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岁月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古老的节令,如熠熠星辰,照亮了平淡的日子,勾起人们对自然和幸福生活的无尽向往。花朝节,便是这样一个诗意盎然的节日,它宛如一首被岁月尘封的诗篇,在春的序曲中缓缓奏响,唤醒了冰冻沉睡的大地,也唤醒了人们心中那份对花儿的热爱与对美好生活的眷恋。
花朝节:春的盛宴之起源
花朝节,俗称“花神节”“百花生日”,其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时期。那时,人们对自然充满敬畏,花朝节便是他们祭祀花神、祈求花事繁盛的日子。在那个质朴而纯真的时代,人们相信,花神掌管着世间百花的兴衰荣枯,只有虔诚地祭祀,才能换来繁花似锦的春天。
随着时间的推移,花朝节在唐宋时期达到了鼎盛。唐朝,这个充满浪漫与诗意的时代,赋予了花朝节更多的文化内涵。宫廷之中,帝王将相、妃嫔宫女们纷纷在花朝节这一天举行盛大的赏花宴。他们身着华服,漫步于御花园中,欣赏着满园的春色,赋诗作画,尽显风雅。而在民间,花朝节更是热闹非凡。百姓们结伴而行,来到郊外的田野、山间,观赏盛开的野花,采摘鲜嫩的春茶。年轻的姑娘们则会精心打扮,头戴鲜花,手挽花篮,在花丛中穿梭嬉戏,仿佛她们自己也成了春天里最美的花朵。
宋朝时期,花朝节的习俗更加丰富多彩。除了赏花、祭祀花神之外,人们还会举办各种花会、花市。在花市上,琳琅满目的花卉争奇斗艳,花香四溢。有娇艳欲滴的牡丹、清新淡雅的兰花、烂漫多姿的桃花……人们在花市中流连忘返,挑选着自己心仪的花卉,带回家中精心养护。同时,花朝节也是文人墨客们灵感迸发的时刻。他们以花为主题,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词佳作。如杨万里的“只道花无十日红,此花无日不春风”,生动地描绘了花朝节时繁花盛开、生机勃勃的景象;朱淑真的“自折梅花插鬓端,韭黄兰茁簇春盘”,则展现了一位女子在花朝节时的优雅与闲适。
花朝寻春:邂逅自然之美
当第一缕春风轻柔地拂过大地,当第一朵花蕾悄然绽放,花朝节便在这美好的春光中翩然而至。此时,我迫不及待地踏上了寻春之旅,渴望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感受花朝节独特的魅力。
我来到了绿城南宁的青秀山,那里有一个景区叫“桃花岛”。远远望去,桃林仿佛一片粉色的云霞,漂浮在绿色的山野之上。走进桃林,那满树的桃花如繁星般璀璨夺目。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花蕊,在微风里轻轻摇曳,仿佛在向人们展示它的娇艳;有的还是花骨朵儿,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红着脸,躲在枝叶间。桃花的颜色也各不相同,有淡粉的、深粉的、玫红的……每一种颜色都那么柔和、那么迷人,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粉色世界。
一阵微风吹过,桃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宛如一场粉色的花雨。花瓣落在我的肩头、发梢,仿佛是大自然赐予我的最珍贵的礼物。我轻轻地拾起一片花瓣,放在鼻尖轻嗅,那淡淡的花香瞬间沁入心肺,让我陶醉其中。此时,耳边传来了蜜蜂嗡嗡的叫声,它们在花丛中忙碌地穿梭着,采集着花粉。还有那五彩斑斓的蝴蝶,也在花丛中翩翩起舞,与桃花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春日画卷。
离开“桃花岛”,我又来到了潺潺流淌的“状元泉”景区。泉水边的柳树早已抽出了嫩绿的新芽,细长的柳枝随风飘舞,宛如少女的发丝。柳树枝头,几只小鸟欢快地歌唱着,仿佛在为这美好的春天欢呼喝彩。泉水清澈见底,一群群小鱼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时而跃出水面,时而潜入水底,溅起一串串晶莹剔透的水花。泉边的草地上,星星点点地散布着各种野花。有金黄的蒲公英、紫色的二月兰、白色的荠菜花……它们虽然没有牡丹的富贵、玫瑰的娇艳,但却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装点着这个美丽的春天。
我沿着“状元泉”的小径漫步前行,一路上,春的气息扑面而来。在青秀山俯瞰山下田野,麦苗绿油油的,在微风里泛起层层绿浪;油菜花一片金黄,如同一大片金色的海洋,散发着阵阵浓郁的花香。整座青秀山,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翠绿。青秀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偶尔还能看到好些盛开的映山红,如火焰般点缀在绿树丛中,给整个青秀山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花朝忆旧:儿时的烂漫时光
花朝节,不仅是一场与自然的约会,更是一段承载着我儿时美好回忆的时光。每当想起花朝节,故乡那些童年的欢乐的场景便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小时候,每到花朝节,我总会和小伙伴们一起,相约来到村子后面的山坡上,这个山坡我们的先辈叫它做------屋背山。山坡上,漫山遍野的野花肆意绽放,红的、黄的、蓝的、紫的……五颜六色,美不胜收。我们穿梭在花丛中,追逐着蝴蝶,捕捉着蜻蜓,笑声回荡在整个屋背山。
我们还会采集各种野花,用细细的柳枝编成花环,戴在头上。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花仙子,在山坡上欢快地奔跑着、嬉戏着。玩累了,我们就躺在屋背山柔软的草地上,仰望着湛蓝的天空,看着洁白的云朵变幻出各种形状。有时,我们还会比赛谁能说出云朵更像什么,有的说像棉花糖,有的说像大白兔,有的说像骏马……大家各抒己见,争论得不亦乐乎。
到了中午,我们会在屋背山上找一块平坦的地方,铺上一块干净的布,把从家里带来的食物拿出来,一起分享。有妈妈做的香喷喷的糯米糕、奶奶晒的酸甜可口的果脯、爸爸买的酥脆的饼干、还有煮熟的干花生……大家围坐在一起,一边吃着美食,一边欣赏着周围的美景,感受着花朝节的快乐。
吃完午饭,我们还会玩一些有趣的游戏。比如“过家家”,我们会用野花和树叶当作食材,用石头当作锅碗瓢盆,模仿大人做饭、炒菜。虽然“饭菜”都是假的,但我们却玩得津津有味,仿佛真的在过着大人的生活。还有“丢手绢”,我们手拉手围成一个圈,一边唱着欢快的儿歌,一边看着手绢在小伙伴们的身后传递。每当手绢丢在自己身后时,大家都会紧张地心跳加速,然后迅速捡起手绢,去追赶丢手绢的人。整个屋背山上充满了我们的欢声笑语,那是童年最纯真、最美好的回忆。
花朝礼俗:传承千年的文化
花朝节,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有着丰富多样的礼俗。这些礼俗不仅是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祭祀花神,是花朝节最重要的礼俗之一。这一天,在故乡赣南,人们会准备好各种祭品,如鲜花、水果、糕点等,来到花神庙或花丛中,举行庄重的祭祀仪式。他们向花神上香、磕头,祈求花神保佑百花盛开、五谷丰登、人畜平安健康。祭祀仪式结束后,人们还会将祭品分发给在场的人食用,寓意是分享花神的恩赐。
赏花、簪花也是花朝节必不可少的活动。人们会走出家门,来到公园、花园、郊外等地,欣赏盛开的花卉。在赏花的过程中,人们不仅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还能陶冶情操,放松心情。同时,年轻的姑娘们还会将鲜花插在发髻上,称为“簪花”。簪花不仅能增添女子的美丽和魅力,还寓意着青春永驻、吉祥如意。
此外,花朝节还有种花、植树的习俗。人们相信,在花朝节这一天种花、植树,花草树木会生长得更加茂盛。因此,许多人会在自家的院子里、阳台上种下各种花卉和树木,为生活增添一份绿色和生机。同时,这也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在故乡赣南,花朝节还有“吃花糕”“喝花酒”的习俗。花糕是用糯米粉、面粉、红枣、豆沙等食材制作而成,形状多样,口感香甜。吃花糕寓意着步步高升、生活甜蜜。而花酒则是用各种鲜花浸泡而成,如桃花酒、杏花酒、桂花酒等。喝花酒不仅能养生保健,还能增添节日的氛围。
花朝节的当代意义:唤醒生活的诗意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花朝节这一古老的节日依然有着重要的当代意义。它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喧嚣的都市中,唤醒了人们内心深处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让我们重新找回那份久违的诗意与浪漫。
花朝节可以让我们亲近自然,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人们每天忙碌于工作和生活,很少有时间去关注大自然的变化。而花朝节,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当我们走进公园、郊外,欣赏着盛开的花卉,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聆听着鸟儿的歌声,我们会发现,大自然是如此的美丽和神奇。它能让我们忘却烦恼,放松身心,重新找回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同时,花朝节也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花朝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它蕴含着中华民族对自然的敬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热爱。通过举办花朝节相关的活动,如赏花会、花朝祭祀、民俗表演等,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花朝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此外,花朝节还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在故乡赣南,花朝节这一天,人们走出家门,与亲朋好友一起赏花、游玩,共同分享节日的快乐。这不仅能增进家人之间的感情,还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营造和谐美好的社会氛围。
花朝节,这个承载着千年文化和美好回忆的节日,如同一首永恒的诗篇,在岁月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它让我们在繁忙的生活中,停下匆忙的脚步,去欣赏春天的美景,去感受自然的馈赠,去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我们珍惜这美好的时光,在花朝节里,与花共舞,与春同行,让生活充满诗意与浪漫。
二0二五年三月十四日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