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这句话,对我来说,是很不容易说出口的。一方面,我比较顽固,即使知道自己错了,也不容易说出来;另一方面,我俯仰于天地之间,自觉无愧于心。如今,对一只小奶猫,我却要发自肺腑地说一声:
对不起!
这只小奶猫,在我的眼前,安详地去了天国。它是那样的无助,虽只是一个小生命,但我感觉到,它是那样的鲜活,与人的生命,同样崇高;在其弥留之际,我也显得很无助,不知道怎样才能挽救它短暂的生命,眼睁睁地,看着它断了气。
它已经死了5天了,可我的心里,仿佛它还活着,还在“喵呜喵呜”地叫,仿佛还在沙发上漫无目标地爬行,还舒服地趴在妻子的手臂上,还安静地躺在妻子为它设计的小窝里,女儿还把它摊在手里抹着它身上、头上的毛……
妻子说,有时半夜醒来,仿佛还听到它的声音,仿佛在提醒主人要吃东西了;女儿放学回家,会不自觉地去看看它曾经呆过的地方,静默一会。
客观的事实是,小奶猫,的确已经去了。
在天国里,小奶猫,你好么?
对于猫,从小就喜欢。家里养过很多猫,花的,黑的,大的,小的。养猫的目的,是对付老鼠。猫,常在夜间行动,埋伏于鼠出没之地,一个箭步,就会捉住老鼠。老鼠一阵吱吱急叫之后,悄无声息,成了猫的腹中之物。猫在心情好的时候,会将失去反抗、逃跑能力的老鼠玩来玩去,玩够了,才吃掉。白天,尤其是有太阳的白天,猫常在屋梁上及那些太阳晒得着的地方,舒展四肢,舔洗脸及四肢,或懒懒地睡觉。
印象中,猫不需要特别的喂养。常见母亲将猪油拌在米饭里,和点米汤,猫就吃得津津有味的。大多数情况下,人吃什么,它就吃什么,不像城里的宠物猫,有些比人还吃得好。
有猫的家,清静。五谷杂粮及家里的一切物件,不会被老鼠偷吃掉或咬掉。“裹盐迎得小狸奴,尽护山房万卷书。”“一箪未厌鱼餐薄,四壁当令鼠穴空。”可见,猫的作用,是其它动物无法取代的。
若无猫,情形就不一样了。“秋来鼠辈欺猫死,窥瓮翻盘搅夜眠。”不仅会翻罐倒盘地偷吃、损坏东西,而且还会弄出大的声响,搅得人夜不能寐。很心烦。
猫好像还会自己寻草药治病。身体不舒服时,会自己跑到屋外,找一种草吃,呕吐出毛球,慢慢地,病就好了。
住进楼房后,由于几乎不见鼠,猫就没有用武之地。就如和平时期,就几乎用不着将军了。楼房里,还不好处理猫的大小便问题,不卫生,若病,也没有地方去找那种草吃。就不养猫了。
女儿出生后,从动画片上、幼儿读物上、游戏中、故事中,知道了猫是一种很可爱的动物,便喜欢上了猫。它的小房间,贴满了猫咪的图片。甚至电脑的桌面背景,也要设置成一只可爱的小猫。《黑猫警长》、《大洋芋和小米渣》,更是百看不厌。有时独自看着,哈哈爆笑。
这些都不过瘾。
记得9岁时,和她母亲逛街,硬是缠着给她买了一只小麻猫回来。我虽然觉得楼房不便养猫,但事已至此,就养着吧。自此,上学前,逗一会儿猫;放学后,第一时间赶到家,喂猫、逗猫,玩够了才做作业、看电视。床上床下,全是她和猫的足迹。做作业时,猫会好奇地坐在桌上,用小爪顽皮地抓翻动的书页或作业本。有时,还用小铁笼关着,带到外面去玩。
小麻猫,伴着女儿,度过了一段快乐时光。
好景不长。大约过了半年,那只活蹦乱跳的小猫咪,突然奄奄一息。
我和妻子发现大事不妙,连忙叫女儿抱着,一路小跑赶到动物医院。医生很冷静,诊断后,也没有说是患了什么病,就给它打了一针。
回家后,不仅没有好,反而更严重,不多一会,就全身抽搐,口吐白沫。再过一会儿,就无声无息。
朝夕相伴的小麻猫突然死了,女儿很伤心,抱着它,不肯放下。我们也很不好受。
在劝说了一番后,女儿终于同意,隆重给小猫下葬。
我们找了件女儿的旧衣服,把猫包好,趁着夜色,到离住地很远的山上,挖个坑,把猫葬在了那里。
返回时,给女儿说,以后,我们再也不能养猫之类的小动物了。动物有生命,楼房不适合养,最关键的是,生了病,不知道怎么治,救不活,眼看着死去,害了它。
好说歹说,终于做通了女儿的思想工作,同意再也不养猫了。
但女儿对猫的钟爱,并没有消失。曾几次偷偷地去葬猫的地方以她的方式祭奠。几次都试探,想再找只猫来养。我们坚决不松口。
这样过了几年。
上个星期一中午,烈日当空。一般情况下,女儿12点半就可以到家。可要到1点了,还没有回来。妻子也有事外出。
我想,恐怕中午不回来了。反正给得有多的钱,午餐可以在外面解决的。
睡会儿午觉吧。
我刚躺下,就听到了开门声,同时听到了几声小猫叫。
连忙翻身下床,出来一看,女儿全身都湿透,气喘吁吁的,怀里抱着一只小奶猫。
女儿说,老爹,这只小猫太可怜了,没有谁要,我把它抱回来了。面对一脸诧异的我,女儿说。
原来,这只小奶猫,是她一个同学的妹妹不知从什么地方弄来的,已经3天没有吃东西了,只顾叫。也不知怎么喂。由于家长不准喂,就丢在了一间废弃的旧房里。
女儿听说后,放了学,就和同学一起,翻墙进去,把它抱了回来。
我仔细一看,这只小奶猫,只有一只稍大的老鼠一样大。眼睛没有睁开。头、背的毛是黑色的,胸脯和脚的毛是白色的,上面还有点点血迹。叫声有气无力。放在沙发上,慢慢地爬动,两脚颤巍巍的。估计才出生几天。
看着这个小东西,我心里一紧。一是这么小的东西,不知道怎么喂养;二是女儿还有20多天就要中考了,势必会分散精力。
怎么办呢?它那么小。
女儿已买了个针头。她说,可以把奶粉吸进去,再挤进它的嘴里。说完,就去冲奶粉,张罗着喂给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