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大学时光中的成长片断——女儿,一个令我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七
女儿考上大学走后,我切实地体会到,在当今社会里,令父母最高兴的事情莫过于孩子考上了理想的大学,没有之一,哪怕是后来的结婚都不如这件事。它标志着孩子如一只小鸟被孵化、呵护、养育成人,具备了独立翱翔蓝天的能力。他们初入校园时还带着满脸的稚气,甚至在校园里走路时还不自觉地依偎着爸妈,但是每当他们回家一次,你就会发现其变化一番,不论是气质还是穿着,乃至语言都是新鲜的。这种变化是成长,更是成熟,但也是一种陌生。要不了多长时间,他们就如一只在路上行走的猫,即便是遇到了家人也都显得是那样的特立独行和高冷严肃,翘着尾巴,顶多对你呲一下牙,“喵”一声,就昂首走过。至于他们在大学里的生活,更仿佛是一种秘密,很少主动提及。而作为父母最渴望的便是听到他们在校园里的故事,哪怕是如他们所讨厌的“废话”,我们都愿洗耳恭听,遗憾的是这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今天文中所例举的几件事,是在多年前,我如淘金般地跟女儿少有的几次闲聊和通过其他渠道道听途说地知道并刻意保留下来的。通过这几件事,大致地瞄到了几眼她当年在学校的身影片断,在过去了十几年之后的今天晒出来回味,便生出了许多的感慨。
一、胖妞的华丽蜕变
女儿读高三以后,可能是学习任务繁重,能量消耗多的缘故,食欲大增,不但傍晚放学后的晚餐要大吃一顿,就是晚自习后,近十点到家也还得再吃一顿,然后写作业到午夜,几乎每天如此。这样下去,她的身体就如气球一样,越来越膨胀起来,到高考结束时,她的体重最高峰达时到了140斤,完全是一副胖妞的样子。
初入大学校园的女儿,在同学面前,最让她感到自卑的不是高考成绩的不靠前,而是像小猪一样的肥硕身材。本来北方女孩的体型就比南方女孩的小巧玲珑高大许多,如果再胖一些,在南方的同学中就更加显得与众不同了。由此所引来的异样目光,如火焰般灼烤着她的后背,以至于在食堂打饭时,她总是刻意排在最后面,避免有人指指点点。她痛苦地感觉到,如果不尽快地使自己瘦下来,简直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看着镜子中圆润的自己,女儿心中那种迫切地想要改变的愿望开始急剧生发。
她的减肥措施主要就是靠运动加适当地节食。在适合游泳的时节,她就坚持游泳,其余的时间就是跑步,还买了一个人体秤放在寝室里,每天必称,随时掌握身体的变化。
清晨6点左右,她迎着朝阳,身披如纱的雾霭,跳入校园里的露天游泳池,像海豚一样在水中欢快地畅游。渐渐的,许多认识或不认识她的同学都喜欢在宿舍的窗前看她,她每天早晨在泳池的翻腾成为了校园的一景,更多的同学知道了她。在不能游泳的时候,她就换上运动装,脚穿白色跑鞋,在殷红色的塑胶跑道上匀速跑步,每次大约10公里。与此同时,在饮食上严格自律,不但在量上绝不超标,就是在自己最爱吃的食物上也是浅尝辄止,绝不贪吃。就这样不间断地运动和节食,使得她的体重逐渐下降,大约到一年半左右的时候,她的体重就减到了105斤。
到这时,她仿佛从一个丑小鸭蜕变成了一只白天鹅。身高1.70米的她,顿时显得亭亭玉立,优雅挺拔,在普遍矮小的南方女孩面前,更加显眼出众。她走在校园里,身姿轻盈,自信满满,曾经因身材臃肿而产生的那些自卑与怯懦,早已烟消云散。这样的变化使得许多原来熟悉她的同学都认不出了,有一次,一位高中同学去学校看她,到她的宿舍推门一看竟认不出她了,尴尬得直后退。在2008年奥运期间,学校选拔志愿者参加上海市的火炬接力活动,她荣幸地被选中了。活动现场的照片里,她的脸颊上贴着鲜红的国旗,神采飞扬,英姿勃发,连我都差点没认出她来。
减肥是一个目标,更是一个艰辛的过程。这一过程让她懂得了真正的美丽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坚持和自律获得的,其结果不仅是身材的袅娜娉婷,更是内心的修养、身体的健康与坚韧品格的提升。这场蜕变不仅改变了她的外表,更重塑了她的内心,使她切实地懂得了任何成绩的背后都是艰辛努力的结果,世界上没有谁能随随便便地成功。
二、两次带领同学游黄山
女儿考上大学出发前,我就特别地跟她说:在大学期间努力学好专业固然十分重要,但是尽可能地锻炼自己,增长见识与经验也很重要。在节假日里,可以单独或与同学结伴外出走走,领略一下大自然的风光,陶冶情操,这也是一种十分必要的学习。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要舍不得花钱,钱不够了就告诉我,但每次出去前要跟我打个招呼。后来的事实表明,她真的是照我说的做了,上海周边的主要景点基本都去了,遗憾的是每次都没有主动告诉我,还是过了较长时间后,我在她的QQ空间里看到的。其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两次游黄山的经历。
第一次是大一下学期的五一节,当时还是七天的长假,她动员同寝的两个闺蜜去了黄山。这是她第一次自主的长途旅行,同行的两个闺蜜也是第一次外出旅行,三个傻丫头就这样懵懂冒失地闯进了美丽的黄山。当时,她们也没有想到要坐缆车,而是从山脚下,用了半天的时间一路上行爬到了最高峰,海拔1864.8米的莲花峰。登上莲花峰,可以俯瞰四周群山,感受到“一览众山小”的壮丽景观。极美的景色惊艳得三个姑娘一阵阵惊叫赞叹。
第二次去黄山是转过年的夏天。另外几个女同学也想去黄山,但不敢去,就央求女儿也领她们去一次。那是一个周末,她们几个结伴出发了。到了黄山以后,照例是从山脚下步行向上,沿途的风光旖旎诱人,几个姑娘乐不可支。但是,天公不作美,走到半路时下起了濛濛细雨,她们在雾霭氤氲的石阶上彳亍前行,烟气缭绕中仿佛置身于仙境一般。但使随着台阶的湿滑,行路越来越困难了,这时雨也下得越来越大了,没多长时间,几个姑娘就都被淋湿了,这时寒意也随之袭了上来。在风雨中,她们相互搀扶,每一次滑倒后,都会有一双温暖的手将其扶起;每一声疲惫的叹息后,都会传来一句鼓励的话语。面对如此恶劣的天气,无奈之下,她们在走到迎客松景点时就只好悻悻地乘缆车往回返了。
两次黄山之旅,完全是不同的体验。人生的境遇就如黄山的天气,时而晴空万里,远山巍巍;时而烟雨蒙蒙,白雾缭绕;时而黑云压顶,大雨如注。而两次带领同学游黄山,回忆更加珍贵。这就是大自然,这就是现实生活。
三、“五·一节”的惊喜
2008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里发生了太多的令人难以忘怀的事情,既有奥运举办和汶川地震这样的大事,也有作为平头百姓的我个人牢记在心的特殊经历。这就是女儿在“五·一节”给我的这个惊喜着实惊着了我,使我对父女间的感情有了更加深刻的体验和理解。
本来在四月下旬的时候,我们曾跟女儿联系过,询问她“五·一节”的安排,她说还没有具体的打算,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就是不回家了,因为这个“五·一节”国家取消了七天长假,所以回去就不方便了。我跟她妈妈一听也就安心了,仅仅嘱咐她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妥善安排,注意安全。
“五·一节”当天的上午,她妈妈去商场购物了,我一个人在家里忙着自己的事情。大约在九点半左右的时候,家里的电话响了,我拿起听筒,里面传来女儿甜蜜的声音:“爸!你在家呢?快下楼来,帮我拿行李,我到楼下了。”我一听,头脑顿时“嗡!”的一下,心里立即升涌起从未有过的兴奋,心跳顿时加速起来。我赶忙回答道:“好的!你等着我,马上下楼。”我顾不上穿外衣,趿拉着拖鞋就往楼下跑,同时,眼泪却止不住地往下流,我嘴里还不由自主地嘟囔着:“丫头回来了,丫头回来了!”我平时是一个挺稳重的人,很少激动,跟谁都不温不火的,这次的表现的确是有点超常。
到楼下见到女儿,我接过行李箱,走在她前面,怕她看到我流泪的样子,我边走边带着鼻音地问:“你怎么回来了?”她说:“本来是计划到农业大学跟大雪玩的,但是出了叉头,就回家了。”我忙说:“还是回来好,回来好。”进屋后,她忙问:“我妈呢?”我说:“去超市了。”等她安顿好后,我跟她说:“咱俩去找你妈吧,给她个惊喜。”她同意了。我俩出门打个车就奔超市,在超市门口,我给她妈打了电话,问她在哪呢?她说,在二楼。我俩就上二楼去了。到二楼,我老远就看见她妈正在前面走呢,我跟女儿说:“你妈就在前面,你过去抱住她。”女儿偷偷地跑过去,从后面抱住了妈妈。她妈妈吓了一跳,回头一看是女儿,惊喜地问:“你怎么回来了呢?”女儿撒娇地说:“想你们我就回来呗!”她妈妈马上说:“女儿回来了,这个五一节得好好过。”于是,我们仨就一起逛超市,又额外买了许多东西。
回到家后,女儿简单地吃了点东西,然后就会自己房间休息了。到傍晚,我们一家人到饭店吃了一顿可口的节日饭。席间,女儿一高兴,说了许多学校的趣事和她高中同学的一些情况。看来,女儿不论是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还是跟各方面同学的关系都处理得很好,我们听了当然也很高兴。第二天,我们带着女儿专门去爷爷家去探望,然后又去了她姥姥家,两位老人见到孙女、外孙女来了,当然是高兴不已。晚上,又跟她小姨一家吃了饭,两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这是我有生以来过得最高兴的一个“五·一节”。3日一早,女儿就带着亲人们的祝福,愉快地飞回学校了。
这个“五·一节”对我来说是不寻常的,在情感上受到的震撼是始料不及的。女儿在远方求学,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其实,为父的也同样担忧。我虽然如是地惦记她,但平时的工作很忙,真的没有更多精力来想她。我始终认为,她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但是,当她突然降临到家,站在我面前的时候,埋在心底的情感被瞬间点燃,其爆发的能量令人震撼是绝不夸张的。也就是以此为节点,使我对亲情的分量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父子母女间的这种血肉情感,面对面的碰撞力量要远远大于各种“背影”的远离,血浓于水的情愫,山高水长,不畏生死!
四、校门口的摆摊奇遇
南方的夏天,夜市异常的火热。尤其是女儿的学校,就处在市中心地带,学校里有上万名学生,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因此,一到夜幕降临,校园周边就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各种生意异常火爆。
校园里的学生当然也经不住市场的诱惑,深具经营头脑的南方学生,首先尝试摆摊卖货了,每天的收获虽不算很多,但赚到生活费应该是没问题的。一天,同寝的几个南方同学不知从哪里搞来的各种头饰、化妆用具和摆件等小商品,分给了女儿一些,并且告诉她每样物品该买多少钱,天还没黑就出去占位置了。当然女儿也怀着极其忐忑的心情跟他们出去摆摊了。
第一次摆摊,她紧张又兴奋。把商品摆得整整齐齐,满心欢喜地等待顾客光临。然而,生意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路过的人大多只是匆匆瞥一眼,就转身离去。就在她有些沮丧的时候,一个神秘的顾客出现了。他穿着朴素,戴着一顶旧帽子,来到她的摊前,简单地询问了一些商品的价格,然后就爽快地问:“你有多少货?”,女儿怯生生地答道:“就这些。”他说:“你把这些都算算,看多少钱,然后全部包装好,我全要了。”女儿惊愕地望着他,不知所措。旁边的同学赶忙过来帮助她整理货物,很快就包装好了,算了一下,大约四百多元钱,那人递过五百元说,“不用找了。”拿着这些货物就走了。女儿拿着钱,愣着站在那里,一时不知该怎么办好了。旁边的同学碰了一下她说:“还愣着干嘛,快帮我卖呀!”女儿这才反应过来,把钱放进包里,就帮同学卖起货来。当天收摊后,回到寝室一算账,去掉本钱和相关费用,女儿赚了200元钱。
过了几天,她们又去摆摊了,这次摆摊,同样的情况再次发生,还是那个神秘人,又把她的商品全部买走。同寝的同学都羡慕她,说她运气好。可她自己却不那么看,这件事让她的心里充满了疑惑和恐惧,开始胡思乱想,是不是有什么不好的事情要发生呢?这种莫名的担忧把她吓得再也不敢去摆摊了。
这段经历虽然短暂,却给女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让女儿明白,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事情,没有人会无端地施恩给你。生活中充满了未知和变数,有些事情看似美好,背后却可能隐藏着让人不安和对己不利的因素,在面对未知时,首先应该保持警惕。我过后知道了她的这件事,称赞她做得对。
这件小事说明,经过三年多的大学历练,学校与社会教会了女儿在机遇面前,既要保持敏锐与勇敢,大胆地迈出尝试的步伐;在面对未知的不确定性时,又需保有理性与谨慎,不为表象所迷惑,不被贪婪所驾驭。这份在复杂情境中权衡利弊的能力,诠释了她的聪明、理智与成熟,为她日后面对工作与生活中的复杂局面奠定了基础,使她能够沉稳应对,不盲目乐观,也不过度恐慌。
回首女儿的大学时光,五年时间在人生中并不算长,但是经过大学这座熔炉的锤炼,其影响却无与伦比。在专业上,她由一个懵懂的孩子成为了一名初步合格的医生;在人格养成上,由一个天真纯洁的青涩女孩,成为了一个成熟的、适应社会生活的成年人。在大学里收获的不仅是医学知识和技能,更是人生的智慧与经验。减肥让她学会了自律和坚持;黄山之行教会了她珍惜友谊;突然回家让她懂得了亲情的价值;摆摊的经历让她明白了社会的复杂。这些经历像一颗颗珍珠,折射着女儿的大学时光与青春岁月,记录着女儿成长的脚步。十五年后的今天,女儿已经是一名成熟、合格的医生了。此时,或再过十年、二十年她看到这篇小文,又该做何种感想呢?
2025年3月14日于上海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