我们缓慢地走进一个个房间时,令人瞠目结舌、惊叹不已,真有种眼光缭乱、目不暇接感觉呀!每一个房间都有不同的特色,既气势磅礴、又惟妙惟肖,小小的空间里却存放了无限的世界。

一般游览一个景点不会特意去厕所,但谁会想到瓷房子的厕所也是一大亮点呢?我们慕名而去。果然名不虚传,其内部装饰同样奢华,使用了大量的瓷片和水晶石。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堵墙上的钧瓷,这是一种价值连城的瓷器。里面还藏有一尊按照武则天面容打造的佛首,以及一条巨型瓷龙盘旋在屋顶,这更增添了它的艺术风格和文化价值。

天津瓷房子是举世无双的建筑,被誉为“中国古瓷博物馆”。其艺术价值在于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瓷器收藏,涵盖从汉代到清代的瓷器。其瓷美楼奇吸引了各地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它不愧为是一座艺术殿堂。2010年,天津瓷房子与巴黎卢浮宫、美国丹佛美术馆等一起入选美国《赫芬顿邮报》评选的全球十五大设计独特的博物馆,成为中国唯一上榜的博物馆。

天津的建筑风格不仅反映了这座城市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交流,也展现了中西合璧的独特魅力。从历史风貌建筑到现代化的摩天轮,从传统的古文化街到充满异国风情的意式风情区,其建筑风格多种多样,令人叹为观止。

这家伙太懒了,什么也没留下。

最新回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