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姥姥是《红楼梦》里一个小小的人物,她在红楼梦里出现的场景并不多,之所以我今天要谈到刘姥姥这个人物,是因为我在她的身上,似乎看到了我自己的某些影子,也看到了身边无数普通人的影子,由此在我的心里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红楼梦里写了刘姥姥三进荣国府,中学的时候我们也学过一篇课文《刘姥姥进大观园》,写得是第二次,那时候我是没读过红楼梦的,所以对刘姥姥的行为毫无感触,直到我看过红楼梦之后,我才深深的震憾了,曹雪芹身为一个官宦世家的子弟,能把一个普通农村老太的行为和形象描写得如此真实和触动人心,这或许也是红楼梦这篇巨著最伟大的地方之一吧。
刘姥姥第一次进贾府,是因为生活所迫。这一年女儿女婿一家日子穷到揭不开锅的地步了,所以只有绞尽脑汁,因想起她女婿的父辈多年前曾经在金陵担任过一个小小的官职,由此认识过王熙凤的父亲,又由于同姓王,所以在某个时日认了个宗亲——上几辈同一个祖宗。大家都知道,贾王薛史是小说中最富有的四大家族,看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里面有一首词: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说的就是四大家族的权贵,如今王家的王夫人和王熙凤都嫁到贾府来了。于是刘姥姥就想怂恿女婿去京城贾府讨口饭吃,但她女婿又死要面子活受罪,拉不下这张脸,刘姥姥没有办法了,总不能看着一家人忍饥挨饿吧,只能自己豁出去了,你看她是这样说的:“倒还是舍着我这付老脸去碰一碰,果然有些好处,大家都有益,便是没银子来,我也到那公府侯门见一见世面,也不枉我一生”。从她的话里我们不难发现,刘姥姥不失有一颗洒脱的心,意思是能要得到就要,要不来就算了,听天由命。
于是可怜的老太太带着外孙板子来到京城,但是又进不去荣国府,好在她女婿又告诉过她有一个叫周瑞的熟人在贾府任事,于是老太太就拐弯抹角找到了周瑞的老婆,然后借着这层关系厚着脸皮跟周瑞家的进了贾府,见到了王熙凤,又是跪又是拜又是请安,卑微得令人心酸,好在王熙凤发了一下善心,最后给了刘姥姥二十两银子,只是令王熙凤万万没想到的是,正是因为她不经意间的施舍,为她后来遇难之际带来了福报。二十两银子在王熙凤眼里当然是九牛一毛,但却足以让刘姥姥一家一年衣食无忧,朴实的刘姥姥得了二十两银子,也把这份恩情深深的埋在了心里。
当我读到这里时,不禁掩卷深思,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太,为了讨要点生活,对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女子跪拜请安,虽然在那个等级森严的朝代并不见怪,但刘姥姥和王熙凤并不是主仆关系,多少有点令人心酸。其实我们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历以过贫穷的人,眼前何处不是这样的画面,当生存压力向你逼来的时候,所谓的尊严又算得了什么?绝大多数人在穷困潦倒时都会一样,那就是生活的压力比生命的尊严更重要,至于那种大声说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人多半是英雄气概吧。
刘姥姥第二次进贾府,是在次年的秋收后。这个善良的老太太,为了报答第一次得到的救助,扛上蔬菜瓜果就去贾府,她对平儿是这么说的:“早要来请姑奶奶的安看姑娘来的,因为庄稼忙,好容易今年多打了两石粮食,瓜果菜蔬也丰盛,这是头一起摘下来的,并没敢卖呢,留的尖儿孝敬姑奶奶姑娘们尝尝,也算是我们的穷心”。瞧,这就是刘姥姥出自内心的感恩之心,不忘把最好的东西用来感谢恩人,在当今世界里,不得不说是难能可贵的一种品格。
刘姥姥这次来荣府不经意让贾母知悉,久居深宫的贾母又觉乡村老太太的别样滋味,便有意留她住了二三日,期间刘姥姥为了让贾母和大观园里的女孩儿们开心,极尽取悦他人,编造乡村子虚乌有的故事,“装疯扮傻”的让众人笑得合不拢嘴,当贾母羡慕她健朗时,她说:“我们生来是受苦的,老太太生来是享福的”。当她得知王夫人信佛时,她就编了个故,这样说道:“我们庄子东边,有个老奶奶,今年九十多岁了,他天天吃斋念佛,谁知就感动了观音菩萨夜里来托梦说,你这样虔心,原来你该绝后的,如今奏了玉皇,给你个孙子”。这番话,既让贾母开心,又迎合了王夫人的心,可谓又是机敏过人。
有人评论刘姥姥这是过于世故,善于讨好他人,为的是谋取好处。其实不然,我认为这正是她善良纯朴之处,二进贾府的刘姥姥完全是出于感恩,并非想得到任何好处,文中从周瑞家的话里就能看出,周瑞家的要平儿去转告王熙凤说:“我原是来悄悄的告诉二奶奶,刘姥姥要回家去呢,怕晚了赶不出城去”。意思是送完这蔬菜瓜果就要赶回家去,再有刘姥姥面对着大观园里的奇珍异宝,也从未有过贪念之心,她看起来如此讨人欢心而卖力的表演,无非是真正出于感恩。她的逗笑不是演戏,而是看到被大观园的人需要,用自己的豪爽、自嘲给他们带去笑声,这也是人性的善。作家安排她醉倒在宝玉的床上,也应是暗示她和宝玉一样有纯良的一面,至于最后还是得到了王夫人贾母更多的赏赐,其中还有平儿,鸳鸯等丫鬟送的衣物,我认为这就是好人好报。
刘姥姥第三次进贾府,那完全可以说是人间之大爱,也是体现这个农村老太最高尚的地方。那时贾府被抄,贾母也已仙逝,王熙凤等人都已羁押进了狱神庙,本来刘姥姥完全可以置身事外,但是她并没忘记当初恩念,毅然前往探视。她是这么想的:一定要哭哭老太太,再给太太,二奶奶请个安。她心里一直记着那些人对她的好,当她看到王熙凤病得奄奄一息时说:“我们屯里庙里的菩萨是很灵的,我回去后,给奶奶拜拜菩萨,消灾除病”。多么善良纯真的人,最后当王熙凤托付女儿给她时,她也没有违背自己的诺言,独自不远千里寻找到被卖到烟花巷落的巧姐,最后回家变卖房子土地把巧姐赎回带到乡下,那一幕真是令人潸然泪下。
众所皆知,自从红楼梦这本名著问世以来,就诞生了无数的红学专家,比如北大校长胡适、国学大师季羡林、文学大师周汝昌等等,都很热衷于研究红楼梦,包括现在也还有很多人在视频号里热播讲解红楼梦,像张传芳啊,金鑫啊,台湾作家蒋勋啊。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说刘姥姥这个人狡猾,贪财,老于事故,会演戏,而我认为这是一种片面的看法,或者说是站在道德制高点去评价的。穷人在面临生存危机时表现出来的忍辱负重,是所有普通人的写照,刘姥姥只是一个平凡的农村老太太,她没有经历过多大的世面,却不失坚韧,纯朴,善良;她没有受过多少教育,却不失礼节,并且知恩图报,在那种充满权贵和利益纷争的世界里,她以一颗真诚的心,去面对那个复杂的世界,无怨无悔,最后倾其所有去报答曾经给过她帮助的人,以至于王熙凤临终前都对她磕头谢恩,足以让我们从她身上看到人性的光辉。
所以,整本书看完,我觉得这个老太太非常可亲,曹雪芹让我们看到,平凡卑微的普通人不是只忙于渡己,也一样可以渡人,善,就是一叶方舟。
这家伙太懒了,什么也没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