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就渴望去看看大海,直到年轻的时候才走近了大海,却远不如想像中大海的模样。
小时候也常到海边,看到的只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那是长在滩涂上的一种海草,有“风吹草低现牛羊”的味道。我家的小木船就常到海边去装草,这种长在滩涂上的草在那个年代是最受本地人所喜爱的柴火。装草很辛苦,但能赚点生活费维持生活。
印象中海边就是蟹的故乡,只要是有水有草的地方就一定会有蟹洞。湿地滩涂上密密麻麻的全是蟹,地上布满洞穴,人一经过马上溜进洞里,岂止有几万几十万啊,一眼看不到头,它们发出“沙沙”吐沫的声音非常壮观。海边正是有了这些蟹用自己的努力净化着这块滩涂。这些小蟹的食用价值不大,把它捣碎当咸吃,其味鲜美无比。我们本地方言中的“海”和“蟹”的读音是一样的,幼时的我们分不清这两个相同读音的含义。
上学后从书本上看到过不少关于对大海的描绘,勾起我对大海的向往,总想亲眼看看大海到底是个什么样子,有不少农村的同学常说起他们的家人如何在海边作业,并将这种作业方式说成是“赶海”,出海捕鱼还能赚钱,我总听得入神,也更勾起了我对海的向往。
终于在高中毕业后的一天相约了几个好友去看海。我们起早就骑上自行车,到了王港闸就以为到了海边,其实这里离海还有很长一段距离。海边的清晨有白色的雾带,微风吹过,瞬时消逝得无影无踪,越到海边风越大,带着咸腥味,海堤两边的树被海风吹得发出很响的声音,堤下的草丛中时不时地出现一些我们从未见过的鸟儿,发出各种叫声,让人听了越发激动,一种野生、原始的回归使我们加快了前行的步伐。
过下了大圩(堤)就是一望无际的海草,尽目远眺,想一眼能在视力尽头看到海水,可视线的尽头只看到细如牙签般大小的船桅,眼前的滩涂无限地向前延伸着,数里之外的海可望而不可及。
这次虽然没能看到真正的海,甚至海水是什么样都不知道,但我们看到了海边海鸟惊飞,野兔奔走,有数不清的小蟹,还有藏身草丛、身上长着五颜六色的是野鸡,甚至还看到了一些浑身雪白、头顶红冠的丹顶鹤。
直到九十年代,大丰建成了国家一类口岸,栈桥一直延伸到海中,这时我们才如愿看到了黄海的雄姿,看到了海的波浪在翻滚,看到了海鸥在飞翔,看到了万吨级的货轮在装卸货物。这里的海水并不是以前想像中的蓝色,而是含有泥沙的黄色海水,这是黄河入海带来的泥沙,自古这里的名字就被人称之为“黄海”,黄海黄色的海水在这里形成了潮间带,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就是太平洋东海岸著名的滩涂湿地。
如今的滩涂是跟麋鹿连在一起的,自1986年来自英国的39头麋鹿来到这里的东方湿地自然保护区繁衍生息,这些年来每年都有新的家族成员诞生,从最初一个排的兵力已发展到如今的兵团规模了。它们最喜爱在海边的草丛中觅食,白鹭与它们紧紧相随,甚至会站在它们身上搭个便车。白鹭为麋鹿清理身上的寄生虫,它们形影不离,有白鹭之处便有麋鹿,有麋鹿的地方就会有白鹭上下翻腾。
在野鹿荡我们看到了更多的麋鹿,少则几十头,多则上百头,一群群在穿行在有水域的地方,它们成群结队地在黄海湿地野鹿荡嬉戏,湿地修复与保护的努力,使得这片土地成为它们理想的栖息地。生态环境的改善也使得麋鹿家族不断壮大,它们在这里与人类和谐共处,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画卷。成群的麋鹿在湿地间悠然漫步,时而低头觅食,时而抬头张望,仿佛在与这片土地诉说着岁月的故事。白鹭在它们身旁翩翩起舞,彼此间的默契与和谐,见证了自然界的神奇与美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前往。
十多年前的野鹿荡是野鸭群聚之处,一望无际的芦苇荡是野鸭们天然的乐园。当地的文化学者马连义先生看中了这块与中华麋鹿园毗连的天然野生栖息地,将这里打造成可近观可远看麋鹿的乐园,重新取名为“野鹿荡”自然保护区,还通过考证,得出了这里曾是万年前古长江入海口的结论。在野鹿荡保护区驻扎的几年时间里,他发现了这块神奇的宝地是观看星空的绝佳场所,随后世界暗夜星空保护地获得了国际相关机构的认可,如今这里已是来自全国各地乃至海外的游客前来观察星空的理想场所。
离野鹿荡不远处就是日出海湾的观景台,当地文旅部门将这里打造成可供游客观看海上日出的地方,一时间吸引了众多游客来此打卡,也成了这座海边县城居民必到之处,约上几个亲朋好友,晚上驱车前往,租一帐篷,休息、娱乐、品尝美食,待到东方出现光亮,一轮红日从海水中仿佛被一只大手慢慢托起,这时候不论是年青的还是年长的都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尽情地欢呼,而那些摄影爱好者们早就准备了在这一刻将最美的景色定格在相机中。
太阳升高后我们站在港口码头上,零距离与海接触,看海水汹涌奔腾,目送一艘艘海轮渐行渐远,终于体会到什么叫“一望无际”。
如今的海边正在逐渐形成一条沿海观光带,日出海湾、千百渡驿站、黄海野鹿荡、海上风车,还有无数的糜鹿成了这片滩涂上的主人,你可以随时来看海,看海上日出,看海上南来北往挂着各种国旗的货轮。
我虽生在海边,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思维中所看到的、所想像的海总是不一样的,如今我站在另一个角度去看她,更加深了我对脚下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的热爱。
(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