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古渡放生图(散文)

韩熙羽 7天前 13

黄河玉门古渡位于荥阳汜水镇西北1.5公里处,郑州市区到古渡不过40分钟车程。岸边两山对峙,东为广武山,西曰大伾山,中间数百米的口子,汜水在这里注入黄河。黄河水黄,汜水河清,两色交汇,泾渭分明,蔚为壮观。

黄河,上游汹涌澎湃放荡不羁;下游枯水月份,不时发生断流。唯中游,河水充沛,平稳且不乏激情,最利于黄河鱼种,生养繁衍,玉门古渡属于黄河中下游交界段,既是黄河鱼种温馨的家园,也是黄河理想的渡口,古诗云:“古渡人声夜不息,岸头车马昼相喧”,描绘的就是玉门古渡历史上的繁荣。

春分已过,清明将至,姹紫嫣红的时令日渐式微,大地色彩开始绿肥红瘦。前些日子,郑州市区里的西流湖公园,梅岭2000余株梅花相继开放,与新近落成的古色古香晴云阁相映成趣,经自媒体一炒,人满为患,我去过一次,西流湖方向的公交都难挤上去,网上戏谑,这些天郑州街上人稀,原因是一半去了西流湖。现在梅花陆续凋谢,西流湖恢复了常态。

儿子公休,这天没事,说拉我到黄河边转转。郑州邙山、花园口、南裹头的黄河,我已去过多次,这会儿,我第一次站在玉门古渡的黄河岸边,万里晴空,万里黄河,长天与春水相融,浩渺苍茫,心旷神怡。

来时的路上,沿黄公路,大堤内外的麦田一望无垠,温柔春风,掠过麦田,绿波涟漪,赏心悦目。现在郑州近郊再无一块麦田可觅,哪里会有这样令人震撼的广袤绿色?我想,清明踏青,恐怕赏花西流湖的郑州人,相当部分都会去黄河边。黄河滩是国家保护的耕地红线,又适宜种麦,春天绿色麦波,夏天黄色麦浪,都是迷人的风景,黄河母亲的养育。

这里黄河边一块偌大的青石,镌刻着红色大字:玉门古渡,遒劲雄浑。记得“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是脍炙人口的唐人诗句,我质疑,尽人皆知玉门关在甘肃,怎么河南荥阳也有玉门关呐?后来了解到,出自刘邦的口误。相传,汜水河里的鱼一直向往浩瀚的黄河,但是因岸边的大山阻拦,汜水无法汇入,汜水成群结队的鱼,愚公移山,锲而不舍,终于拱开了大山,欣喜地游入黄河。汉王刘邦征战,在这里渡河,问渔翁此地何名?答:鱼们拱洞。刘邦祖籍江苏,河南话吐字含混不清,刘邦听成玉门古渡,连声称赞:“玉门古渡,玉门古渡,名字好,好!”后来登基,金口玉言,一句误读,以讹传讹,从此玉门古渡,成了官名,当地老百姓再无人说鱼们拱洞。

改革开放后黄河上建起的桥,数不胜数,东边不远处,又有一座即将合拢,是平顶山到焦作的公路桥。黄河玉门古渡早就没了渡船,岸边的浮动码头,伸向河水深处,词典名“趸船”,方便游客登船,潇洒黄河漂一回的,趸船旁泊靠着三条机动小游轮,船工师傅躺在在岸边和煦的阳光下,悠闲的抽烟等生意。一条废弃久矣的斑驳木船,历经沧桑,在岸边无言地见证着黄河的古往今来。

吹拂黄河的风,吹拂杨柳的风,也吹拂着我的面颊,悠然自得,清爽舒服。当我沉浸在黄河风光欣赏之中时,忽然听到旁边的一个游客喊道:“快看,放生的来了!”

景区广场停下两辆中巴,第一辆下来的三名僧人,身披鲜艳的黄、红、褐色袈裟,一执手鼓,一执铜铛,一执木鱼,随后下来的人抬出两个麻袋大小的结实塑料袋,里面盛的是水,鼓鼓囊囊晃动。

河湖放生的事情我知道,积德行善的好心人,把从市场买来的鱼虾,放归大自然,解救生命,祈望社会和谐、祈望人间博爱。但是僧人做法事,我没有见过。从另辆车里下来的老年居多,也有青年人,阶层各别,男男女女约一二十人,排成队伍,随着僧人抬着袋子,朝趸船走去,僧人一路敲打法器,口中念念有词。散落景区四面八方的游人,闻讯都朝岸边涌来。我们被拦在岸上,有人挤上了船,主事规劝说:“不是佛教社的请下去。”但规劝无果,僧人走过来,什么不说,眯着眼默诵;“阿弥陀佛”,恳请的神情,让人敬畏,于是,试图蒙混过关的几个游客,慌忙下船,和我们一样远远地观看。

僧人立在船头念念有词,诵经同时,敲击法器,时紧时缓,悠扬急促一番之后,年长的红袈裟僧人,声音洪亮抑扬顿挫发口令:“一叩首、再叩首、三叩首”。随之,神情肃穆的善男信女依次三鞠躬。在庄严神圣的氛围里,两袋活蹦乱跳的鱼,倾倒河中,逐流而去。

本以为仪程结束,孰料僧人又开始敲击法器,念念有词,放生的人重新进入祈祷之中。大概之前感恩黄河母亲的接纳,现在开始祈祷逃离了刀俎之灾的鱼,回归江河后,再无生命之祸吧?

禅语: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但红尘中人,但行好事,也会各有所求,比如,祈祷神明佑护自己和家人身体健康;祈祷子女儿孙,成龙成凤;祈祷事业一帆风顺;还有祈祷上苍宽恕罪己,等等,不一而足。世事无常,旦夕祸福,吉祥如意,人之同奢,皆无可厚非。我不信佛,但从不否认万物有灵。从不亵渎佛教,愿好人好报,神明护佑放生人,心想事成,阿弥陀佛。

本来,儿子计划还要拉我游览旁边的虎牢关,曾经战马嘶鸣,刀光剑影,血肉相博,那里即三英战吕布和温酒斩华雄的古战场,此刻我没了兴趣。儿子问我走不走。我说不慌,等放生结束再说。

看黄河放生,我感觉天地之间,人与黄河和谐共融,是一幅恬静优美的画卷,净化心灵,耐观赏,耐寻味,玉门古渡让我流连忘返,依依不舍了。

这家伙太懒了,什么也没留下。

最新回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