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家村游记(散文)

萧云鹤 2月前 116

今年大年初四,我和爱人一起,从西安出发,前往泾阳去大妹妹家走亲戚。在吃饭过程中,我们偶然谈起了袁家村。我对袁家村充满了向往之情。没想到,大妹妹和妹夫竟然说:“距离我们这里又不远,您不早说。”于是大妹妹和妹夫立即安排车辆,我们一起怀着对传统文化的敬仰,驱车前往袁家村拜谒。

初入袁家村,古韵新风扑面而来

当我们走进袁家村的时候,眼前的景象瞬间让我眼前一亮。村口那古朴的牌坊,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庄严肃穆,仿佛在诉说着这座村庄的悠悠往事。牌坊上的字迹苍劲有力,“袁家村”三个大字在岁月的洗礼下依然清晰可见,向每一位到访的游客展示着它的独特身份。走进村子,青石板路蜿蜒曲折,两旁是错落有致的仿古建筑,灰瓦白墙,雕梁画栋,古色古香的韵味扑面而来。这些建筑不仅保留了关中传统民居的特色,还融入了现代的设计元素,显得既古朴又时尚,让人仿佛穿越回了那个充满烟火气息的时代。

沿着青石板路前行,街道两旁的店铺琳琅满目,招牌林立。每一家店铺都独具特色,有的售卖着传统的手工艺品,有的摆放着各式各样的特色小吃,还有的展示着当地的民俗文化。店铺的老板们热情好客,脸上洋溢着真诚的笑容,他们用朴实的语言向游客们介绍着自家的商品,让人感受到了浓浓的人情味。在这条充满活力的街道上,游客们来来往往,络绎不绝,他们或是驻足欣赏着精美的手工艺品,或是品尝着美味的小吃,或是与老板们亲切地交谈着,整个村子充满了欢声笑语,热闹非凡。

袁家村整体给我留下的印象是既有古老文化的古朴,也有现代科技的时尚,既有传统历史的古韵,也有现代生活的活力。

舌尖上的袁家村,品味关中美食盛宴

袁家村汇集了陕西各地的特色小吃,种类繁多,琳琅满目,口味丰富,制作精美,让人垂涎欲滴。还没进入小吃街,空气中就弥漫着一股诱人的香气,那是各种美食混合在一起的味道,让人忍不住加快了脚步。特别是春节期间,这里可以用人山人海形容,所有的街道都是熙熙攘攘,川流不息;所有的小吃都色香味俱全,让人馋涎欲滴。

走进小吃街,只见街道两旁摆满了摊位,每个摊位前都围满了游客,大家都在争相品尝着自己心仪的美食。我们四个人随着人流缓缓前行,眼睛不停地在各个摊位之间穿梭,每一种美食都让我心动不已,恨不得每样都尝一遍。这里不仅有各种面试,各种油炸食品、各种煎炒蒸煮食品,而且有许多特色的平时难以见到的风味美食。且不说油炸豆腐、羊肉串、铁板烤鱿鱼、葫芦头泡沫、豆花泡沫和甑糕,也不说那些烧鸡、烤鸭、烤鹌鹑、猪蹄、羊头、凤爪和蓼花糖,只是那些肉夹馍、牛羊肉泡馍、凉皮、臊子面、岐山擀面皮、biangbiang面、金线油塔、葫芦头、锅盔与饸饹就让人流连忘返难以割舍了,更不用说还有成千上百种的各地小吃,真是有一种刘姥姥走进大观园的感觉,我只能用八个字来形容这里的丰富小吃,就是:丰富多彩,大开眼界。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biangbiang面,这是陕西最具代表性的面食之一。师傅熟练地将面团拉成宽厚的面条,然后用力地摔打在案板上,发出“biangbiang”的声响,这独特的制作方式吸引了不少游客的目光。面条煮熟后,浇上一层香喷喷的油泼辣子,再配上豆芽、青菜等配菜,色泽鲜艳,香气扑鼻。我迫不及待地夹起一筷子面条放入口中,面条爽滑劲道,口感醇厚,油泼辣子的香味在口中散开,让人回味无穷。

除了biangbiang面,袁家村的凉皮也不容错过。凉皮是陕西人夏季消暑的必备美食,袁家村的凉皮更是独具特色。这里的凉皮选用优质的面粉制作而成,口感细腻爽滑,薄如蝉翼。调料是凉皮的灵魂所在,袁家村的凉皮调料丰富多样,有辣椒油、醋、蒜水、芝麻酱等,各种调料相互搭配,调出了独特的味道。吃一口凉皮,酸辣可口,清凉解暑,让人胃口大开。

陕西甑糕是用糯米、红枣或蜜枣蒸制而成的传统美食,口感软糯香甜,营养丰富。甑糕的色泽鲜艳,红白相间,十分诱人。

大妹夫热情地给我们买了红柳羊肉串让我们品尝,我们又走进一家饸饹馆内品尝了色香味美辣油飘香的陕西饸饹,接着又点了两笼热气腾腾的菜卷,我们已经吃得满头大汗,啥也吃不进去了。妹妹还要给我们买猪蹄、羊头和蓼花糖之类的,都被我们婉言拒绝了。我们说以后知道地方了,再来品尝就方便了。

袁家村特色小吃,如肉夹馍、臊子面、荞面饸饹、柿子饼等等,根本介绍不完,真是各种风味小吃的集大成者,每一种都让人难以忘怀。这些美食不仅是一种味觉上的享受,更是陕西历史文化的一种传承和体现。

探寻历史文化,领略袁家村的深厚底蕴

袁家村不仅是美食的天堂,还是一座历史文化的宝库。

首先,我们来到了袁家村的祠堂。祠堂是袁家村的精神象征,也是村民们祭祀祖先、传承家族文化的重要场所。这座祠堂始建于清朝末年,历经多次修缮,至今仍然保存完好。祠堂的建筑风格庄重典雅,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走进祠堂,一股庄严肃穆的气息扑面而来。祠堂内供奉着袁家村的祖先牌位,墙壁上悬挂着袁氏家族的历史资料和名人画像,让人对袁家村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祠堂里,我还遇到了一位当地的老人,他热情地向我讲述了袁家村的发展历程和家族故事。通过他的讲述,我了解到袁家村的祖先们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艰苦创业,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今,袁家村的村民们继承和发扬了祖先们的优良传统,通过自己的努力,将袁家村建设成为了一个富裕、美丽的新农村。

离开祠堂后,我来到了袁家村的民俗博物馆。民俗博物馆是一座展示关中地区民俗文化的综合性博物馆,馆内收藏了大量的民俗文物和艺术品,涵盖了衣食住行、生产生活、民间艺术等各个方面,生动地展现了关中地区的民俗风情和历史变迁。走进博物馆,仿佛进入了一个民俗文化的世界。馆内的展品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有精美的刺绣、剪纸、皮影等民间艺术品,这些作品工艺精湛,造型独特,充满了浓郁的地方特色;有传统的农具、家具、服饰等生活用品,这些物品见证了关中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历程;还有一些反映关中地区民间习俗和传统节日的场景复原,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烟火气息的时代。在博物馆里,我一边欣赏着展品,一边仔细翻看展品的文字讲解,对关中地区的民俗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除了祠堂和民俗博物馆,袁家村还有许多其他的历史文化景点,如古戏台、关帝庙、秦琼墓等。这些景点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还承载着袁家村的文化记忆和精神内涵。在袁家村的历史文化之旅中,我仿佛穿越了时空隧道,与古人进行了一场对话,感受到了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在秦琼墓前,我要拍照留影,一位老人给我说,拍照其实也可以,但是按照我们这里的风俗习惯,一般不在墓前拍照。于是我听从了老人的建议,放弃了拍照的想法。但是我对关公、对秦琼依然充满了无限的敬意。

夜幕下的袁家村,灯火辉煌宛如梦幻

尽管袁家村规模很大,历史文化深厚,各类民俗和风味小吃应有尽有,一时间根本看不完、也无法一一品尝,更不可能深入了解,只能走马观花随着春节的人流,蜻蜓点水一般,匆匆忙忙走进去,匆匆忙忙走出来。即使这样,夕阳西下,天已经黑了。

随着夜幕的降临,袁家村渐渐被灯光笼罩,变得灯火辉煌,宛如梦幻。街道两旁的店铺亮起了五颜六色的灯光,与古老的建筑相互映衬,营造出了一种浪漫而又神秘的氛围。此时的袁家村,仿佛变成了一个不夜城,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欣赏它的美丽夜景。

我们漫步在袁家村的夜色中,欣赏着眼前的美景。古戏台前,一群演员正在表演着精彩的节目,有秦腔、皮影戏等,台下的观众们看得津津有味,不时传来阵阵掌声和喝彩声。小吃街里,依然热闹非凡,各种美食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让人垂涎欲滴。游客们一边品尝着美食,一边欣赏着夜景,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在村子的广场上,人们围着篝火载歌载舞,欢声笑语回荡在夜空中,整个村子充满了欢乐的气氛。

站在高处俯瞰袁家村,只见整个村子被灯光装点得美轮美奂,宛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远处的山峦在夜色中若隐若现,与灯火辉煌的村子相互呼应,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此时此刻,我被袁家村的美丽夜景深深吸引,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的世界中,不愿离去。

在回西安的路上,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袁家村的点点滴滴不断在我的脑海中浮现,那热闹非凡的小吃街、古朴的民俗博物馆、古老的民俗、精彩的民间艺术……这一切都让我难以忘怀。袁家村,它用烟火勾勒出了时代的轮廓,用创新书写了乡村振兴的传奇。它让我明白,只要我们怀揣着梦想,勇于创新,努力奋斗,就一定能够创造出美好的未来。我期待着更多的乡村能够像袁家村一样,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让乡村成为人们向往的美好家园。

这家伙太懒了,什么也没留下。

最新回复 (0)