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山烽火:岁月长卷中的红色回响(散文)

沈凌轩 2月前 109

【星星】岚山烽火:岁月长卷中的红色回响(散文)

东方欲晓,

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

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

颠连直接东溟。

战士指看南粤,

更加郁郁葱葱。

这首《清平乐·会昌》写于1934年7月,是毛主席在江西赣州会昌登上岚山后所作,当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红军由博古,周恩来和李德(德国人)“三人团”领导。毛主席被排挤出了领导集团,在会昌“养病”。“踏遍青山人未老”就是他的这种精神的艺术写照。作者自己曾说:“1934年,形势危急,准备长征,心情又是郁闷的。”《会昌》词的基调是昂扬的,语言是雄奇的,反映了毛泽东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和坚韧不拔的意志,但是字里行间也隐约表露了词人的忧虑和愤懑。这就是伟大领袖毛主席在身处逆境,心中所想的,始终是党的事业,始终对未来充满信心。

江西会昌,这座赣南大地上的古老县城,犹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而岚山,恰似其中最为激昂壮烈的篇章,承载着烽火岁月的记忆,静静诉说着往昔的峥嵘。

初次听闻岚山之名,是在一个炽热的夏日午后。彼时,蝉鸣在枝叶间此起彼伏,屋内的风扇吱呀转动,我翻开一本讲述革命历史的书籍,会昌岚山的名字赫然映入眼帘。书中短短几行字,却像一把神秘的钥匙,开启了我对那片土地无尽的遐想。那时的我,只觉岚山是一个遥远而充满传奇色彩的地方,却未曾想,多年后自己竟有幸踏上这片圣地。

当我终于站在岚山脚下,仰头望向那葱郁的山峰,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亲切感。眼前的岚山,在悠悠岁月的洗礼下,静谧而安详,很难想象这里曾是烽火连天、硝烟弥漫的战场。山风轻拂,仿佛在低声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沿着蜿蜒的山路拾级而上,四周的树木枝繁叶茂,像是忠诚的卫士,默默守护着这座承载着厚重记忆的山。每一步,都像是踏入了时光的隧道,我仿佛看到了当年红军战士们矫健的身影,听到了他们坚定有力的脚步声。山路崎岖,却无法阻挡他们前进的步伐,他们怀揣着对革命的信仰,对胜利的渴望,在这片土地上浴血奋战。

在山腰处,有一座古朴的革命烈士纪念碑。碑身虽历经风雨侵蚀,却依然矗立不倒,庄严肃穆。碑上的字迹,犹如历史的眼眸,凝视着过往的一切。抚摸着那些镌刻在石碑上的文字,我能感受到当年那场战斗的激烈与残酷。这里,曾是无数先烈用鲜血染红的土地,他们为了理想、为了人民,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的英勇事迹,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这片天空,也照亮了后来者前行的道路。

关于岚山的烽火岁月,在会昌民间流传着许多动人的故事。其中,有一位年轻的红军战士,名叫阿强。他出生在会昌的一个贫苦农家,自幼便饱受生活的磨难。然而,正是这种艰苦的生活环境,铸就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红军来到会昌后,阿强毫不犹豫地加入了队伍,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战士。

在岚山的一次战斗中,阿强所在的连队负责阻击敌人的进攻。敌人的炮火如雨点般倾泻而下,阵地瞬间被硝烟笼罩。阿强和战友们毫不畏惧,他们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简陋的武器,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战友们一个接一个地倒下,但阿强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绝不能让敌人前进一步!

在激烈的交火中,阿强不幸身负重伤。但他依然咬紧牙关,顽强地举起手中的枪,继续向敌人射击。当战友们试图将他背下战场时,他却坚决拒绝了,他说:“我还能战斗,我要和大家一起保卫岚山!”就这样,阿强一直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用自己年轻的生命,诠释了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

这个故事,如同岚山上的一颗青松,深深地扎根在我的心中。它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革命先辈们的伟大精神,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解放,不惜牺牲一切。他们的奉献与付出,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站在岚山之巅,极目远眺,会昌县城的全貌尽收眼底。如今的会昌,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远处的贡江波光粼粼,宛如一条银色的丝带,穿城而过。江边的公园里,孩子们嬉笑玩耍,老人们悠闲地晒着太阳,处处洋溢着安宁与祥和。这美好的一切,与当年的烽火硝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望着眼前的景象,我的心中感慨万千。岚山的烽火虽然早已熄灭,但那段历史却永远不会被人们遗忘。它是会昌人民心中的一座精神丰碑,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会昌人奋勇前行。在这片土地上,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红色基因,如今已深深融入到会昌人民的血脉之中。

会昌岚山烽火,不仅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代表着坚韧不拔、勇往直前、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在当今时代,这种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但依然会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当我们在工作中遇到挫折时,当我们在生活中遭遇困境时,不妨想想岚山的烽火岁月,想想那些为了理想和信念不惜牺牲一切的革命先辈们。他们能在那样艰难的环境中坚守信念,浴血奋战,我们又有什么理由退缩呢?

如今,我离开家乡二十多年,也离开每天都要攀爬的岚山,但那座山、那段历史,却始终萦绕在我的心间。每当我遇到困难想要放弃时,脑海中就会浮现出岚山上那座庄严肃穆的革命烈士纪念碑,以及红军战士们英勇战斗的身影。它们如同火炬,照亮我前行的道路,给予我继续奋斗的力量。

岚山的烽火,虽然已经远去,但它所承载的红色精神,将永远在这片土地上熠熠生辉,激励着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二0二五年一月十六日星期四

这家伙太懒了,什么也没留下。

最新回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