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菜,从古到今,人们都吃过,特别是一些穷苦人民赖以生存的食物。我们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人小时候大多也吃过,既有采摘、挖掘的经历,也有品尝的感受。以前,因为食物匮乏,野菜作为一种菜肴的补充,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存在。而在物欲横流的现在,科技飞速发展,人工种植的植物多种多样,甚至还有人造食物,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但我觉得,野菜不仅是一种难忘的童年记忆,还是老天恩赐我们的礼物,自然生长、弥足珍贵。
野菜,包括野花、野果、野生菌,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宝贝。野菜在野外自然生长,没有农药、没有人工化学制剂的催长,一切源于自然界的空气、阳光、土壤、雨水等,正是采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季节一到,自然成熟,人们就可以采摘、食用了。
而云南作为植物王国,气候适宜、水土肥沃,孕育出的野菜种类繁多、琳琅满目,从地上到树上,应有尽有、比比皆是。特别在春天的菜市里,野菜野花野果都有售卖,让你目不暇接、食欲大开。
记得小时候,我们姐妹三人总跟着父母回家在农村的外婆家。我们会顺路去河埂边、小溪边摘枸杞芽。野生的枸杞树不高,一篷一篷的生长在河岸、溪边,有点像灌木,树枝上生有刺,摘枸杞芽时小心不要被戳到。野生的枸杞子很小,也不甜,我们一般不采。采好的枸杞芽带回家,洗干净,可以切碎煎鸡蛋饼,可以炒鸡蛋加水煮成枸杞芽鸡蛋汤,炒鸡蛋的香味带着枸杞芽淡淡的微苦,吃完有清甜回甘的美妙感觉,每次我们都可以吃光喝光。小时候的我,扁桃体特别容易发炎,每次发作都让我疼得说不出话来,苦不堪言。不知母亲哪里听来的偏方,去水沟边或墙根摘来一种叶片宽大的叫做“臭草”(有人叫“臭铃铛”)的草(掐过草的手指有一股浓烈的冲味,也不算臭吧),洗干净煮红糖水喝(有了糖的加持,味道还好喝),有时还可以打个鸡蛋煮了吃,喝几天喉咙就不疼了,很有效果。其他姐妹就羡慕我,恨不得自己也得扁桃体发炎,然后就得喝红糖水吃鸡蛋了。后来,还认识了一种马鞭草,从地上长出长长的茎,两侧开一些小小的紫色花,可以连茎采来煮水喝,与臭草有异曲同工之效。妹妹容易拉肚子,母亲就去水沟边找绿茵茵的水香菜(有香味的一种小叶片篷生爬藤植物,可以炒鸡蛋、煮汤或凉拌,也是治拉肚子的良药)。看来,我们生病也可以增长草药的认知和利用能力呢。
据我所知的野菜都有很多,如:奶浆草、马豆草、灰条菜、名贵菜、马齿苋、臭菜(吃着可不臭)、野芹菜、水香菜、树花菜、青蛙皮(树干上生的一种地衣)、沙松尖、抽筋菜、鱼腥草、苦圈圈、甜菜(不是制糖的那种北方甜菜,而是长在树上叶片对生,有点像槐树的叶子。因为稀有,所以市场上嫩芽卖到上千元一斤。有幸有朋友从她老家买来送给我吃过,很好吃。)、香椿、苦刺花、鬼针草、蒲公英等等。野菜的吃法有好几种:可以炒鸡蛋、可以焯一道水凉拌、还可以切碎和在面粉里做成饼、有的可以晒干或炒干泡水喝等等。曾经看过有医书上说有些野菜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多种维生素等,既好吃又对身体有不同的功效,何乐而不为呢?
说到吃野菜,一定要说说云南流行吃花的习俗,特别是春天,各种植物都开花。棠梨花、白花、槐花、马豆花、金雀花(贵,卖到15元1公两)、桑花、火草花、芭蕉花、攀枝花、石榴花、玫瑰花、樱花、茉莉花、紫藤花等等。大多数花都能炒鸡蛋或煎鸡蛋饼,有的可以素炒或炒肉或凉拌,玫瑰花、樱花、紫藤花等常常用来做饼。所以,云南的鲜花饼世界闻名。
野外还有许多酸甜可口的野果:锁莓(黄色的、黑色的、白色的),酸多依(我们家乡叫“渣豆儿”)、桑葚、橄榄、青梅、野杨梅等等,可以弥补我们小时候零食匮乏而食欲亢奋的胃口。当然,要认准可食用的野味,不要吃不认识的野菜野花野果特别是野生菌,以防中毒。所以,学无止境啊!
幸运的是,我们有几家有共同爱好的同事好友,经常在周末或假期约着出去郊游、爬山、唱歌、旅游。一到野外就会不约而同地寻找野菜野花野生菌等,采摘了很多野味带到附近餐馆或农家乐,请老板帮忙加工,或炒、或凉拌,再点一、两个特色荤菜,然后就可以大快朵颐了。每次我们都吃得酣畅淋漓、意犹未尽。在互相交流中,大家不仅增添了一起采野菜的乐趣,还增长了野菜知识,懂得了自己家乡没有而其他地方有的野菜、或某种野菜除了吃法还有哪些药用功效等等。有一次,我们约了去爬山。一路都看见绿油油的鬼针草,我告诉朋友们鬼针草的嫩芽可以吃。她们还不相信,我说我们家乡一直都吃这种野菜,可以炒鸡蛋、可以煮汤或凉拌,有回味甜,还有清凉降火的功效。可以去书上查,鬼针草是可以做药的。它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勿忘我”。为何叫这个名字呢?你看它,成熟后的果实变成黑色的针一样顶在花萼上成一小篷,末端分两叉,有细微的倒钩刺,一旦碰到,就钩在你身上,跟着你走,让你忘不了。在鬼针草成熟的秋季去爬山,其黑色的针会粘满在衣服、裤腿上,叫你摘半天,所以忘不了(嘻嘻!)。她们爱上火的人听我说完赶紧去采,每人采了一大把。到农家煮成汤,配个蘸水就吃,边吃边不住夸好吃,最后连汤都喝光了。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最近我又知道了一种野菜,准确地说是野花,叫“染饭花”,顾名思义,可以用来染饭,是因为此花用水煮后就变黄色,水用来煮饭,煮熟后成黄色的米饭,比较有特色。加上此花有食疗功效,晒干后用来泡水喝可以清热泻火,清肝明目,消炎杀菌,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所以流行了起来。说来好笑的是,这种花,我们从小就见过,山里、河边等野外随处可见。树不高,应该属于灌木。叶子椭圆细长,背面颜色浅,有一层细绒毛。花很细小,成团聚生,远看是一串一串的白色或淡粉色,花心是一点红色或紫色。还有香气,每当在野外闻到这种香气,就知道附近一定有此花。但以前却不知道此花的名字、可食用性和功效,就当做不起眼的野花,也没去关注过。现在知道了它的好处,我们在爬山时,儿子兴致勃勃地到处找,不辞辛苦地去山坡上、路边、陡坡下采摘。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我们采了很多,采完,手都是香的。当然,我们尽量不去打扰采蜜的蜜蜂、谈情的蝴蝶。
但也有人一听说野菜,就会不屑一顾地撇撇嘴说那是穷人没钱吃肉,才不得不去挖野菜吃,现在那么丰富的食物,还吃什么野菜,完全是矫情。但我却觉得这是一种爱好,一种对大自然的热爱,好吧,也算执着吧。随着年龄增长,爱野菜的热情持续不减,有时在菜市场看见有人卖野菜,我都会买回来加工食用,仿佛吃着野菜就可以感受到野外的阳光、山水、风以及野花的香味一样。
如今,采摘野菜野花等野味的时候,其实是到野外放松身心的机会。工作学习了一周,我们在周末天气好的时候,到野外郊游、徒步、骑车、爬山,顺便就能采摘野味。蓝天白云下,身上照耀着和煦的阳光,脸上吹拂着惬意的清风,眼前是草木葳蕤、山峦叠嶂的美景,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我们徜徉在大自然的怀抱,享受着大自然所赋予的一切,特别是发现野菜、野花、野果、野生菌等的惊喜和快乐,采摘时的兴奋,还有爬山、下坡的艰辛,被刺戳到甚至受伤的风险,在吃到嘴里那一刻,都瞬间化为幸福的愉悦。
每天工作时,偶尔看着窗外的蓝天白云,我都会想,这个周末去哪里呢?爬山,还是湿地公园徒步或骑行?想想都有点迫不及待了。
这家伙太懒了,什么也没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