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得到,尤其是冥思苦想要拥有的,那种兴奋,无以言表。
自由啊自由,终于真的拥有了你,你多么伟大可爱,我要紧紧拥抱你,由衷歌颂你。
我时刻能感到自己真实地存在和活着,无需去满足别人的期待,无需去迎合别人的喜好,我去做和去给予的,都是出于我自己的意愿,即使有某些妥协,我明白那是必要的。我按照自己的想法,无需考虑什么,这是我的自由。我想沉默时,就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享受宁静与孤独;我想说话时,就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让内心的声音自由地流淌;我想做事时,就全力以赴地投入其中,体会忘我的快乐和小小的成就感;我想睡觉时,就安静地闭上眼睛,把疲倦的身体全然交给床。我追求的自由自在,完全是无需多大努力便得到的,我所理解的人生质量和自由有关,如此简单。我明白,过多地祈求,反而是苦恼,反而是被绑架,自由就远离我而去。
我素着一张微显苍黄的脸,毫无修饰地进进出出,旁若无人地穿过人群。我穿着十年前的衣服,它们虽然有点旧了,却依然舒适得体。我不需要用刻意的装扮来掩盖真实的自己,取悦他人的目光。我的眼睛依然漆黑明亮,闪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执着。
这是我不再在意人们的眼光之后的自由,其实,自由真的要穿透这些眼光,找到另一个自己,有时候人们是活在别人的审美评价里,无法自拔,也不愿自拔。达到这个境界,算不算真的自由了呢?我尝尝想。
自由啊自由,无上的自由,在追求你的路上,我付出了很大代价,其实是放弃了很多我本不想要的东西,比如虚伪的社交、愚蠢的攀比、为了迎合别人而做出的妥协、人们孜孜追求的所谓成功和美誉。因为这些放弃,我早早被孤立、放逐在社会主流之外,收到了失败的勋章,被主流世界无情地嘲笑、批判。但如今,我无怨无悔,认为承受这些代价都是值得的。因为我深切地认识到,对我来说,生活所需其实很少,我不需要奢华的生活,不需要他人的赞美,我只想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这对我是最重要的。我只遗憾曾经有过的徬徨和软弱。假如人生能重来,我将从少年时就义无反顾地追求你,那样,我会开辟出多么辽阔精彩的人生啊!
突然,我感觉我已经走出了惶恐的状态,自由属于了我。但这些自由的背后,我也彷徨,问自己为什么这样选择,一个答案——不自由地活着是累的,我说服了自己。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命运和生活方式,在持守良知和道德的前提下,不该相互干涉和评判。爱赚钱的努力赚钱,爱写诗的专心写诗,这才是世界该有的样子。我的意思是,一个女人,或许爱打扮,那就好好打扮,也是对生活的恭敬,没有可挑剔的。也有的女人喜欢素净,喜欢素颜面对生活,那也可以理解。我可能属于后者。
各自担当自己的命运吧,诚实地面对自己,相信自己,倾听和遵从自己的内心和意志,用自己的心走自己的路,别人开出的药方和别人的人生指南不会让我们走出迷茫、走向自己真正想去的地方。我曾经试着去获取那些秘方,改变自己,到头来还记得别扭。当然,也让我体会出别人这样做的难,他们也是在努力改变自己,争取自己的某种自由,例如让人认可,让人赞美。这都没有错。
最后,就写作来说,我只想自由地表达,不给自己设定目标和要求,想写就写,不想写就不写。我们为什么需要文学,因为我们有一些美丽或痛苦的情感需要表达,有一些我们认为美好的事物或有价值的思考和体会需要分享,同时我们也需要在别人真诚温暖优美的文字中得到共鸣、抚慰和鼓励。我不懂技巧和高明的表达方式,没有天赋的独特语言和足够丰富的想象力,我写我心就足够了。如果某句话打动了某个人,那就很惊喜了。
走进秀才文学,在突然觉得,它能够给我自由,这种自由,让我忙碌而充实,我能够在秀才文学唱着我的自由之歌,我感到满足。
寻寻觅觅,邂逅了秀才文学的“东篱采菊”社团,突然觉得,“东篱”真的就像一个可以放歌的园地,这也让我无拘无束起来,我想尽情表达,我本不想赢得赞美,但东篱偏偏就不少鼓励。好像是给我的自由加油。
诗人说,“自由诚可贵”,我觉得这一句就足够我们开心了,终于喊出了人生的追求。
我的这些“自由”,还没有谱成一曲,我会在自己的日子里,取谱写一首首的“自由之歌”。
这家伙太懒了,什么也没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