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母(散文)

洛千影 18天前 26

前几天接到老家的电话说“清明节”给祖母迁坟,这几天不知怎么晚上经常梦见祖母。她的音容笑貌仿佛就在眼前。

那年九十高龄的祖母身体硬朗,给祖母体检身体各项指标都挺好,祖母精神矍铄。谁料三年后祖母因感冒引起导致各个器官衰竭而离开了我们。祖母到现在走了整整十周年了,“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泪两行”,让我怎能不想您。

祖母从小命苦父母早世,乖巧懂事跟着姑姑长大。二十几岁嫁给我爷爷,生了三男三女六个孩子。那年最大的爸爸20岁,最小的姑姑六岁,爷爷久病卧床整整十五年,年仅45岁与世长辞。祖母又当男又当女把六个孩子拉扯大。五六十年代那些年靠在集体挣工分养家糊口。每年祖母家都缺粮,一家人根本不够吃的。到年底别人家都往家分粮,祖母家不但分不到粮而且都被队里扣了还不够,被队长批评是拉后腿的典型。十几岁的大姑拿着口袋去队里分粮,生产队长说:“你家还分粮,全队里的脸面都让你家给丢尽了,因为你家每年缺工分,先进落到别的队了。”大姑哭着拿着口袋跑回家,祖母把大姑搂在怀里抱头痛哭。祖母无奈拉着六岁的老姑去北方要饭逃生。天无绝人之路,党的富民政策越来越好了大力发展养殖业,祖母起五更睡半夜纺线织布养猪养羊养鸡。孩子们都长大了,几个孩子也都能挣工分了,全家人吃苦耐劳勒紧裤腰带。祖母给爸爸二叔都成了家盖起了新房子。大姑也出嫁了,家里还有三叔、二姑、老姑还没结婚。几年后国家农村新政策实行包产到户,各家各户有了自己的土地。种菜,种豆、种瓜,祖母让三叔赶集卖小百货,好日子如雨后春笋般好了起来。祖母又给三叔盖起了新房子,三叔结婚成家。夫妻恩爱婚后两年有了一个不满周岁的儿子。那年争强好胜的三叔不幸因一次事故突然去世。年迈的祖母感觉如雷轰顶当时晕厥过去,抢救醒来后都快急疯了。突如其来的横祸家里踏天了,祖母泣不成声。爷爷去世那时没有打垮她,这次三叔的不幸去世她怎么也接受不了,祖母一夜银发变白发。几次想轻生跟着她三儿子而去都被亲人们救下了。祖母痛不欲生,肝肠寸断,整个人像换了个人似的,一天天不和人们说话,嘴里默默念着我三叔的名字,叫他回家。祖母要不是为了我们全家人她就跟她三儿子去了,多年再也没见到祖母的笑脸。

几年后二姑老姑相继结婚,祖母帮着三婶把孩子又拉扯大,祖母那些年每当盛夏就跟着三婶收麦子,秋后跟三婶一起打枣,收玉米,种小麦。那些年幸亏大姑和她家我二表弟开着拖拉机来帮着祖母、三婶抢收抢种。祖母每年因收秋,她的手上被庄稼划的一道一道的血迹,两只胳膊累的抬不起来。直到把麦子收到仓里。玉米打进囤里才放心。

时光飞逝,转眼三婶的儿子我祖母的小孙子已考上了大学,祖母脸上有了久违的笑脸。

那年娘照看她七个月大的孙女晓雪的时候,忙的焦头烂额。古稀之年的祖母帮着我娘拆洗被子。祖母舍不得用洗衣粉,她用灶堂里的草木灰过滤后的灰水洗被里,给娘和全家人做棉被。秋后爸把十几亩地的棒轴子拉家来,堆放在八间屋的大院子里如“小山”似的,一百多棵枣树打家来的金丝小枣,晾晒在房顶上和大院子里有十几葆。祖母一天不拉的除了给娘捡枣就是剥棒子。一个月后棒子都剥完了晾晒好用葆圈起来了,枣子也换成了钱,祖母也累弯了腰。她不仅仅是心疼我爸,也心疼我娘,家人们她谁也疼。祖母却忘记了心疼自己。

祖母每年帮家人们忙完农活,就被她的“小棉袄”我大姑接到她家去疗养,在大姑家那些年是祖母一生最美好的时光,也是她最开心的日子。

永远忘不了那些年,我小时几岁的时候祖母对我最亲。我和祖母钻一个被窝。那年大地震晚上我还在睡梦中,老姑二姑和我都同祖母睡在一个大炕上,被震醒的祖母两个姑姑她谁也没管,摸黑用胳膊紧紧把我夹在腋窝里,下炕就往外跑。我直到上初中了那几年还挨着祖母睡,感觉祖母比娘还要亲。每天天不亮就爬起来吃完早饭去外村上学。那天祖母晚上包的黑面马齿苋馅的大蒸饺给我特意留着两个,让我早晨热热吃。祖母家一年也吃不上几顿黑面马荠菜大饺子。那时不管是白面黑面家家户户都很少,能吃上顿黑面大饺子胜过现在的山珍海味,觉得黑面大饺子就是世上最美的美食。那是祖母给姑姑叔叔们改善伙食包的仅有的几个黑面大饺子,祖母自己没舍得吃给我留出来的。

岁月如流十几年转瞬即逝,我已二十多岁结婚成家。婚后我儿子三,四岁时,每年天气刚刚转凉祖母就给我儿子做棉衣,我的炕被也是祖母给拆洗缝好的。

祖母九十岁那年,我把她接到我家。祖母每天把屋子打扫的干干净净,洗完的衣服叠的整整齐齐,就是地板砖缝隙里祖母用沙子清理的一干二净。祖母之所以高寿就是因为她爱吃家里做的饭,再高档的饭店祖母也吃不惯,她就爱吃家常便饭,那时我每天去门脸,祖母在家给切洗好菜,锅里不是给蒸好米饭就是提前给熬熟粥。祖母爱吃包子,我提前发好面,等我下班回去祖母已拌好馅。祖母包包子我擀皮,茄子馅、白菜馅、韭菜馅、西葫芦馅、马齿苋菜馅的换着样的吃,祖母吃的津津有味。她自己在家打扫完卫生没事了就找活干。祖母的眼力非常好,让我给她买来了从36码到43码的鞋垫样品,她自己用几层白布按着鞋垫尺寸剪了大小不等的几十双鞋垫。祖母的眼力非常好,自己穿针引线开始纳起鞋垫来,细细的针脚像一副美丽的画卷,就是年轻人也不一定赶上祖母纳的鞋垫漂亮。祖母说:“我年纪大了跟不了你们几年了,我给你们一人纳一双鞋垫,到时我走了以后有个念想”。当时我听了心里酸酸的,认为祖母体魄还很好,觉得她会永远跟我们在一起呢?那时太天真了,祖母哪能跟我们一辈子啊!

祖母那年跟我做着大巴车去北京大姑那,我们陪着祖母游玩,去看过鸟巢,水立方,参观了北京天安门瞻仰了毛主席纪念堂。九十岁的祖母穿着旅游鞋,戴着墨镜围着纱巾,精神饱满就像一位老“电影明星”。祖母说:“这辈子值了不怨了,住过宾馆,也跟着旅游,也见识了许多老家没有的山水景色。”

祖母一生百折不挠,她所经历的人生三大不幸,是常人难以承受的苦难。她用柔弱的身躯坚如磐石的支撑起了这个家,为全家人撑起一片天空。

“清明节”祖母您就搬家了,您的英灵永远激励着您的子孙后代,您那刚毅的性格,您那宽阔的胸怀永远影响着我们,您那善良慈祥的笑容永远镌刻在我们脑海里。“月遇从云,花遇和风”泪洒键盘,祖母好像天上的那朵白云在看着我们。

2024年3月13秀才文学首发

付桂霞于天津

这家伙太懒了,什么也没留下。

最新回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