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身为高二学生,我心里清楚,课本知识固然重要,但生活才是那本蕴藏着无尽智慧的大书。在合江县九支镇五通村党支部书记黄立富的热忱带领下,我踏入了五通村,一头扎进春日的集市,开启了一段难忘的生活体验。
2025年2月16日,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洒在五通村,每一寸土地都被这暖烘烘的春日暖阳温柔包裹。我和黄支书一同朝着集市走去,一路上,我的心都像揣了只小兔子,满是即将揭开集市热闹面纱的期待。
新街集市热闹的气息将我紧紧包围。街边的店铺一家挨着一家,杂货店的货架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商品,从生活用品到新奇小玩意儿,应有尽有。孩子们手里攥着刚买的糖果,欢笑着、奔跑着,那无忧无虑的笑声在集市上空回荡。大人们则在摊位前仔细挑选着物品,拿起这个瞧瞧,放下那个问问,讨价还价声、欢笑声此起彼伏,奏响了一曲充满烟火气的生活交响乐。
集市里最引人注目的当属春耕备产的物资门市。这里人头攒动,村民们像一群寻宝者,在一袋袋种子和农资间寻觅着丰收的希望。玉米种子安静地躺在袋子里,颗颗饱满圆润,金黄的色泽如同被阳光镀上了一层金,散发着生命的光泽。水稻种子则带着淡淡的、清新的稻香,那是土地最纯粹的味道,也是丰收的前奏。农民们弯下腰,粗糙的大手轻轻插入种子堆,缓缓翻动,眼神里满是对新一年丰收的渴望与坚定。黄支书在一旁介绍道:“一年之计在于春呐,春耕备耕可是关系到全年收成的大事。咱们这儿的乡亲们可重视了,每年这个时候,天还没亮就有人赶来挑选优质种子和农资了。”
化肥和农药摊位前同样热闹非凡。崭新的化肥袋上,各种养分含量标注得清清楚楚,像是在向人们展示自己的实力。农民们围在摊位前,你一言我一语地交流着种植经验。“现在大家都越来越讲究科学种植了,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既能保证产量,又能保护环境。”黄支书补充道。我瞧见一位大叔拿起一袋有机肥,脸上带着朴实的笑容,对旁边的大爷说:“今年我打算多用点有机肥,听说这样种出来的庄稼口感好,还能卖个好价钱。”大爷不住地点头,赞同道:“是啊,现在大家都追求绿色环保,咱也得跟上这潮流。”
农贸市场,就像一个食材的大舞台。鸡鸭鱼禽肉样样俱全,活蹦乱跳的鱼儿在水盆里扑腾,鲜嫩的鸡肉散发着诱人的光泽。而新鲜蔬菜区域,更是一片生机勃勃的绿色海洋。翠绿的青菜叶片上挂着晶莹剔透的露珠,在阳光的映照下,宛如一颗颗璀璨的绿宝石。这时,一阵熟悉又独特的香气钻进了我的鼻腔,我下意识地循香望去,原来是一位阿姨在卖折耳根。那鲜嫩的根茎还带着些许湿润的泥土,一看就是刚从地里挖出来不久。刹那间,儿时的回忆如潮水般涌来。小时候,每到春天,凉拌折耳根就是餐桌上的常客,清爽的口感、独特的味道,总能让我胃口大开。我忍不住走上前,轻轻拿起一把折耳根,凑近鼻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那股带着泥土芬芳的气息瞬间将我拉回过去。那一刻,我真切地感受到,这小小的一把折耳根,不仅是美味的承载,更是劳动的结晶。菜农们天不亮就起身,在田间弯腰劳作,一锄一锄地翻土,一颗一颗地采摘,才有了这摆在摊位上的新鲜食材,让我得以品尝到这份来自土地的馈赠。这也让我深刻体会到劳动的辛苦与快乐,领悟到劳动的价值。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五通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部分年轻人选择外出闯荡,去更广阔的天地寻找机遇。但与此同时,五通村也在以全新的姿态焕发生机。政府加大了对基础设施的改造力度,不仅让新街变得更加繁华,五通村的交通、水电等条件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电商的兴起,更为五通村的农产品打开了新的销售渠道,越来越多的特色农产品搭乘互联网的快车,走出五通,走向更广阔的市场。那些曾经外出打拼的年轻人,有的也带着新的理念和技术回到家乡,投身到乡村建设中,为五通村注入了新的活力。
不知不觉临近中午,赶集的村民们渐渐散去,集市也恢复了些许宁静。但五通村的热闹、温暖与活力,早已深深烙印在我的心间。
这次五通春日赶集之行,让我彻底走出了书本的局限,真切地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多彩。我看到了时代的变迁,见证了五通从老街的繁华到新街的崛起;我看到了劳动的价值,体会到乡亲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憧憬。正如古人云:“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这一趟经历,是我成长路上的宝贵财富,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与感悟,也让我对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们,生出了一份难以言喻的眷恋。它让我明白,乡村不仅有古老的过去,更有充满希望的未来,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与奋斗。
这家伙太懒了,什么也没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