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滨州黄河楼(散文)

楚钧泽 1天前 13

知道山东滨州市的风景名胜黄河楼,是我在五年前听一位文友谈及黄河文化时知道的。于是,我在第二年的夏末初秋,在文友的陪同下,来到了滨州蒲湖风景区内的黄河楼。

抬头眺望,只见黄河楼建在一个名叫东关的小岛上,气势雄伟的黄河楼高耸入云,气势恢弘。四周水波荡漾,花草树木相伴,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图画中。在资料介绍中知道:黄河楼是一座塔楼建筑。其建筑高度79.1米,建筑面积为9207平方米,分地上十一层,地下一层,共十二层。是中国三大黄河楼之一。十二层的塔楼除地下楼层等外,有九个是明层,每一层楼外都有斗拱起翘的塔檐,非常好看。这种建筑的寓意是象征黄河有九十九道弯、流经九个省市自治区。从一层到十一层,每层楼都打造了各具特色的展厅,大多采用了高科技展映和多维度的展示方式,也就是说只要你走进这座楼,就能了解到滨州黄河文化和滨州这座城市发展的故事。

走进黄河楼,知道楼层大多是展示厅。楼层的展厅围绕我国的母亲河黄河,通过采用多媒体影片、场景复原、互动模拟、身临其境等方式,生动展示滨州黄河流域的历史、地理、人文和民俗风情等。游客们在这塔楼里可以全方位感受黄河的壮丽和历史文化之深厚,是一处了解滨州这座城市发展的重要微缩景观的展示。

一楼为“时代黄河”展区。这是进入黄河楼的第一个展区。该展区通过多种展示手段,如墙面的投影、地面实物互动等,艺术地打造了一个沉浸式的互动体验空间。这里迎面看到的是“黄河之水天上来”的主题背景墙。只见黄河波澜壮阔和万马奔腾的气势扑面而来,再现了黄河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迁,同时也看到了这些年来黄河滨州两岸人民在治理黄河建设工程中所取得的成果,感受到黄河两岸的风光。展区不仅展示了黄河的自然景观,还讲述了滨州人民依水而建、缘水而兴、因水而美的万众一心建设这座城市的故事。一楼展区还摆设了丰富多样的滨州地方名优特产和滨州的文创产品。通过展示和介绍,游客除了观赏,还可以自由选购,很有地域特色。

二楼是临时展区。在沉浸式场景中介绍当地的非遗民俗等活动,通过场景复原和多媒体影像等展示,展示了滨州地区的特色民俗文化遗产。结合现代科技手段,让游客能身临其境地感受滨州的非遗文化魅力。如古琴艺术是这里的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毛竹板是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锣鼓经(令子通)是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疯秧歌是传统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陶瓷烧制技艺是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扎灯笼是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蓝印花布印染技艺是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另外滨州剪纸艺术也是“滨州手造”的重要内容。在这里,游客除了在快乐中了解滨州的历史和文化,也可以快乐地和当地艺人参与互动,感受滨州深厚的民俗文化底蕴。

三楼是艺术黄河展区。俗话说:黄河之美,美在文化。在三楼艺术的黄河展区,充满了种类繁多、形式多样的特色文化。这里有一幅《黄河楼》巨幅剪纸作品。艺人将剪纸的镂空艺术和滨州黄河楼宏伟气势完美融合,看了美不胜收。在这里也可以体验剪纸的乐趣,感受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这里还有展示地方精彩的戏曲和曲艺的表演;这里还有讲述滨州历史和民间传说故事,增强了游客对地方文化的理解。这里还展出了鲁北民间工艺美术的代表作布老虎,这些作品大多以红、黄、绿三色为主,色块对比强烈,形象鲜明生动,是自古以来在滨州民间广为流传的手工艺品。这里还有当地产的名叫杨柳雪的老粗布,质地柔软,手感极佳,透气性好,无静电反应,持久耐用,突出了天然绿色的原生态,以传统纹饰和吉祥图案突出浓厚朴实的滨州味道。之外游客还可参与滨州的传统手工艺品制作,如草柳编等。在这里,可以体验到黄河岸畔的古老乡愁,很有地域特色。

四楼是幸福黄河展区展示。这里的主要看点和特色包括沉浸式剧场、通过5D影院和讲述舌尖上的滨州等乡土产品。展示滨州黄河两岸人民多彩生活的来之不易。通过沉浸式剧场,游客还可以了解滨州人民自古以来与黄河共生的紧密关系(体验古代蒲台县城的兴衰历史)。诸如黄河两岸的景观览胜。如开启幸福闸门、渤海粮仓与桥梁飞架等。这里通过5D影院和多媒体装置,营造出环游式的创意性体验。游客仿佛觉得自己身临其境被热气球带领着,从黄河入海口出发,通过飞越滨州沿着黄河两岸,领略黄河沿岸的壮丽景观,就像是真的一样。体验现代游览乐趣,将滨州改革开放后的发展美景展现得淋漓尽致。

五楼是生态黄河展厅。该展厅还设置了一个以“水孕万物自然天成”为主题的沉浸式生态体验空间,通过高科技手段展示黄河的生态系统和滨州的生态环境。该这里有黄河骑行体验互动展项、生态修复慢直播的方式,把“生态黄河”展厅布置得充满诗情画意。可以通过虚拟骑行的方式感受黄河沿线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游客无需出展馆,通过内设的五公里的骑行体验,感受到黄两岸的唯美风光。从中实时了解滨州在黄河治理和生态保护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六楼是滨河茶轩厅。这是一处黄河楼内的综合休闲厅。内设餐区和黄河书吧等。上楼和下楼的游客可以在此休闲、体验互动中的交流,包括喝茶和在这里来一份小吃等,享受悠然自得的快乐,具有悠然自得的浓浓的文化味的感觉。

七楼是安澜黄河展厅。自古以来,黄河治理一直是中华民族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道千古命题,也是兴邦安民之大事。为使河流安澜、百姓安康,屹立于东方的华夏子孙为此进行了不懈探索,逐渐形成了体系性的适时和适宜的治河方略。这些治河方略既是人民治河智慧的结晶,也是治理黄河历史的见证。地处黄河下游河段的滨州,解放后修建了众多的闸口、堤防、险工、大坝等,形成了山东省开发最早、规模最大的引黄灌溉工程。其中的“打渔张”引黄灌区,就位于山东省北部的黄河右岸。

展厅中介绍的1956年建成的打渔张引黄灌区,最初就是黄河岸边的一个小村庄,因国家兴建大型引黄灌溉工程,从黄河上引水的第一个闸门最初的地址就选在打渔张这个地方。经科学论证后,于1981年建成了新闸,虽然地点变了,但依然沿用了“打渔张”这个名字。“打渔张”引黄灌区不仅在水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还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成为了当地的一道旅游景点。打渔张引黄灌区依托浓厚的黄河文化、自然景观,初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水利景观。成为了滨州的治理黄河的网红打卡地。展厅通过照片、图片,结合黄河治理科普性知识,展现了滨州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伟大和历史的担当。

八楼是历史黄河展厅,是在黄河楼了解黄河文化的重要展厅之一。雄踞黄河下游的滨州市,是黄河文化和齐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这里遗迹众多,名人荟萃。同时黄河也见证了近代滨州地区从“北镇时代”到“四环五海”时代的全新诠释。

所谓的四环之一就是环城公路:便捷的交通条件,方便了市民的出行和货物运输;四环之二就是环城水系:不仅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而且还增加了城市的湿润度和美观度;四环之三就是环城林带: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还起到了防风固沙的作用,提升了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四环之四就是指环城景点:有魏集古村落、魏氏庄园、孙武古城、黄河楼等,既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又提升了城市的旅游吸引力。

所谓的“五海”就是滨州的东海、南海、北海、中海和西海,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诗情画意和景观特色。“五海”是滨州所建成的大型水库,不仅在蓄水排涝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还成为了城市的重要景观。提升了城市的整体美观度和生态质量。所以“黄河时代”的伟大变迁展厅,直观历代黄河河道变迁的过程。不仅美化了滨州的城市环境,还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展现了滨州独特的城市风貌和文化底蕴。为游客在滨州游览介绍了多处景点。

“五海”之一的东海也叫水海。它位于城区的东侧,以水为主题,利用东郊水库为基面,规划沿水库250米的松林防护林带,形成了大水面、大绿地的景观效果。东海的景色开阔,水天一色,给人一种宁静和宽广的感觉。“五海”之二的南海也叫情海。它是以情为主题,突出“黄河风情”的设计理念。南海的景点包括莲花池、滨河风景带、黄河科普中心、黄河风情村等。南海的景观设计充满了情感和故事性,让人感受到黄河文化的深厚底蕴。“五海”之三的北海也叫人海。它以人为主题,突出人与自然相融的设计理念。北海的绿地主要作为市民游憩、运动的场所,景点布局有生命起点、生命意义、水上彩虹、温馨花园等。北海的景观设计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给人一种温馨和舒适的感觉。“五海”之四的中海也叫天海。它以天为主题,突出了日月星辰的设计理念。中海的规划布局以相应的形态将绿化小岛散布在宽阔的水面之中,给人一种宁静和祥和的感觉。“五海”之五的西海也叫地海:它虽然具体描述较少,但从“五海”建设和发展的整体布局来看,西海也具有独特的景观和设计理念,它注重自然与人文的结合,营造出诗情画意的氛围。

九楼是智者智城展厅。在这里游客可以置身于古代书堂中,进行一场关于“孙子兵法”的趣味互动问答,其著有巨作《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置于《武经七书》之首。被誉为“兵学圣典”,“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游客可以在刺激的挑战中探索从这里走出的一个伟人、一部《孙子兵法》的作者就是孙武(现滨州惠民就是孙武的故里)用智慧律动一座城的博大精深和无限魅力。

十楼是溯源黄河展厅。此厅通过地面和墙面互动魔镜墙,呈现出九曲黄河全流域的重要节点和自然人文风貌,在地面数字立柱配合水体灯光,展示黄河在不同河段的颜色变化,以此可以总览黄河的宏观容貌。除此之外还有沉浸式的互动体验空间《与水共舞》、《大地笑颜》,结合黄河主题和滨州当地元素,通过墙面投影以及地面互动,艺术化的打造出互动体验空间。当进入该空间内,可以身临其境之感颇具体验性。了解黄河流域的地理特点和人文风情,全方位的展示黄河自发源地到入海口的重要节点和民俗活动,从而让游客重温黄河母亲河的历史变迁过程。

十一楼是观赏全景黄河的展厅等。登顶黄河楼,可以南俯黄河穿城而过,领略黄河之水从空中流过之神奇与壮观;北眺城区,领略世界“悬河”的奇妙景象,感受黄河的波澜壮阔以及万马奔腾的气势;鸟瞰滨州城区市容市貌,感受滨州这些年来昂首阔步的发展姿态。站在黄河楼的最高层俯瞰远眺,还能看到滨州黄河一桥,这座桥结束了当地人渡船过河的历史。在滨州黄河楼上观黄河桥,所观景色在阳光下闪发着别样的诗情画意。

登高鸟瞰滨州全景,还能看到蒲湖全景中的湿地,此湿地也被称之为“地球之肾”,正是因为这种特殊的生态体系,给蒲湖水面上引来了非常多的珍稀鸟类。据一位工作人员介绍:有一位鸟类爱好者,曾在春夏秋冬四季登上黄河楼,拍摄到了鸟类的品种达有近八十种,有一种鸟叫震旦鸦雀的,被称之为鸟类中的大熊猫,十分珍贵。于是,我们也举起了相机狂拍,让每一张照片都来记录滨州是一个拥河而生的、因河而兴的故事。站在黄河楼的最高层俯瞰远眺,还能看到滨州黄河桥等,闪发着别样的诗情画意。

总之,滨州黄河楼不仅是一道建筑风景和奇迹,更是展示黄河文化和滨州城市发展的平台,让游客在观景的同时,自然而然地感受到黄河和滨州的诗情画意和魅力。

从楼上下来,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傍晚时分。向西一望,晚霞漫天。一抺红霞落在塔楼顶上,几只大鸟,跃着翅膀伸长了脖子,似雁似的一直在塔楼的顶上盘旋,直到晚霞变成紫色才消失在河对岸中的树丛中,别有一番诗意韵味。抬头望,只见每个楼层上挑的檐角处,浪花式的灯光照在了古建筑上的吻兽,仿佛让人沉浸在“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诗意中。这就是当之无愧的晚霞中的滨州黄河楼的美丽景象。

面对温柔而绚烂的晚霞,黄河楼上的灯光忽然变得更加通亮,一束又一束金黄等色的光从塔楼的窗口飞射出来,五光十色、晶莹璀璨,动感十足。带着幻影熠熠生辉,成为蒲湖风景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站在黄河楼下,除了感受到特别的宁静与壮美,还能看到黄河楼的灯光倒映在水中,色彩鲜明,雄伟壮丽,宛如一座座金字塔镶嵌在黄河中,充满了神秘之感。

面对黄河楼的风景,我不由浮想联翩。是的,这些年来,我学习徐霞客之精神,走进我国湖和河旁的多幢名楼采风。先后到过山西的鹳雀楼、武昌的黄鹤楼、洞庭湖畔的岳阳楼、南昌的滕王阁,面对这些古代名楼的建筑特色和人文历史,真是令人难忘。而滨州的黄河楼虽是后起之秀,但它在楼层展厅中所展示的实物图景,驻满了黄河和滨州丰厚的人文历史,好多建筑景观具有独特的魅力。

这是一座集观赏旅游、了解黄河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展示和高科技演示一体的塔楼式建筑,这是一座在情景交融中观赏滨州和感悟黄河文化名胜缩影的建筑,这是一座被誉为“黄河下游第一楼”的实至名归的当之无愧的建筑。

面对夜色中的诗情画意的美丽的黄河楼,我的脑海里不禁诗情奔涌。是的,黄河楼是唱响黄河文化和滨州发展的一张旅游名片!

这家伙太懒了,什么也没留下。

最新回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