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香深处,记忆长歌(散文)

萧逸尘 2月前 78

在岁月的长河中,城市的喧嚣如汹涌浪潮,渐渐模糊了我们对乡村的记忆痕迹。然而,总有一些事物,宛如熠熠生辉的星辰,透过层层迷雾,照亮着那片被遗忘的角落。稻草,无疑就是这样的存在。它带着泥土的质朴芬芳,裹挟着阳光的炽热温度,历经风雨的洗礼雕琢,以一种既倔强又温柔的姿态,在记忆的无垠旷野中摇曳生姿,深情召唤着我们去重拾那些被岁月尘封的美好往昔。

◎稻草人:守望者的无声歌谣

清明悄至,大地宛如被春神轻吻,渐渐苏醒。广袤的田野上,农民们精心清理出三五亩田,将饱含希望的稻谷种子播撒其中。那些经历了漫长寒冬的麻雀,恰似嗅到了美食的气息,成群结队地朝秧田蜂拥而来。

起初,农民们安排老人与孩童蹲守在秧田边,试图驱赶这些不速之客。然而,秧田广阔似海,麻雀狡黠灵动,这边刚被驱赶,转眼又在那边聚集,赶鸟行动仿佛陷入了无尽的循环,收效甚微。就在此时,稻草人犹如英勇的卫士,闪亮登场。农民们用一双双布满老茧却无比灵巧的手,将稻草扎成近似人形的模样。为它们戴上破旧却充满故事的草帽,披上褪色但承载岁月的衣衫,再系上一根色彩斑斓、随风舞动的飘带,随后稳稳地将它们安置在田头四角。

自此,稻草人便以一种独特而坚定的姿态,开始了它们忠诚的守望使命。无论炎炎烈日高悬,将大地炙烤得滚烫,仿佛要将世间万物融化;还是狂风呼啸而过,携带着豆大的雨点如利箭般肆意敲打,它们始终如一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当微风轻轻拂过,它们手中的飘带翩翩起舞,仿佛是在向觊觎谷种的麻雀发出无声却有力的警告。在稻草人的悉心守护下,谷种们安然无恙地生根发芽,嫩绿的稻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恰似是在对稻草人默默付出的深情回应与感恩致意。

稻草人,不仅仅是田野的忠诚守护者,更是孩子们童年时光里不可或缺的亲密伙伴。在那个物质相对匮乏的纯真岁月,稻草人宛如一座奇幻的桥梁,连通了孩子们那充满奇思妙想的缤纷世界。他们围绕着稻草人嬉笑玩耍,将自己内心深处的小秘密和那些天马行空的奇妙幻想,毫无保留地倾诉给稻草人听。尽管稻草人无法用言语给予回应,但它们那静静伫立、默默陪伴的身影,却如同冬日里的暖阳,给予了孩子们无尽的温暖与慰藉,成为他们童年记忆中一抹亮丽的色彩。

◎稻草阵:田野上的金色诗行

当岁月的神来之笔悄然勾勒出丰收的绚丽画卷,稻谷成熟的季节便轻盈翩然而至。此时的田野,仿佛是一个巨大的舞台,而稻草阵则成为了舞台上最引人注目的主角。农民们将收割后的稻草,有序地在山边、溪滩、田中排列晾晒,于是,一个个整齐的方阵便如魔法般出现在大地上。

走进这些方阵,你会看到,里面的稻草架多则上百架,少则几十架。它们犹如训练有素的士兵,整齐划一地排列着,昂首挺胸,接受着太阳的严苛“检阅”。刚立着晒时,稻草们精神抖擞地挺立着,呈现出绿黄色的鲜嫩色泽,仿佛蕴含着无尽的生机与活力,那是生命蓬勃向上的象征。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下午,在太阳毫不留情的炙烤下,稻草们渐渐失去了水分,原本整齐的身姿变得披头散发,颜色也逐渐转为枯黄色,恰似是历经了一场艰苦卓绝的战斗,略显疲惫与沧桑。

这些稻草阵,不仅仅是晾晒稻草的简单场所,更是大自然与人类共同创作的壮美画卷。在阳光的慷慨照耀下,它们闪耀着金色的光芒,与周围连绵起伏的青山、波光粼粼的绿水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田园美景,美得让人陶醉,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人类劳作的和谐共生。

然而,这份美好并非总是一帆风顺。有时候,老天爷似乎想要考验农民们的耐心与坚韧,突如其来的暴雨如猛兽般肆虐而来。那些晒在溪坑边低洼处的稻草,瞬间被汹涌的洪水无情冲走,原本整齐壮观的稻草方阵,眨眼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农民们之前挑晒的艰辛努力,也在这一瞬间付诸东流,只留下他们在雨中无奈而又心酸的叹息。

在那些忙碌的岁月里,农民们的生活被“双抢”和各种繁重的农活填满,他们的目光更多地聚焦在生活的艰辛与劳作的疲惫上,根本无暇顾及这眼前的美景。然而,当我们在时光的长河中回溯,重新审视这些曾经被忽视的稻草阵时,才惊觉它们竟是如此的壮观和美丽。它们不仅仅是农民们辛勤劳作的生动见证,更是岁月留下的珍贵印记,承载着那个时代独特的历史记忆与情感温度。

◎稻草蓬:乡村天际的温暖巢穴

倘若你在过去的时光里,漫步于江南的村庄,最先映入眼帘的,必定是村外那一个个蓬在树上的“稻草蓬”。它们或几个、或十几个联成一串,远远望去,宛如庞大而温暖的蜂窝,又似错落有致的鸟巢,悬挂在树干上,成为了乡村独特而迷人的标志性景观。

稻草蓬松而柔软,储存它们需要很大的空间。然而,在那个物资相对匮乏的年代,并没有那么多闲置的空屋来满足这一需求。于是,充满智慧的老祖宗们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他们先将稻草晾晒得无比干燥,趁着热气腾腾的时候,到野外寻觅一枝胸径二三十公分、笔直粗壮的大树。然后,将稻草巧妙地蓬在树干中段,精心塑造出橄榄形的形状。这样的稻草蓬,不仅平整、美观,而且牢固异常,甚至能够做到不漏水。其蓬径可达三五米,几十担至百担稻草都能稳稳地蓬在这一枝树干上,远远看去,犹如一个个巨大的绿色蘑菇,在乡村的天际下显得格外壮观。

稻草蓬,它不仅仅是储存稻草的地方,更是乡村人们生活记忆与情感的寄托之所。在乡下,人们形容某样东西大时,常常会说其像“稻草蓬”;要是在背后调侃人家胖,也会笑着说:“这个人像‘稻草蓬’”。这些生动有趣的俗语,无不反映出稻草蓬在乡村人们心中留下的深刻印象。

在炎热难耐的夏天,稻草蓬下便成了孩子们的欢乐天地。他们在这里嬉笑玩耍、追逐打闹,累了就躺在柔软的草地上,听着长辈们讲述那些古老而神秘的故事,感受着从枝叶间洒落的斑驳阳光,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静止。而在寒冷刺骨的冬天,稻草蓬又摇身一变,成为了人们温暖的“燃料库”。当夜幕降临,一家人围坐在炉火旁,看着熊熊燃烧的稻草,感受着扑面而来的温暖,彼此分享着生活的点滴,那些温馨的画面,成为了乡村人们心中最珍贵的回忆。稻草蓬,就像一位默默守护着乡村的慈祥老者,静静地见证着岁月的变迁,以及人们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稻草堆:童年欢歌的梦幻城堡

在过去的田野路边,常常能看到一座座由几十架稻草垒起的稻草堆。它们顶部呈圆锥形,犹如一个个小巧可爱的蒙古包,静静地矗立在那里,仿佛是大地母亲特意为孩子们打造的神秘城堡。

这些稻草堆,是农忙阶段农民们来不及收储的稻草。为了防止稻草被雨水淋湿后变质,他们便将其临时堆放在野外。然而,对于农村的孩子们来说,这些看似普通的稻草堆,却是一座充满欢乐与惊喜的梦幻城堡。

每当放学的铃声响起,孩子们便如欢快的小鸟般迫不及待地奔向稻草堆。他们一头扎进稻草堆里,开始了一场又一场充满童趣的躲猫猫、捉迷藏游戏。他们在稻草堆中穿梭自如,一会儿从这个稻草堆钻出来,一会儿又像小老鼠般钻进那个稻草堆,清脆的笑声在田野间久久回荡,仿佛要将整个田野都染上快乐的色彩。稻草堆里的稻草柔软而温暖,就像母亲那温柔的怀抱,给予了孩子们无尽的安全感和快乐,让他们沉浸在这无忧无虑的欢乐时光中。

有时候,放学回家的路上,天空会突然下起倾盆大雨。孩子们来不及躲避,便会毫不犹豫地钻进稻草堆里。在稻草堆的庇护下,听着外面噼里啪啦的雨声,感受着稻草散发的淡淡香气,仿佛置身于一个温暖而宁静的小世界。当雨渐渐停歇,孩子们会从稻草堆中抽出一架稻草,熟练地扎紧上头,然后将稻草覆盖在脑袋上,只露出两只明亮的眼睛,当作简易的雨披,迈着轻快的步伐,行走在泥泞的山路中,匆匆赶回家。在那个没有雨伞的年代,稻草堆就像一位忠实的朋友,为孩子们遮风挡雨,成为他们童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如今,在城市的车水马龙中穿梭的我们,时常被喧嚣与忙碌所裹挟,内心也渐渐被世俗的纷扰充斥。然而,每当回忆起那些与稻草相关的美好时光,心中便会涌起一股暖流。稻草,它不仅仅是乡村生活的一个符号,更是我们心灵深处的一片净土,是我们永远无法割舍的精神家园。它所承载的那些记忆与情感,如同陈酿的美酒,在岁月的沉淀中愈发香醇,让我们在喧嚣的尘世中,依然能够清晰地听见来自内心深处的那首乡村之歌,找到那份宁静与纯真,铭记自己从土地中来的质朴根源,带着泥土赋予的坚韧与温暖,勇敢地在人生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这家伙太懒了,什么也没留下。

最新回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