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大家都知道也都信服的名言,叫做“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而我这篇文章的题目叫做“穷人的孩子早持家”。这“持家”和“当家”自然是有区别的。“当家”,是指主持家务。常言道,家有千口,主事一人,谁都成为当家的,那就乱了套。所谓的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想大致有两种含义:一是指穷人家的孩子因家境贫寒,日子难过,必须过早地考虑和介入家庭中的生计,因而成熟的早些。二是指家遭不幸,父母早亡,逼迫他们不得不早早地挑起家庭的重担。而我这里用的“持家”,是指困难家庭的孩子,生活逼迫你更早地懂得操持一些家务,比如多做些家务活,多参加些劳动,力所能及地为家里增加些收入,或者懂得勤俭节约,不浪费钱财。其实,穷人的孩子并非天生就会早当家或早持家,也并不是他们特别愿意小小年纪就去参与家里的生活事务,谁不愿意自小就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呢。无论早持家或早当家都是家境所迫,万般无奈。
我在家中是长子,父母是农民,每天除了家里的活计,就是集体劳动。在那样的一个环境之中,谁可以想像似如今的儿童这般,上公园、骑童车、玩电脑、吃巧克力呢。那时的我,除了参加学校和生产队的集体劳动,还必须力所能及地做一些自家的活计。家里的活计主要有两项,一项是捡粪。捡粪主要是上自家的前后园子和自留地,用不了还可以卖给生产队。捡粪的活并不算累,主要是放下架子。那时家乡农村家家户户都养猪,一到冬天就开始散养,还有生产队的一些猪马牛羊也是到了冬天就散放出来,村里村外,田地里,道路上,草甸子上,到处都有牲畜的粪便,这些粪便捡回来,再与青草、树叶、人粪尿及泥土等混合起来进行浸沤,下到庄稼地里,便是最好的农家肥。村子里一到冬天每天出来捡粪的人,只有那么几个五六十岁的老年人,年轻的社员没有出来的,更不要说学生了。可我觉得,这是一种劳动,又不是偷,又不是抢,没有什么不光彩的。于是我便让母亲给我编一个粪筐子,让父亲给我找一把小镐头,每天早晨起来捡粪。东北的冬天冷,那些粪常常冻在地上,不用镐头创就捡不起来。我每天天一亮就起床,可一连几天我都没有捡到多少,原来是村里的几个老年人起的比我还早,都叫他们捡去了。于是,我就每天再提前起床半个小时,鸡叫两遍就起来。冬天凌晨,正是人们说的“鬼呲牙”,是一天最冷的时候,北风吹到脸上,跟刀子刮的一样疼。但我并不退缩,戴着兔皮帽子,穿着靰鞡,踩着积雪,满村子捡粪,有时捡了一两筐,天才亮起来,人们才开始起来做早饭。由于晚上要贪黑写作业,早晨起床捡粪,父母有些心疼我,便说:“你一个学生好好学习就行了,不要捡粪了吧。”我还是坚持,说:“学生就不能捡粪了,学生不是也要穿衣吃饭吗。再说我这个年龄,也干不了别的,捡粪也累不坏。”父母见我坚持,就不说什么了。我这样一直坚持了四五年。有一年最多捡了10多车粪,在卖给生产队一些后,剩下的都推到自家的园子里。因粪肥下多了,把土豆、茄子苗都烧死了,那以后好几年,园子里的秧棵地都没用下粪。卖给生产队也给家里增加了一些收入,减轻父母的一些负担。
还有一项活计就是拾柴打草。那时家中烧的也是一个大问题,每年生产队分的柴禾都不够用,尤其是到冬天,要烧炕取暖。于是,我便想方设法帮助家里弄柴草。立秋后,就用大扇刀到大草甸子上打洋草,晒干后捆成捆背回家。待庄稼收割后,就拿根绳子,到处捡生产队收割后遗落在地里的苞米杆、高粱杆、向日葵杆。还到地垅沟里搂苞米叶子谷叶子,或到大草甸子搂草。每年秋天,我都给家里弄上或大或小的一垛柴草。
正是这几年使我养成了闲不住的习惯,一有空闲就想做点什么。到现在年龄大了体力劳动不行了,也还想做些脑力劳动。同时也养成了早起的习惯,每天早晨五六点钟一醒就躺不住,更没有睡懒觉的习惯。在念小学三四年级时,到了三年困难时期,一个初夏的日子,我跟妈妈到姨家,姨送给我一对白兔,要我回家吃顿兔肉解解馋。我把小白兔带回家后,放在用土坯垒起的一个小圈里。它们对生活的要求极简单,每天给扔几把青草或苣荬菜即可。松嫩平原的仲夏,是青草的世界,每当我放学回来,都捋来青草和野菜给它们吃。几个月过去了,一天我又去送草时,突然发现圈里神奇般地增加了七个小白兔,一个个像一团团白雪球在地上滚动着。我把这事告诉妈妈,妈妈说:“兔的生殖力极强,一年能好几窝,一窝能生好几只呢。”果然不久又生了七八个,那个小兔圈里像下了场雪,变成了白色世界了。从此,我整天为了给它们割草捋苣荬菜忙个不停。草多了没法拿,就脱下白衬衫来兜,不久那衣服便被草汁浆染得斑斑驳驳。同学见了,问我什么时候做了一件花衬衫。除了打草外,还要加高圈墙除兔粪,这时,我养兔已不再是靠爱好和兴趣了,而是靠辛勤和毅力了,当然收获也不只是一种愉悦了,而是实实在在的金钱了。几个月后,兔子达到四十多只,每到星期天,我就挑上五六只到供销社卖上十元八元钱,买点笔记本、铅笔,再给家里买点油盐火柴,剩下的交给家里。每次放学回来后,我都来到兔子圈前,久久地看着那可爱的白兔,它们吃的是草,换来的却是我的学习用品和家里的生活。那段时间,不少同学退学了,我却顽强地坚持了下来,直到度过困难时期,后来升入中学。
我害怕回忆三年困难时期那令人颤栗的岁月,但我常常想起那段使我得到锻炼成长而又充满希望的生活。
这家伙太懒了,什么也没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