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都市里的电影院没有多大的兴趣,总觉得他的气氛和环境是那样的压抑、躁热,再好看的电影,脑袋里总是嗡嗡的。相反,以前在农村看电影却是那样的舒畅,就好像是在山林间听见小鸟在歌唱,悠然自得的时候传来泉水在叮当。那种自由与安详是自然而然的,就像空气自由流淌,不知不觉就进入了胸膛。
那时候村子里只要有婚丧嫁娶,爱热闹的人家会请人演上一两场电影,丧事大家同丧,乐事大家同乐。当夕阳的余晖渐渐隐没在天边,整个村子便弥漫出一种兴奋与期待的气氛。那是孩子们眼中闪烁的光芒,那是大人们嘴角上扬的笑意。即使是悲了,那哭出的眼泪也裹挟着丝丝甜味。因为大家都知道,这是难得的,银幕上的情景远比现实要浪漫的多。消息不胫而走,今晚有电影,什么什么片子,什么人演的,又是打仗的,共产党万岁!像长了翅膀似的,从村头传到村尾,很快,传遍大街小巷,传进每个人的心里。
这时候,电影放映员就是那个最受欢迎的人。他骑着一辆挂满设备的自行车,或者开着一辆装满放映器材的小三轮,缓缓驶入村庄。那车上的放映机、胶片盒、大喇叭,在孩子们眼中就像是神秘的宝藏。放映员一到,就会有热心的村民帮忙搬东西,找一块合适的空地,通常是村子里的晒谷场或者学校的操场。大家齐心协力,拉上幕布,那白色的幕布在微风中轻轻飘动,像是在召唤着夜晚的欢乐。快来吧!围绕着你,今晚又是一个难眠之夜。
幕布的安装可是要细致入微。几根粗壮的竹竿被深深地插入土地,将幕布牢牢地固定在上面,确保它在放映过程中不会晃动。与此同时,放映员则在一旁熟练地摆弄着放映机,检查线路,调试镜头。那放映机的灯光亮起时,一束强光直射向幕布,瞬间成为了全场的焦点。孩子们好奇地围过来,目不转睛地看着那些复杂的设备,眼中满是疑问与好奇。
在等待电影开场的时间里,晒谷场上渐渐热闹起来。村民们从四面八方赶来,有的扛着小板凳,有的搬来太师椅,更有甚者,铺一张草席,就地而卧。老人们慢悠悠地踱来,相互打着招呼,像是日久年深,几辈子没有见过面似的,今天却意外相逢了,泪眼婆娑起来;小伙子则成群结队,推推搡搡,打打闹闹,激动和喜悦溢于言表;有年轻的小媳妇儿抱着刚吃奶的孩子,旁若无人的撩起衣襟,雪白的奶头被孩子们噙在嘴里,那个贪婪的劲儿谁看了都馋;而孩子们则像一群欢快的小鸟,在人群中穿梭奔跑,嘴里喊着,脸上笑着,有些兴奋过头了。此时此刻,整个晒谷场变成了一个欢乐的海洋,平日里忙于劳作的人们,在这一刻终于可以放下这一身的疲惫,卸下疼痛的骨头,尽情享受着这难得的闲暇时光。
天色完全暗下来了,电影开场的时刻终于到了。放映机的齿轮开始转动,胶片在灯光下缓缓划过,一束束光线投射在幕布上,画面逐渐清晰起来。随着开场音乐的响起,嘈杂的人群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被那闪烁的光影所吸引。
又是《地道战》,那紧张刺激的情节从一开始就紧紧抓住了观众的心。高家庄的村民们为了抵御日寇的侵略,在党支部书记高老忠的带领下,开始挖地道。画面中,村民们拿着锄头、铁锹,在昏暗的地道里辛勤劳作,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孩子们看着那些和自己父母一样朴实的村民,眼神中充满了敬佩。当敌人来袭,拉响的警钟在寂静的村庄中回荡,高老忠为了给村民们报信,孤身一人爬上屋顶,敲响大钟,那坚毅的神情和视死如归的气势,让全场观众都为之动容。敌人的炮火在村庄中肆虐,房屋被炸塌,火焰冲天而起,但村民们并没有被吓倒。他们通过地道与敌人展开了巧妙的周旋,地道里的各种机关让人眼花缭乱。民兵队长高传宝带着大家利用地道的优势,一会儿在这头袭击敌人,一会儿又从那头冲出来,打得敌人晕头转向。看到敌人掉进陷阱、被竹签扎得哇哇大叫时,村民们会发出阵阵欢笑,为正义的反击而欢呼。而当有村民受伤甚至牺牲时,大家又会陷入沉默,眼中闪烁着悲愤的泪花,对敌人的仇恨在加剧,在冒火。
还有《少林寺》这样的武打片,更是让村民们如痴如醉。影片开场,小和尚觉远为了复仇,踏上了前往少林寺的道路。那一路上的艰辛,他在风雨中奔跑、翻山越岭的画面,让观众们仿佛置身其中,为他的顽强鼓劲。当觉远来到少林寺,那宏伟壮观的寺庙建筑呈现在眼前,晨钟暮鼓、武僧们的操练,一切都显得那么神秘而庄重。觉远在少林寺学习武艺的过程中,有一个情节令人印象深刻。他在挑水时,从一开始的摇摇晃晃到后来的健步如飞,水桶里的水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光芒,象征着他的成长。而在练武场上,武僧们的精彩打斗更是让观众目不暇接。觉远与师兄弟们练习拳法、棍法,每一个动作都刚劲有力、虎虎生风。尤其是觉远在学成之后,与反派王仁则的最终对决。两人在少林寺的各个角落展开激战,觉远手持木棍,身形矫健如飞,他的招式凌厉,每一次攻击都带着强大的力量。从大雄宝殿的屋顶到庭院中的石碑旁,两人打得难解难分。当觉远使出绝招,将王仁则打得节节败退时,村民们不禁为他喝彩。那精彩绝伦的武打场面,不仅展示了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也满足了村民们心中对侠义精神的向往。
喜剧片《喜盈门》则为大家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影片中强英和水莲这对妯娌之间的故事充满了戏剧性。强英是个自私自利的人,总想着争风吃醋占点小便宜。分家的时候,非要把水莲的嫁妆搬到自己的屋里来,最后却弄巧成拙,把自己陷入尴尬的境地。而水莲则是个善良勤劳的好媳妇,她默默忍受着强英的刁难,依然尽心尽力地照顾家人。当婆婆生病后,水莲不计前嫌,细心照料,她的善良与强英的自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这个过程中,家庭里的各种琐事和矛盾交织在一起,闹出了不少笑话。
还有一场戏,下雨天,爷爷在打谷场上劳作,强英在家里包饺子,大家都以为她是要孝敬老人,谁知道她是要吃独食。吃饺子的时候那鬼鬼祟祟偷偷摸摸的样子,让人看了又好气又好笑。后来被爷爷发现了,生气地卷起铺盖离家出走,仁文站在雨里喊爷爷,而强英却不管不问。当仁文回过身来给她一个耳光的时候,那噼啪的一声响真的是太解恨了。这些情节生动地展现了农村家庭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村民们在欢笑中也对家庭关系有了更深的思考。
除了电影本身的精彩,露天电影的氛围也是其独特魅力的所在。夜晚的微风轻轻拂过,带着田野里泥土和庄稼的芬芳。草丛里的虫子们卿卿我我也在欢唱,它们围在一起鸣叫着,与电影的声音交织起来,形成了一种奇妙的音乐。时不时的,会有几只萤火虫在人群中飞舞,它们闪烁着微弱的光芒,也为这电影增添一份浪漫的气息。头顶上的星空璀璨夺目,那无数的星星如同镶嵌在天幕上的宝石,闪着光,耀着眼,静静地俯瞰着这片欢乐的场景。在这样的环境下看电影,仿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日月星辰,天地人间,共同享受着这美好的夜晚。
在电影放映过程中,还会发生一些有趣的事。有时,胶片会突然卡住,画面在幕布上定格,或张嘴,或大笑,或举枪正在扫射。这时,人群中会响起一大片欢笑声,紧张的情绪暂时停下来了,咳嗽的,点烟的,起来找地方撒尿的,人群躁动像煮开的水。孩子们则好奇地围上去,探头探脑,想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着急地询问,好了没有?而有些时候,天气阴沉,会突然下起雨来,紧接着风也急了,打着旋儿,吹起尘土和落叶,在人们的头顶上肆虐,电影里的情景来到了现实中,像是另一场战斗。但这些又有什么呢?人们不为所动,那颗心是热的,火热的激情正在银幕上纵横驰骋。然而冬天却是不好受的,站在鹅毛飞舞的冷地里看电影,脚冻得僵硬,那种冷侵入骨头,整个人像钉子一样钉在那里,冷冷的,冰冰的,却岿然不动。这谁能理解?就像嘴里吃着苦,心里却想着甜一样。生活本来如此,一边是风雨,一边是烈日,我们就是在这样千变万化的世界里,却活得自得其乐,游刃有余。
露天电影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更是村民们情感交流的重要纽带。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大家会分享彼此的感受,交流对电影中人物和情节的看法。年轻人会因为对某个演员的喜爱而争论不休,老人们则会给孩子们讲述电影背后的故事和道理。这种交流跨越了年龄、性别和家庭的界限,让整个村庄更加团结和融洽。通过露天电影,村民们了解到了外面的世界,那些遥远的地方,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不同的人和他们所发生的故事,在人们的心里种下了一种向往的种子和美好的愿望。
对于孩子们来说,露天电影更是童年的魔法时刻。那是他们为数不多的娱乐活动之一,每一次都像是一次盛大的狂欢。在电影放映前,他们会早早地来到晒谷场,抢占最佳的观看位置。为了一个小小的位置,小伙伴们之间甚至会有一些不大不小的竞争,但这并不影响他们之间的友谊。在电影放映期间,孩子们完全沉浸在电影的世界里,他们的想象力随着电影情节的展开而自由翱翔。电影结束后,他们会模仿电影中的情节,玩起角色扮演的游戏,将那些美好的回忆延续下去。这些游戏往往会持续好长时间,直到下一次露天电影的到来,直到新的故事和新的角色加入其中,对某些东西的喜爱才会淡下来。
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视机、电脑、智能手机等现代娱乐设备逐渐普及,露天电影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然而,它在农村人的心里,在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地位却无法被替代。那些关于露天电影的回忆,已经深深地烙印在人们的心中,成为了他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如今,当我们回首那些露天电影的夜晚,依然能感受到那份纯真的快乐和浓浓的乡情。它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证了农村的发展和变迁,也承载了无数人的青春岁月和美好回忆。它就像一首悠扬的老歌,每当我们轻轻哼唱,那些熟悉的画面就会在眼前浮现,让我们重新找回那份被岁月尘封的温暖与感动。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我们或许再也无法重温那种露天电影的独特体验,但它所留下的精神财富,将永远在我们心中闪耀,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指引着我们回家的路,回到那个充满爱与欢乐的乡村,回到那段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
露天电影是农村夜晚的灵魂,它用光影编织着梦想,用故事传递着情感,用笑声和泪水填满了每一个平凡人的平凡日子。露天电影是乡村生活的调味剂,让那些单调而辛苦的岁月变得有滋有味。同时,它也是一座桥梁,连接着昨天和今天,跨越到过去和未来。让我们在回顾历史的同时,更加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珍惜我们所经过的岁月,珍惜我们的光阴,在一点一点减少的时间里,去感恩生活,去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